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30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分别在支架主体的两个端部一体成型设有的端口,在支架主体内腔于端口之间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通道;在支架主体的内腔中设有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止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支架主体内腔壁倾斜设置的防返流瓣膜。

Antireflux stent for esophag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道用防返流支架
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
技术介绍
食道支架放置术因为其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方便,以及创伤轻微等优点,使用较为广泛,特别适用于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放、化疗者以及放化疗失败或者肿瘤远处转移者,其中,对于因肿瘤引起的食道变窄,针对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根治的情况下,需要采用食道支架将病变的食道撑开,从而让食物通过。正常人在进食后,食管与胃部连接处的本门括约肌关闭,食物不会返流进入食管造成呕吐,但是对于食管与胃贲门连接部的狭窄,食道支架置入后悔破坏食道胃贲部括约肌,使得患者进食后食物会因为胃部蠕动返流,食物从支架进入口腔从而造成患者呕吐,甚至还有可能因为食物返流引发食管炎,给患者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以解决降低食道内食物返流概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专利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分别在支架主体的两个端部一体成型设有的端口,在支架主体内腔于端口之间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通道;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中设有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所述止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倾斜设置的防返流瓣膜。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返流瓣膜采用弧形结构瓣膜;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包括一体形成弧形结构的大曲率部和小曲率部;其中所述小曲率部近食物流入一侧设置;以及所述弧形结构瓣膜的弧形结构的弧形口朝向食物流入的一侧。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小曲率部的边缘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大曲率部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边缘长度的1/3~1/2部分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而在大曲率部不与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处的边缘相对于支架主体的内腔壁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间隙。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大曲率部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边缘长度的1/2部分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单元包括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两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均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倾斜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呈错位结构分布,其中一个弧形结构瓣膜为正向设置,另一个弧形结构瓣膜为反向设置。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单元包括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间隔设置的三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三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均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倾斜设置,且三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呈错位结构分布;以及三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中每两个弧形结构瓣膜之间呈120度夹角设置。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单元包括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间隔设置的四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四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均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倾斜设置,且四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呈错位结构分布;以及四个所述弧形结构瓣膜中每两个弧形结构瓣膜之间呈90度夹角设置。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返流瓣膜采用螺旋结构瓣膜。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返流瓣膜采用平面结构瓣膜。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专利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专利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通过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形成的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形成对于食物在支架主体内腔中流通的单向阀,从而使得止挡单元发挥对于食物返流的阻挡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置入食道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专利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专利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专利的实施例4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专利的实施例5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专利的实施例6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主体1、端口2、防返流瓣膜3、小曲率部301、大曲率部303、医用高分子薄膜4、间隙R、螺旋结构瓣膜6、平面结构瓣膜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专利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以及分别在支架主体1的两个端部一体成型设有的端口2,在支架主体1内腔于端口2之间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通道;在支架主体1的内腔中设有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本实施例中的止挡单元包括一个相对于支架主体1内腔壁倾斜设置的防返流瓣膜3。在本实施例中的防返流瓣膜采用弧形结构瓣膜3。具体的,弧形结构瓣膜3包括一体形成弧形结构的大曲率部303和小曲率部301;其中小曲率部301近食物流入一侧设置;以及弧形结构瓣膜3的弧形结构的弧形口朝向食物流入的一侧。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覆着有医用高分子薄膜4;以及弧形结构瓣膜3采用医用高分子膜制成;制成弧形结构瓣膜3的医用高分子膜的厚度大于覆着在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上的医用高分子薄膜4的厚度。这样的结构使得食物在流通过程中,弧形结构瓣膜3具有一定的强度,降低在食物通过时对于弧形结构瓣膜3产生冲击的情况下弧形结构瓣膜3变形的可能性。此处的弧形结构瓣膜3可以直接与覆着在支架主体1内腔壁的医用高分子薄膜4相连。对于此处的医用高分子薄膜4和医用高分子膜均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医用硅胶材质制成。可选的,本实施例采用小曲率部301为轴对称结构。轴对称结构的小曲率部301使得弧形结构瓣膜3的抗变形性更强,特别对于食物在通过时造成对于弧形结构瓣膜3的压力作用下,轴对称结构的小曲率部301使得弧形结构瓣膜3成型的抗变形性明显。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弧形结构瓣膜3是这样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的,弧形结构瓣膜3的小曲率部301的边缘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大曲率部303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301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303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303边缘长度的1/3~1/2部分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而在大曲率部303不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处的边缘相对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间隙R。即在食物经过弧形结构瓣膜3时食物首先接触小曲率部301,再由小曲率部301流向大曲率部303,最后由大曲率部303的部分边缘相对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之间形成的间隙R处流出后离开弧形结构瓣膜3。可选的,大曲率部303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301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303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303边缘长度的1/2部分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即大曲率部303的一半边缘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一半边缘处相对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间隙R。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弧形结构瓣膜3还可以是这样与支架主体1的内腔壁相连的,大曲率部303和小曲率部301均为轴对称结构,且大曲率部303的轴线与小曲率部301的轴线共线。此时小曲率部301的边缘与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分别在支架主体的两个端部一体成型设有的端口,在支架主体内腔于端口之间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通道;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中设有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所述止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倾斜设置的防返流瓣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分别在支架主体的两个端部一体成型设有的端口,在支架主体内腔于端口之间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通道;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中设有适于防止通道中的食物返流的止挡单元;所述止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内腔壁倾斜设置的防返流瓣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瓣膜采用弧形结构瓣膜;所述弧形结构瓣膜包括一体形成弧形结构的大曲率部和小曲率部;其中所述小曲率部近食物流入一侧设置;以及所述弧形结构瓣膜的弧形结构的弧形口朝向食物流入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曲率部的边缘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曲率部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边缘长度的1/3~1/2部分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而在大曲率部不与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处的边缘相对于支架主体的内腔壁形成适于食物流通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道用防返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曲率部的边缘中由与小曲率部相连的任一端起始沿着大曲率部的边缘延伸至整体的大曲率部边缘长度的1/2部分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道用防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区佳森医用支架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