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堵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封堵器主要适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行肺隔离、胸腔镜的手术,尤其是需要堵塞叶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术后需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可避免反复插管;困难气道、小儿需单肺通气患者。目前,封堵器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气管导管置入,然而该方式存在封堵器使用麻烦,病人术后恢复慢的缺陷。基于此,目前也采用通过喉罩置入封堵器,即采用声门上通气与封堵器结合进行单肺通气。喉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与呼吸道密封不完全,口腔分泌物增加,易移位,无法有效隔离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并发返流或误吸。此时需要快速退出喉罩并置入气管导管。然而现有的封堵器由于存在套囊结构的原因,无法通过封堵器插入气管导管,从而限制了采用喉罩方式置入封堵器的临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喉罩方式置入封堵器时难以在紧急情况下插入气管导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包括:导管,导管包括第一段体和第二段体,第一段体和第二段体均具有内套管以及套设在内套管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所述导管(10)包括第一段体(11)和第二段体(12),所述第一段体(11)和所述第二段体(12)均具有内套管(13)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3)外层的外套管(14);封堵气囊(20),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体(11)的第一端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段体(11)的外套管(14)连通;监视套囊(30),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体(12)上并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外套管(14)连通;接头组件(40),所述第一段体(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接头组件(40)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第一端相互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段体(11)的内套管(13)与所述第二段体(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所述导管(10)包括第一段体(11)和第二段体(12),所述第一段体(11)和所述第二段体(12)均具有内套管(13)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3)外层的外套管(14);封堵气囊(20),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体(11)的第一端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段体(11)的外套管(14)连通;监视套囊(30),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体(12)上并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外套管(14)连通;接头组件(40),所述第一段体(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接头组件(40)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第一端相互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段体(11)的内套管(13)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内套管(13)相互连通;以及使所述第一段体(11)的外套管(14)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外套管(14)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40)包括:第一接头(41),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体(11)的第二端;第二接头(42),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体(1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接头(41)和所述第二接头(42)均具有内对接管(47)以及环绕所述内对接管(47)设置的外对接管(48);所述第一接头(41)和所述第二接头(42)相互对接时,所述第一接头(41)的内对接管(47)与所述第二接头(42)的内对接管(47)相互对接并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段体(11)的内套管(13)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内套管(13)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头(41)和所述第二接头(42)相互对接时,所述第一接头(41)的外对接管(48)与所述第二接头(42)的外对接管(48)相互对接并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段体(11)的外套管(14)与所述第二段体(12)的外套管(14)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40)还包括:内密封圈(43),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42)的内对接管(47)端口上;其中,所述第一接头(41)与所述第二接头(42)相互对接时,所述第一接头(41)的内对接管(47)通过所述内密封圈(43)与所述第二接头(42)的内对接管(47)相互对接并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40)还包括:外密封圈(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林,吕建瑞,丁晓英,吴刚,马磊,张会娟,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