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1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35
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所述智能锁通过推拉模块控制门的开关,所述推拉模块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包括供智能锁把手通过的把手孔和供齿轮机构通过的第一齿轮孔,所述上盖包括供齿轮机构通过的第二齿轮孔,所述推拉模块包括推动件、拉动件和传动件;所述推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联动槽、用于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一弹性体;所述拉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槽、用于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二弹性体;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推动件连接的第一联动部、用于与所述拉动件连接的第二联动部、以及用于传动所述齿轮机构的轨道。

An Intelligent Lock with Independent Push-pul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门锁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智能锁应运而生。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智能锁在安全技术防范方面,运用了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目前,智能锁的开门方式有“推”、“拉”两种方式,现有的智能锁在出厂时就规定了只能采用“推”或“拉”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开门,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申请人在申请号为CN201810224143.9专利公开了一种兼具推拉功能的智能锁,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选择“推”或“拉”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开门。但这种方式在组装智能锁时,需将零件逐一进行安装,非常繁琐且容易丢失较小的零件,操作极为不便,并且对装配操作人员的技术手法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所述智能锁通过推拉模块控制门的开关,所述推拉模块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包括供智能锁把手通过的把手孔和供齿轮机构通过的第一齿轮孔,所述上盖包括供齿轮机构通过的第二齿轮孔,所述推拉模块包括推动件、拉动件和传动件;所述推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联动槽、用于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一弹性体;所述拉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槽、用于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二弹性体;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推动件连接的第一联动部、用于与所述拉动件连接的第二联动部、以及用于传动所述齿轮机构的轨道。进一步,所述推动件包括限位孔,所述第一弹性体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另一端与所述底壳的内壁接触。进一步,所述底壳包括导向柱,所述拉动件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内且一端与导向柱接触。进一步,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拉动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拉动件内,并与所述智能锁把手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传动件包括轨道孔,所述轨道孔供所述齿轮机构通过,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轨道孔两边。进一步,所述推动件包括拉动固定部,所述拉动件包括推动固定部,所述上盖包括第一固定处和第二固定处;所述拉动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处通过连接件彼此对应连接,或所述推动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处通过连接件彼此对应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处和第二固定处相通。进一步,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容置滑槽,所述拉动件包括第二容置滑槽,所述第一容置滑槽和第二容置滑槽用于容置所述传动件。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置滑槽包括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容置滑槽包括第二滑动槽,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与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上盖包括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为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拉动件移动提供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将控制“推”、“拉”功能的核心零件组成一个推拉模块,安装于智能锁中,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实现的功能“推”或“拉”,通过推拉模块的结构连接进行固定,即可便捷的实现其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技术实现了“推”、“拉”功能的零件模块化,减少了装配不稳定引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减小了装配难度,提高整个智能锁生产过程中的整体装配效率。最后,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工业生产中便于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去除上盖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在初始自由状态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受推力状态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受拉力状态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推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齿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实施例二在初始自由状态的正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推拉模块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图中标号:1底壳,11把手孔,12导向柱,121限位凸起,122边缘凸起,13第一齿轮孔,14第二限位凸起,15凹槽,151容置槽,16一字形滑槽,17L形滑槽;2上盖,21避让槽,22推动容置槽,23拉动容置槽,24第二齿轮孔,25固定处,251第一固定处,252第二固定处;3推动件,31第一凸起,311第一联动槽,312第一转轴,313第一容置槽,32第一连接部,33第一容置滑槽,331第一滑动槽,34第一弹性体,35限位孔,36拉动固定部;4拉动件,41第二凸起,411第二联动槽,412第二转轴,413第二容置槽,42第二连接部,43第二容置滑槽,431第二滑动槽,44第二弹性体,45导向槽,46推动固定部;5传动件,51第一耳部,511第一联动部,52第二耳部,521第二联动部,53轨道孔,531轨道;6齿轮机构,61旋转齿轮,62方棒轴,621方棒孔,63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本说明书上的词汇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技术。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本说明书上用了第一、第二等词汇,但这些不会受到制造的顺序限制,在技术的详细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上,其名称可能会不同。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推拉模块固定安装于智能锁中,实现推拉开门的效果。具体的,推拉模块包括底壳1和上盖2,底壳1和上盖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上盖2固定连接在智能锁中,使得推拉模块固定在智能锁中。智能锁包括齿轮机构6,齿轮机构6通过连接机构与门锁连接,控制门的开启。底壳1包括供智能锁把手通过的把手孔11和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一齿轮孔13,上盖2包括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二齿轮孔24,智能锁把手通过把手孔11与推拉模块内部活动连接,齿轮机构6在第一齿轮孔13和第二齿轮孔24内,并与二者活动连接。当用智能锁把手“推”或“拉”开门时,智能锁把手通过推拉模块控制齿轮机构6运动,实现“推”或“拉”开门。具体的,推拉模块包括推动件3、拉动件4和传动件5,推动件3包括第一凸起31和第一连接部32,拉动件4包括第二凸起41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凸起31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联动槽311,第二凸起41包括与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槽411,智能锁把手穿过把手孔11,在第一联动槽311与第二联动槽411形成的空腔内活动。传动件5包括第一耳部51、第二耳部52和轨道孔53,第一耳部51设有与第一连接部32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部511,第二耳部52设有与第二连接部42固定连接的第二联动部521,轨道孔53两边设有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所述智能锁通过推拉模块控制门的开关,所述推拉模块包括底壳(1)和上盖(2),所述底壳(1)包括供智能锁把手通过的把手孔(11)和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一齿轮孔(13),所述上盖(2)包括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二齿轮孔(2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模块包括推动件(3)、拉动件(4)和传动件(5);所述推动件(3)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联动槽(311)、用于与所述传动件(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一弹性体(34);所述拉动件(4)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槽(411)、用于与所述传动件(5)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二弹性体(44);所述传动件(5)包括用于与所述推动件(3)连接的第一联动部(511)、用于与所述拉动件(4)连接的第二联动部(521)、以及用于传动所述齿轮机构(6)的轨道(5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所述智能锁通过推拉模块控制门的开关,所述推拉模块包括底壳(1)和上盖(2),所述底壳(1)包括供智能锁把手通过的把手孔(11)和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一齿轮孔(13),所述上盖(2)包括供齿轮机构(6)通过的第二齿轮孔(2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模块包括推动件(3)、拉动件(4)和传动件(5);所述推动件(3)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一联动槽(311)、用于与所述传动件(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一弹性体(34);所述拉动件(4)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锁把手连接的第二联动槽(411)、用于与所述传动件(5)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以及用于复位的第二弹性体(44);所述传动件(5)包括用于与所述推动件(3)连接的第一联动部(511)、用于与所述拉动件(4)连接的第二联动部(521)、以及用于传动所述齿轮机构(6)的轨道(5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包括限位孔(35),所述第一弹性体(34)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孔(35)内,另一端与所述底壳(1)的内壁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包括导向柱(12),所述拉动件(4)包括导向槽(45),所述导向柱(12)与所述导向槽(4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体(44)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槽(45)内且一端与导向柱(12)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包括第一转轴(312),所述拉动件(4)包括第二转轴(412),所述第一转轴(312)和所述第二转轴(412)分别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中金勋石文博赵阳日
申请(专利权)人:一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