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39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包括手柄盘、第一连接杆、转换箱、连接管、采集头五个主要部分。手柄盘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转换箱连接并固结,转换箱下部由连接管与采集头上部连接并固结。该装置因操所手柄与伸缩杆件按不同角度的组合,以及样品容器的长度可变性,使得采样容器的伸出长度具有可变化性,达到对不同深度浅层淤泥的采集需求,可按采集深度要求选择操作手柄或不同采样容器进行不同垂直深度的分层采样,不破坏样品分层结构,样品可迅速保存在样品容器中;同时该装置制作成本低,坚固耐用,提高采样效率,适用于野外调查研究。

A Shallow Silt Depth Acquis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浅层淤泥分层采集装置,属于池塘、湖泊、浅滩,水田等水体沉积物采样

技术介绍
水体沉积物样品是分析和研究湖泊演变和水体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淤泥采集装置是一种生态环境与水体调查研究的常用设备。目前对湖泊、河流、浅滩的土壤、淤泥采集主要使用箱式采泥器、柱状采泥器或抓斗式采泥器。目前,涉及淤泥采集装置的相关专利有:用于稻田土壤分层采集的采泥器(201620025932.6),该采泥器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没有防倒流盖导致泥土容易脱落,不能实现对泥土的采集;垂直采泥器及泥样采集系统(201720159658.6)每次只能采集一个淤泥样品,针对不同垂直高度要进行多次操作,效率相对较低;一种自动分层采泥装置(201410008959.X)同一采集平面上安装了五个采泥管,该采泥装置难以按压到较深土层深度,采集后也难以从土中拔出,不便于实际操作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实际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采样的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该装置可以按采集深度要求选择不同操作手柄进行不同垂直深度的分层采样,不破坏样品分层结构,样品可迅速保存在样品容器中而不脱落。同时四个操作手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同时采集四个样品。长度足够的样品容器设置能够在采集深层淤泥时一次完成,不需要多次重复。该装置制作成本低,坚固耐用,采样效率高,适用于野外调查研究。本技术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包括:手柄盘组件(1),敲击垫(2),手柄(3),连接杆(4),转换箱装置(5),手柄口(6),滑轮槽(7),槽轨(8),滑轮(9),滑轮轴(10),滑轮组件(11)、伸缩杆芯(12),伸缩杆套(13),伸缩杆组件(14)、第一插销(15),操作手柄(16),操作组件(17)、第二插销(18),第二连接杆(19),第三插销(20),连接管(21),采集头(22),封堵盖(23),第四插销(24),拉力弹簧(25),样品容器(26),防倒流盖(27);所述敲击垫(2)、手柄(3)、连接杆(4)分布在手柄盘组件(1)上,连接杆(4)上端固结在手柄盘组件(1)下方,下端固结在转换箱装置(5)的上封闭面,将手柄盘组件(1)与转换箱装置(5)连接固结,转换箱装置(5)下方与连接管(21)固结,连接管(21)下方与采集头(22)固结。所述转换箱装置(5)包括:滑轮槽(7)、滑轮(9)、滑轮轴(10)、伸缩杆芯(12)、伸缩杆套(13)、第一插销(15)、操作手柄(16);所述转换箱装置(5)外观为一个圆柱体,其上口封闭,并与连接杆(4)下端固结,其下口面固结一中空圆环,该圆环中间的空缺与所述连接管(21)外直径相同,并与该连接管(21)相固结。滑轮(9)的直径小于滑轮槽(7)的槽轨(8)的内部的宽、高度,安装在滑轮轴(10)的两端,共同组成滑轮组件(11),伸缩杆芯(12)的一端伸入到伸缩杆套(13)内,形成可变换长度且保持伸直的伸缩杆组件(14);所述伸缩杆组件(14)的伸缩杆芯(12)的一端与滑轮轴(10)的中点固结,由第一插销(15)穿过伸缩杆套(13)的另一端并在转换箱装置(5)的手柄口(6)两边固结,并与操作手柄(16)按不同角度固结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19)为一圆柱体,其上端通过第二插销(18)与伸缩杆组件(14)的伸缩杆芯(12)相连接,其下端通过第三插销(20)与样品容器(26)上封闭面相连接;所述样品容器(26)为一圆柱管,上口封闭,在封闭面上开有三至四个小孔,通过第三插销(20)与第二连接杆(19)连接,下口各有一套防倒流盖(27),所述防倒流盖为一弧形半圆体,在开启的时候能够与样品采集容器的内壁完全贴合。所述连接管(21)为一圆管,其上口与转换箱装置(5)下口面固结,下口与采集头(28)的上表面固结。所述采集头(22)包含:封堵盖(23)、第四插销(24)、拉力弹簧(25),所述采集头(22)为一圆柱体和一圆锥体两底面固结且圆柱体在上所构成,上方圆柱体上底面与连接管(21)相固结,在该上底面的四个方向上各开一个垂直于该圆柱体的孔,并贯穿到圆锥体斜面,这四个孔内为样品容器(26),在下方四个口处分别设置封堵盖(23)。