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药刮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35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药刮棒,包括手柄、挡板、套壳和涂芯;其中,所述手柄侧面设有卡槽,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另一面与套壳固定连接,所述涂芯位于手柄、挡板和套壳内,尾部设有滑块,与手柄通过卡槽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可使涂芯从套壳端口伸出或收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涂药刮棒满足规范膏状药物涂布厚度的需求,可以使不同操作者轻松的掌握药物涂布方法;且可根据实际创面大小,将涂芯伸出合适的长度;设置挡板,免去涂布时手握把因药膏沾染导致的污损,并减少对盛装罐内药物污染的可能性。

A Paint Scr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药刮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敷料上涂布固定厚度药膏的涂药刮棒。
技术介绍
中医外科理论中,处理不同创面需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外用一定厚度的药膏。目前多用棉签涂抹药膏到患处,但棉花会沾上较多药物而涂抹不到皮肤上,并且大部分外用药膏价格不菲,这样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棉花还会吸收药物里的水分,影响疗效;且棉签多为一次性使用,浪费资源,涂药时需取了棉签沾过药膏涂抹在患处,过程烦琐,使用不便;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同操作人员涂布的药膏厚度有一定区别。这种现状对规范中医诊疗,提高疗效,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产生了一定困难。中国专利文献2014208016319公开了一种皮肤涂药棒,对涂药棒体进行改进,不采用传统的棉签形式,而是采用表面光滑的棉棒状、圆柱状、或扁平状结构,并在涂药棒体的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凸点,并通过对凸点尺寸的合理设置,使凸点增加了涂药棒体的表面积,使涂药棒体表面能粘附足够量的药物,而又能使粘附的药物均能被涂到患者的皮肤上而避免药物的浪费,同时也不会使凸点刮伤皮肤,而且药物中的水分不会被涂药棒吸收,能保证疗效,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实用效果好。中国专利文献2017202353986公开了一种皮肤涂药器,包括涂药头、储药握杆和后盖,所述涂药头连接在储药握杆的一端,所述储药握杆的内部中空且与涂药头相连通,所述涂药头的下侧面设有涂块,所述涂块的中部设有引药槽,所述引药槽的四周还均匀分布有软毛刷棒,所述储药握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加液口和插槽,所述后盖上设有插条,所述后盖与储药握杆通过插槽与插条插接固定。本技术的后盖与储药握杆采用拆卸式连接,便于药物的添加,使得涂药器可重复使用,且药物与涂药器一体后便于使用,简化了涂药步骤,使用时只需挤压储药握杆使得药物进入涂药头后,涂抹在患处即可。但是关于本技术的可涂布固定厚度的涂药刮棒,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敷料上涂布固定厚度药膏的涂药刮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药刮棒,所述的涂药刮棒包括手柄(1)、挡板(2)、套壳(3)和涂芯(4);其中,所述手柄(1)侧面设有卡槽(5),与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另一面与套壳(3)固定连接,所述涂芯(4)位于手柄(1)、挡板(2)和套壳(3)内,尾部设有滑块(6),与手柄(1)通过卡槽(5)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6),可使涂芯(4)从套壳(3)端口伸出或收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1)长8~10cm,底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2)底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厚0.3~0.5c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壳(3)底面为长方形,长5~8c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涂芯(4)未设有滑块(6)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刻度线(7)。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涂药刮棒通过涂芯与套壳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规范膏状药物涂布厚度的需求,可以使不同操作者轻松的掌握药物涂布方法。2、可根据实际创面大小,将涂芯伸出合适的长度,一方面避免涂芯过长,药物往未受伤部位蔓延,造成药物的浪费,且长度过长不便于操作者操作,另一方面,避免涂芯过短,无法完全覆盖患处。3、设置挡板,免去涂布时手握把因药膏沾染导致的污损,并减少对盛装罐内药物污染的可能性。4、在涂芯上表面设置刻度线,在涂布药物的同时,可对创面大小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涂布时的创面大小,可实时了解患处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涂药刮棒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手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2的涂药刮棒的主视图。图4是实施例2的涂芯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手柄2.挡板3.套壳4.涂芯5.卡槽6.滑块7.刻度线实施例1一种涂药刮棒(一)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施例的涂药刮棒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手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涂药刮棒,包括手柄1、挡板2、套壳3)涂芯4,手柄1底面可以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前端设置有挡板2,挡板2底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前端设置有套壳3,套壳3底面为长方形,涂芯4位于手柄1、挡板2和套壳3的通孔内,手柄侧面设置有卡槽5,涂芯4尾部设有滑块6,涂芯4与手柄1通过卡槽5和滑块6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6,可使涂芯4从套壳3端口伸出或收入。本实施例中,手柄1长8~10cm,底面为圆形;挡板2底面为圆形,厚0.3~0.5cm;套壳3长5~8cm。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涂药刮棒的使用方法:不使用时,将涂芯4收入套壳3中,使用时,根据伤口尺寸,将涂芯4伸出适合长度,手持手柄1,将涂芯4蘸满药物,将套壳3底面贴紧皮肤,将蘸有药物的涂芯4对准患处进行涂抹,即在患处涂布上了固定厚度的药物,用毕,将涂药刮棒清洗干净,将涂芯4收入套壳3中。本技术的涂药刮棒通过涂芯4与套壳3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规范膏状药物涂布厚度的需求,可以使不同操作者轻松的掌握药物涂布方法;且可根据实际创面大小,将涂芯4伸出合适的长度,一方面避免涂芯过长,药物往未受伤部位蔓延,造成药物的浪费,且长度过长不便于操作者操作,另一方面,避免涂芯4过短,无法完全覆盖患处;设置挡板2,免去涂布时手握把因药膏沾染导致的污损,并减少对盛装罐内药物污染的可能性。实施例2一种涂药刮棒(二)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实施例的涂药刮棒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涂芯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所述涂药刮棒与实施例1所述的涂药刮棒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涂芯4。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涂药刮棒,包括手柄1、挡板2、套壳3)涂芯4,手柄1底面可以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前端设置有挡板2,挡板2底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前端设置有套壳3,套壳3底面为长方形,涂芯4位于手柄1、挡板2和套壳3的通孔内,手柄侧面设置有卡槽5,涂芯4尾部设有滑块6,涂芯4与手柄1通过卡槽5和滑块6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6,可使涂芯4从套壳3端口伸出或收入,在涂芯4未设有滑块6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刻度线7。在涂芯4上表面设置刻度线7,在涂布药物的同时,可对创面大小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涂布时的创面大小,可实时了解患处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药刮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药刮棒包括手柄(1)、挡板(2)、套壳(3)和涂芯(4);其中,所述手柄(1)侧面设有卡槽(5),与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另一面与套壳(3)固定连接,所述涂芯(4)位于手柄(1)、挡板(2)和套壳(3)内,尾部设有滑块(6),与手柄(1)通过卡槽(5)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6),可使涂芯(4)从套壳(3)端口伸出或收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药刮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药刮棒包括手柄(1)、挡板(2)、套壳(3)和涂芯(4);其中,所述手柄(1)侧面设有卡槽(5),与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另一面与套壳(3)固定连接,所述涂芯(4)位于手柄(1)、挡板(2)和套壳(3)内,尾部设有滑块(6),与手柄(1)通过卡槽(5)滑动连接,通过推动滑块(6),可使涂芯(4)从套壳(3)端口伸出或收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飞华亮李福伦李斌张明范斌李欣周蜜蒯仂袁佳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