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922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包括有:机架,包括第一支架、主机板和两第二支架,两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侧壁中,两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相连;主机板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用于安装电梯的主机;导轨,设置在主机板下方,包括轿厢导轨和两对重导轨,轿厢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一对重导轨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另一对重导轨安装在另一第二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两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安装在机架上,形成稳定可靠的三角支撑结构,大大加强机架的强度,防止主机倾覆。

A Frame Component of Steel Belt Elevator in Inorganic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舍弃电梯的机房,便出现了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无机房电梯的主机一般通过机架悬挂在井道的侧壁上;由于形成悬臂梁结构,机架受到很大的剪切力,机架强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专利号为“CN207158549U”公开的一种低顶层空间的无机房别墅电梯,包括井道、轿厢导轨、轿厢、对重导轨、对重架、对重块、曳引系统。其中曳引机曳引系统位于轿厢的一侧且定位在对重导轨和所述轿厢导轨上,以使得所述井道的顶层高度能够减少70~90cm。轿厢包括轿顶和吊顶,且轿顶和吊顶一体设置,以使得轿厢在使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轿厢高度能够减少10~25cm。采取以上二相措施后,电梯井道顶层高度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00cm左右。其曳引机直接通过机架悬挂在井道的侧壁上,机架底部无任何支撑,使机架承受很大的剪切力;影响机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稳定、强度高的机架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稳定、强度高的机架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包括第一支架、主机板和两第二支架,所述两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侧壁中,所述两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相连;所述主机板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用于安装电梯的主机;导轨,设置在主机板下方,包括轿厢导轨和两对重导轨,所述轿厢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一对重导轨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另一对重导轨安装在另一第二支架上。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还包括多个安装板,设置在主机板和机架之间,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主机板。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所述还包括垫板,设置在主机板和第一支架之间;所述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上方均设置有安装板或垫板。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所述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的截面均呈T形,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均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两侧在与底板相连处向内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底板从连接处向两侧截面逐渐减小。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所述安装板与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所述两第二支架为两槽钢,呈背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也为槽钢。在上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中,所述主机板上开设两矩形通槽,所述两矩形通槽分别处于第一支架的左右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通过将两对重导轨分别安装在两第二支架上,将轿厢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且第一支架连接在两第二支架之间;两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形成了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大大加强了机架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主机倾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架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机架组件去除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图6为轿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第一支架;12、主机板;121、矩形通槽;122、圆孔;13、第二支架;14、井道侧壁;2、轿厢导轨;21、底板;22、导向板;221、卡槽;3、对重导轨;4、安装板;41、加强筋;5、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包括有:机架1,包括第一支架11、主机板12和两第二支架13,两第二支架13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侧壁14中,两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11相连;主机板12设置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上,用于安装电梯的主机。导轨,设置在主机板12下方,包括轿厢导轨2和两对重导轨3,轿厢导轨2安装在第一支架11上;一对重导轨3安装在一第二支架13上,另一对重导轨3安装在另一第二支架13上;两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形成了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大大加强了机架1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主机倾覆;且在把本机架组件用于电梯中时,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强度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机架组件还包括多个安装板4,安装板4设置在主机板12和机架1之间,安装板4用于固定主机板12;且安装板4均布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上,使主机安装在主机板12上时,受力均衡。安装板4与第一支架1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1,加强筋41对凸出第一支架11外的安装板4部分具有支撑加强作用。机架组件还包括垫板5,垫板5设置在主机板12和第一支架11之间,处于轿厢导轨2的上方;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上方均设置有安装板4或者垫板5。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的截面均呈T形,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均包括底板21和与底板21相连的导向板22;导向板22两侧在与底板21相连处向内凹陷形成卡槽221;底板21从连接处向两侧截面逐渐减小;卡槽可以限制对重的导靴以及轿厢到导靴的移位。两第二支架13为两槽钢,呈背向平行设置,第一支架11也为槽钢;槽钢之间连接和固定方便。主机板12上开设两矩形通槽121,两矩形通槽121分别处于第一支架11的左右两侧。当主机安装在主机板12上时,钢带绕过曳引轮后,通过两矩形通槽121穿出。将矩形通槽121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11的左右两侧,使第一支架11受力最均衡。主机板上在矩形通槽121附近还并排开设有圆孔122,用于安装对重侧的钢带的绳头。安装过程中,根据电梯的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的位置,确定第一支架11的长度尺寸和第二支架13的长度尺寸;将制作好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成一体;将连接好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置于与对重导轨3和轿厢导轨2平齐的高度,且将两第二支架13的远离第一支架11侧的一端固定在电梯的井道侧壁14中;将一对重导轨3固定在一第二支架13上,将另一对重导轨3固定在另一第二支架13上,将轿厢导轨2固定在第一支架11上,构成三角支撑结构;在第一支架11上和第二支架13上根据实际安装需要,固定连接安装板4和垫板5,在第一支架11和安装板4之间设置加强筋41;最后将主机板12固定在安装板4和垫板5上,可直接用于支撑、安装电梯的主机;沿着轿厢导轨2及对重导轨3长度方向还可平行设置多个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3,用于加强轿厢导轨2和对重导轨3的强度,以及加强轿厢导轨2和对重导轨3的支撑强度。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包括第一支架、主机板和两第二支架,所述两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侧壁中,所述两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相连;所述主机板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用于安装电梯的主机;导轨,设置在主机板下方,包括轿厢导轨和两对重导轨,所述轿厢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一对重导轨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另一对重导轨安装在另一第二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包括第一支架、主机板和两第二支架,所述两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侧壁中,所述两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架相连;所述主机板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用于安装电梯的主机;导轨,设置在主机板下方,包括轿厢导轨和两对重导轨,所述轿厢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一对重导轨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另一对重导轨安装在另一第二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安装板,设置在主机板和机架之间,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主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钢带电梯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设置在主机板和第一支架之间;所述对重导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