所述封堵盖(23)为一圆板,直径大于采集头(22)上各孔的下口直径,并通过第四插销(24)与采集头(22)相连接,拉力弹簧(25)的两端分别连接采集头(22)内壁和封堵盖(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对池塘、湖泊、浅滩、水田等水体沉积物采样时,首先按照采样深度要求将四个相同的有足够长度的样品容器(26)通过第三插销(20)连接到第二连接杆(19)的下端,并将操作手柄(16)向下旋转至最低点。使用时,将该装置插入到泥土中,如果遇到较大阻力,可以用铁锤等敲击手柄盘组件(1)上的敲击垫(2),以到达需要的深度,此时封堵盖(23)处于封闭状态,淤泥水体等无法进入样品容器(26)内。当装置插入到需求的深度后,向上抬起操作手柄(16),操作组件(17)在滑轮组件(11)固定运行和伸缩杆组件(14)的伸缩和杠杆原理的共同作用下,伸缩杆组件(14)带动第二连接杆(19)将样品容器(26)向下推动,将封闭的封堵盖(23)推开,再插入到所需要采集的泥土中进行采样。当样品推开防倒流盖(27)进入到样品容器(26)内时,样品容器(26)内的空气通过容器上方的排气孔排除。当操作手柄(16)到达各自的最高点时,样品容器(26)到达各自的最深处,实现不同深度的淤泥采集。采集结束,将操作手柄(16)向下旋转,样品容器(26)将向上回升,进入到容器室内,同时,防倒流盖(27)在样品所受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关闭,防止样品流出样品容器。当样品容器(26)回到容器室内后,封堵盖(23)将在拉力弹簧(25)的牵拉作用下关闭。样品采集结束后,将该装置提出到陆地上,通过向上抬起操作手柄(16),将样品容器(26)推出采集头(22),拔出第三插销(20),取下样品容器(26),完成采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由于所述操作手柄(16)与伸缩杆组件(14)按不同的角度组合固结,可以实现不同深度的样品采集;同时,样品容器(26)的长度的可变也给采样深度的调整带来很多的可选性,是实现不同深度淤泥采集的基本条件的。伸缩杆组件(14)的伸缩杆芯(12)伸入伸缩杆套(13)内,随着滑轮组件(11)在滑轮槽(7)的槽轨(8)中运动,伸缩杆组件(14)表现为伸长或者是缩短,但是由于滑轮组件(11)在滑轮槽(7)的槽轨(8)中只做上下运动,水平面的相对位置固定,伸缩杆组件(14)将永远保持伸直状态,从而为不同状态下的第二连接杆(19)提供动力,也为样品容器(26)提供动力。封堵盖(23)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装置到达所需深度之前泥土进入到样品容器(26)内部,对样品容器(26)造成污染;样品容器(26)下口的防倒流盖(27)的设置也使得样品采集结束后样品容器(26)内的样品不会脱落,可以保证样品能够被顺利带出。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坚固耐用,可提高采样效率,适用于野外调查研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的总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盘组件(1)、连接杆(4)、转换箱装置(5)、操作组件(17)、连接管(21)、采集头(22);手柄盘组件(1)通过连接杆(4)与转换箱装置(5)固结,操作组件(17)置于转换箱装置(5)内部,转换箱装置(5)下接连接管(21),再与采集头(22)固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盘组件(1)、连接杆(4)、转换箱装置(5)、操作组件(17)、连接管(21)、采集头(22);手柄盘组件(1)通过连接杆(4)与转换箱装置(5)固结,操作组件(17)置于转换箱装置(5)内部,转换箱装置(5)下接连接管(21),再与采集头(22)固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盘组件(1)外观为一椭圆盘,在该椭圆盘长轴两端作削平处理,各开有一个椭圆口,为手柄(3),手柄盘组件(1)中央凸起的圆柱体,为敲击垫(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为实心圆柱体,上下两端与手柄盘组件(1)下方和转换箱装置(5)上表面固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装置(5)为上底面封闭、下底面开口并与连接管(21)固结的圆柱体,其柱面四个方向分别开有手柄口(6),以供操作手柄(16)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淤泥分深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装置(5)内部上表面固结一个滑轮槽(7),所述滑轮槽(7)为一空心棱柱体,该棱柱体四周分别设有轨槽(8),轨槽(8)外部开口,为操作组件(17)的滑行轨道,所述操作组件(17)包括一圆柱体滑轮轴(10),其两端各固定一个滑轮(9),滑轮轴(10)中点固结伸缩杆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士史正涛李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