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20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包,包括:前箱壳、相对前箱壳设置的后箱壳、以及连接在前箱壳与后箱壳之间的框架;前箱壳、框架、以及后箱壳依次连接并且围设形成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腔;框架包括:连接在前箱壳与后箱壳之间的框体、滑动连接在框体上的拉杆、以及连接在拉杆上的手把;手把位于收纳腔的外部。上述箱包,框架在作为前箱壳与后箱壳的连接件的同时,还集成了拉杆和把手,其将拉杆和把手与后箱壳分离设置,只要将拉杆和把手预先与框体组装形成框架,然后再将框架、前箱壳和后箱壳连接起来即可,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此外,拉杆与后箱壳分离并且集成在框架上,避免了拉杆对箱体结构的内腔空间的占用,使得箱包的内壁能够做到平整,有利于放置物品。

Luggage and ba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包
本技术涉及收纳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箱包。
技术介绍
箱包是一种用于收纳物品的工具。为了便于移动,有些箱包会设置拉杆,使用者通过握持拉杆来拉动箱包移动,例如常见的行李箱。目前这类箱包的结构有个弊端:手把安装在拉杆上,而拉杆通过一个固定架安装到箱体的内部,然后通过握持手把可以将拉杆从箱体内抽出,例如,常见的行李箱将拉杆设置于箱体的后部(即后箱壳)。这种设计导致了箱体内必须要提供放置固定架的空间,使得箱体的内壁向内凸出,造成箱体内的表面凹凸不平,不利于放置物品。另外,这种设计还需要先将固定架安装在箱体内,然后拉杆从箱体外穿入到箱体内与固定架对接,再进行细节的组装,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包,前箱壳与后箱壳之间通过框架连接起来以构成完整的箱体结构。并且,框架在作为前箱壳与后箱壳的连接件的同时,还集成了拉杆和把手,其将拉杆和把手与后箱壳分离设置,只要将拉杆和把手预先与框体组装形成框架,然后再将框架、前箱壳和后箱壳连接起来即可,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此外,拉杆与后箱壳分离并且集成在框架上,避免了拉杆对箱体结构的内腔空间的占用,使得箱包的内壁能够做到平整,有利于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箱壳;相对所述前箱壳设置的后箱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箱壳与所述后箱壳之间的框架;所述前箱壳、所述框架、以及所述后箱壳依次连接并且围设形成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腔;所述框架包括:连接在所述前箱壳与所述后箱壳之间的框体、滑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的拉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拉杆上的手把;所述手把位于所述收纳腔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箱壳;相对所述前箱壳设置的后箱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箱壳与所述后箱壳之间的框架;所述前箱壳、所述框架、以及所述后箱壳依次连接并且围设形成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腔;所述框架包括:连接在所述前箱壳与所述后箱壳之间的框体、滑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的拉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拉杆上的手把;所述手把位于所述收纳腔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壳与所述框架的连接处设有拉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与所述前箱壳、所述框架之间为粘接、或者缝接、或者铆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后箱壳之间为粘接、或者缝接、或者铆钉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整体呈口字型结构;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对应滑动在所述框体的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位于所述收纳腔的底端的第一U型件、位于所述收纳腔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U型件相对设置的第二U型件、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件的一端之间的第一外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件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二外管平行;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分别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