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剂的添加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废水中去除悬浮物和色度等污染物的工艺中普遍使用净水剂,净水剂通常使用PAC(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以下简称絮凝剂,也叫助凝剂)等,目的是增加去除效果、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增加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其中,聚丙烯酰胺是净水药剂中的一种,属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合效果远高于无机絮凝剂,由于效果优异,在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药剂使用效率低现在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存在药剂使用效率低、药剂使用量大、药剂逃逸量增加等问题。二、药剂使用无序在废水处理中,混凝剂的用量通常是絮凝剂的几十倍。现场实验显示,减少混凝剂的用量,增加絮凝剂的用量可减少药剂使用费用,故此,运营人员采用减少混凝剂用量,增加絮凝剂用量的办法降低成本。然而采用现有的絮凝剂添加方式,存在难以使絮凝剂药剂与废水中的悬浮物充分反应的缺陷;同时,造成没有参加反应的药剂随产品水进入下一工序,给后续深度双膜处理带来严重影响:一是药剂浪费,增加运行成本;二是堵塞过滤器、超滤膜、反渗透膜等危害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剂的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系统包括添加池(11)、用于输送废水的进水管(12)以及絮凝剂加药装置(13);所述添加池(11)上设有与所述进水管(12)连接的进水口(14),还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添加池(11)上层清液的出水口(15);所述添加池(11)的池体内腔中设有多块相互间隔布置的隔板(16),且多块隔板(16)将所述池体内腔在所述进水口(14)和所述出水口(15)之间的区域依次分隔成第一混凝池(1)、第二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多块所述隔板(16)上分别设有连通口(17);所述进水口(14)设于所述第一混凝池(1)上,所述出水口(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剂的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系统包括添加池(11)、用于输送废水的进水管(12)以及絮凝剂加药装置(13);所述添加池(11)上设有与所述进水管(12)连接的进水口(14),还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添加池(11)上层清液的出水口(15);所述添加池(11)的池体内腔中设有多块相互间隔布置的隔板(16),且多块隔板(16)将所述池体内腔在所述进水口(14)和所述出水口(15)之间的区域依次分隔成第一混凝池(1)、第二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多块所述隔板(16)上分别设有连通口(17);所述进水口(14)设于所述第一混凝池(1)上,所述出水口(15)设于所述沉淀池(4)上;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13)包括第一加药组件(18)和第二加药组件(19),所述第一加药组件(18)伸入所述第二混凝池(2),所述第二加药组件(19)伸入所述絮凝池(3),且第一加药组件(18)设有至少两个在所述第二混凝池(2)内处于不同深度的加药口,第二加药组件(19)设有至少两个在所述絮凝池(3)内处于不同深度的加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剂的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混凝池(1)与所述第二混凝池(2)之间的隔板(16)的顶部设有所述连通口(17),用于将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混凝池(2)与所述絮凝池(3)之间的隔板(16)的底部设有所述连通口(17),用于将第二混凝池(2)与絮凝池(3)相连通;位于所述絮凝池(3)与所述沉淀池(4)之间的隔板(16)的顶部设有所述连通口(17),用于将所述絮凝池(3)与所述沉淀池(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剂的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进水管(12)内添加混凝剂的混凝剂加药罐(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剂的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13)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加药组件(18)和所述第二加药组件(19)泵入絮凝剂的加药泵(5)。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郭建新,侯晓峰,马占国,张言,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