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和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70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和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在管路内表面和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时,使其的加衬材料一体结合。将带翼翅管状部件(5)的管状部(5a)插入到在下水道检查井(1)上开口的干管(2)的管口内,使翼翅部(5b)与下水道检查井(1)的内表面相接触。由树脂吸收材料内含浸液态固化性树脂的加衬材料分别对下水道检查井(1)和干管(2)实施加衬。在进行加衬时,使下水道检查井和管的加衬材料的树脂吸收材料分别处于推压接触翼翅部内面和管状部内表面状态下固化树脂,使得两种加衬材料通过带翼翅的管状部件(5)一体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和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别在由自然流下而输送液体的下水管等管路内表面上以及与所述管路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加衬施工法,以及在该施工法中所使用的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的加衬施工法,下述专利文献1中介绍了一种在管路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施工法,将让液态固化性树脂浸渍了的管状且弹性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加衬材料插入管路设施的管路内,由水等流体压力将所述加衬材料推压到管路的内表面上,使加衬材料与管路内表面相似,通过固化性树脂的固化而使加衬材料固化。而且,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介绍了采用与专利文献1几乎相同的方法在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施工法。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特公昭55-4389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150659号公报但是,一旦利用上述施工法与管路一起实施下水道检查井的加衬,在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的结合部,下水道检查井的加衬材料和管路的加衬材料不能结合,不能一体化。由于使自然流下的下水道等管路深深地埋设在地下(例如埋设1.5米以上),在腐化的管路设施中,由于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的结合部不变为一体,使得结合部偏移,产生间隙,出现外部的地下水从该间隙浸入管路设施内的问题。在彻底修复管路设施时,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和管路的加衬材料必须整体结合地实施加衬,阻止从外部浸入地下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上述管路设施的下水管等管路内表面和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加衬施工法,提供一种在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结合部上管路的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可以结合为一体的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以及在该施工法中所使用的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在管路内表面和与该管路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在管状部的一端具有翼翅部的带翼翅管状部件上设置使其管状部与管路的管口内装配,且使其翼翅部与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接触;利用由液态固化性树脂浸渍的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对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实施加衬时,在使树脂吸收材料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内面推压接触状态下,通过浸渍在树脂吸收材料内的液态固化性树脂固化,使得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和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相结合;利用由液态固化性树脂浸渍的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管加衬材料对管路的管内表面实施加衬时,在使树脂吸收材料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内表面推压接触状态下,通过浸渍在树脂吸收材料内的液态固化性树脂固化,使得管加衬材料和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相结合。此时,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由与含浸在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中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的树脂吸收材料形成,而且,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由含浸在管加衬材料中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的树脂吸收材料形成。由此,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和管加衬材料可以良好地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结合。此外,为了提高结合性,分别在与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推压接触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内面以及与管加衬材料推压接触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内面上设置结合板。而且,为了更有效地结合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对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分别实施加衬后,使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由结合材料进行结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是一种在管路内表面和与该管路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使其管状部装配到管路的管口内,且使其翼翅部与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接触的在管状部的一端具有翼翅部的带翼翅管状部件;由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对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实施加衬;然后,由液态固化性树脂浸渍的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管加衬材料对管路的管内表面实施加衬时,在使树脂吸收材料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内表面推压接触状态下,通过浸渍在树脂吸收材料内的液态固化性树脂得固化,使得管加衬材料和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结合。对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分别实施加衬后,使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由结合材料进行结合。对下水道检查井进行加衬时,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也可以不必结合,此时,对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分别实施加衬后,通过由结合材料对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进行结合,两种加衬材料可以良好地结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是一种在管路内表面和与该管路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施工中所使用的管状部一端具有翼翅的管状部件。所述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由树脂吸收材料形成,其管状部装配到管路的管口内,其翼翅部与下水道检查井的内表面相接触的所述带翼翅的管状部件。在上述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的树脂吸收材料中,浸渍与在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中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液态固化性树脂,在管状部的树脂吸收材料中,浸渍与在管加衬材料中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液态固化性树脂。此时,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外径几乎与管路的管内径相同或略小于管路的管内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具有几乎与下水道检查井内壁面相同的曲率。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管状部的一端具有翼翅部的带翼翅管状部件设置成其管状部装配到管路的管口内,且其翼翅部与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接触,在对下水道检查井和管路等进行加衬时,由于通过它们各自的加衬材料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的固化而结合,并且通过该带翼翅管状部件,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一体结合,从而由于干管等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结合部偏离而产生间隙时,可以阻止从外部浸入地下水,获得完全修复管路设施的优良效果。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对管路进行加衬时,由管加衬材料的液态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结合管加衬材料与带翼翅管状部件的管状部,而且,由于对管路和下水道检查井分别实施加衬后,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由结合材料进行结合。管加衬材料和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通过该带翼翅管状部件结合为整体,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水道加衬施工中设置了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后实施下水道检查井的加衬状态的剖视图;图2(A)是附带的管状部件的侧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B-B线所作的横剖视图,图2(C)是沿图2(A)中C-C线所作的纵剖视图;图3是设置在附带翼翅的管状部件上的结合板的侧视图;图4(A)是衬垫平坦状态的平面图,图4(B)是衬垫变为环形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显示干管的加衬施工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显示下水道检查井和干管加衬完成后状态的下水道检查井和干管结合部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下水道检查井,2、3干管,4副管,5~7附带管状部件,5a管状部,5b翼翅部,8结合板,9衬垫,10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11管加衬材,12干管加衬用的反向喷嘴,13软管(胶皮管),14结合材料,15灌浆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此,所述附图显示分别在管路设施的下水管等的内表面,以及与其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的内表面实施加衬的加衬施工法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下水道检查井1、干管2、3以及副管4等的管路内表面上实施加衬。干管2、3相对于水平面以非常小的倾斜度埋设在地下,下水道检查井1与干管2、3连通,副管4从干管3的管口附近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管路内表面和与该管路连通的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上实施加衬的管路设施加衬施工法,其特征在于:使其管状部装配到管路的管口内,且使其翼翅部与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相接触的在管状部的一端具有翼翅部的带翼翅管状部件;利用由液态固化性树 脂浸渍的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对下水道检查井内表面实施加衬时,在树脂吸收材料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内面推压接触状态下,固化浸渍在树脂吸收材料内的液态固化性树脂,使得下水道检查井加衬材料和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翼翅部结合; 利用由液态固化性树脂浸渍的树脂吸收材料组成的管加衬材料对管路的管内表面实施加衬时,在树脂吸收材料与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内表面推压接触状态下,通过固化浸渍在树脂吸收材料内的液态固化性树脂,使得管加衬材料和带翼翅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山隆夫横岛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