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育苗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3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育苗穴盘,通过支撑结构提高通孔高度,防止了栽培钵与栽培床直接接触,在栽培床的水分排走后,无残余水分在通孔附近,以保证根系不向外生长,避免了由于移栽时造成的根系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底部的缺口增加基质与空气的接触,保证良好的透气能力,以供给根系更多的氧气,利于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侧壁设置数条凹陷的引根槽,引根槽自上而下倾斜螺旋式排布,用于引导根系伸长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加根系伸长空间,当根系伸长触碰到栽培钵的内壁时,根系沿内侧的引根槽盘旋生长,减少了根系打结,以及生长空间不足和水肥向性导致的根系长出容器底孔的问题,很好的实现了控根效果。

A plant nursery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育苗穴盘
本技术涉及栽培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植物育苗穴盘。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农业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育苗栽培作为高效、省工、优质的方法,为春提早、秋延后、以及日常设施和大田的蔬菜、花卉等种植提供整齐、优质的壮苗。目前,集约化幼苗栽培多使用穴盘、营养钵、育苗盆等育苗容器,配合顶部喷灌或底部给水灌溉的浇水方式培育幼苗。尤其是潮汐式灌溉,作为一种较新的底部灌溉技术,从栽培容器外部间断性的提供和排走水肥,栽培容器底部设有通孔,灌溉时水肥从底部进入栽培容器,容器内部的基质或土壤吸收水肥后排走水肥,与传统的顶部喷灌和漫灌相比,潮汐式灌溉更能够节水、高效、均匀地提供水肥,并解决了灌水和通气的矛盾。现有的植物幼苗育苗容器,大都在底部开一通孔,当栽培床上水分退去后,栽培床常常有积水,排水不彻底,由于植物根系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导致根系外穿从底部通孔长出至容器外。当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时,根系伸长触碰到栽培容器内壁,由于生长空间受到限制,根系易缠绕打结,并且由于植物根系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当栽培容器下部有水肥时,根系经常从底部通孔长出至容器外部。育苗完成后,需从栽培容器中移出至新的基质或土壤中,此时,由于根系从底部通孔长出,在移栽时根系极易断裂,导致移苗后幼苗根系受损,水肥吸收不足,需较长的时间重新生根,直接导致生长缓慢,幼苗变弱,且断根处易染病,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通孔高度,保证栽培床上水分退去后,穴盘底部不接触到水分,从而根系不向穴盘外生长的植物育苗穴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育苗穴盘,设置有若干栽培钵,相邻的栽培钵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连接,支撑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栽培钵的底面,将栽培钵架高至一定高度,支撑结构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作为优选,支撑结构包括纵向竖直板、横向竖直板,纵向竖直板与横向竖直板垂直交叉连接;纵向竖直板、横向竖直板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作为优选,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框,支撑框连接于育苗穴盘的沿口,支撑框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作为优选,支撑结构延伸出栽培钵的底面的高度至少1cm。作为优选,栽培钵的底面开设有通孔。作为优选,栽培钵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倾斜的引根槽。作为优选,引根槽在高度方向上呈错层排列。作为优选,所述的引根槽为螺纹凹槽,沿内壁螺旋延伸。作为优选,引根槽的深度为0.2-0.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植物育苗穴盘,通过支撑结构提高通孔高度,防止了栽培钵与栽培床直接接触,在栽培床的水分排走后,无残余水分在通孔附近,以保证根系不向外生长,避免了由于移栽时造成的根系损伤。本技术还通过底部的缺口增加基质与空气的接触,保证良好的透气能力,以供给根系更多的氧气,利于水分蒸发。本技术的内侧壁设置数条凹陷的引根槽,引根槽自上而下倾斜螺旋式排布,用于引导根系伸长的方向。本技术可以增加根系伸长空间,当根系伸长触碰到栽培钵的内壁时,根系沿内侧的引根槽盘旋生长,减少了根系打结,以及生长空间不足和水肥向性导致的根系长出容器底孔的问题,很好的实现了控根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部分栽培钵、纵向竖直板、横向竖直板);图2是栽培钵的结构示意图(通孔可见);图3是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栽培钵的结构示意图(引根槽可见);图中:10是栽培钵,11是底部,12是通孔,13是引根槽,14是凸筋,20是支撑结构,21是纵向竖直板,22是横向竖直板,23是支撑框,24是缺口,30是沿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根系容易长出底孔、透气性较差、根系缠绕打结等不足,提供一种植物育苗穴盘,通过支撑结构提高通孔高度,防止栽培钵的底部与营养液直接接触后,由于积水引起的根向外生长问题及根系缺氧问题。而且,增加根系的伸长生长空间,解决了植株须根缠绕,成坨性不好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植物育苗穴盘,设置有若干栽培钵10,相邻的栽培钵10之间通过支撑结构20进行支撑连接,支撑结构20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栽培钵10的底面,将栽培钵10架高至一定高度,支撑结构20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24。本技术通过支撑结构20架高栽培钵10,直接将通孔12的高度提高,使栽培钵10的底部11不直接接触栽培床,能够有效避免底部11与营养液直接接触,进而造成根系生长出通孔12的问题。本技术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四棱台、多棱台、圆柱,正视图呈矩形或倒梯形。支撑结构20包括纵向竖直板21、横向竖直板22,纵向竖直板21与横向竖直板22垂直交叉连接,纵向竖直板21、横向竖直板22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24,栽培钵10与纵向竖直板21、横向竖直板22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纵向竖直板21与横向竖直板22连接形成网格结构,相邻栽培钵10的顶部边沿依次连接,纵向竖直板21一体成型于栽培钵10的外壁,横向竖直板22连接于相邻栽培钵10之间的纵向竖直板21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结构20还包括支撑框23,支撑框23连接于育苗穴盘的沿口30,并包围纵向竖直板21、横向竖直板22与栽培钵10,支撑框23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24。即支撑框23、纵向竖直板21、横向竖直板22连接形成带边框的网格结构,所有栽培钵10均位于支撑框23的范围内,且最外层一圈的栽培钵10的外壁也与支撑框23连接。作为性能较好的实施结构,支撑结构20延伸出栽培钵10的底面的高度至少1cm,使得栽培钵10的底部11不接触栽培床体为宜。为了防止根系缠绕打结,如图4所示,所述的栽培钵1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倾斜的引根槽13。当根系伸长触碰到栽培钵10的内壁时,根系在引根槽13的导向作用下,沿引根槽13的方向生长,减少了根系打结。而且倾斜设置的引根槽13,能够避免将根系引向底部11的通孔12。由于根系总体趋势为向下生长,为了在尽量完整的高度方向上对根系形成导向,则引根槽13在高度方向上呈错层排列,使所有引根槽13在整体的高度方向上形成逐层引导,防止引根槽13在高度方向的跨度不足时,根系越过引根槽13后,仍然形成缠绕打结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根槽13的深度为0.2-0.5cm。本技术可以实施为各种不同造型,但不局限于四棱台、多棱台、圆柱,正视图呈矩形或倒梯形等结构。总体可归纳为两种大致结构原理,即多面体容器与圆体容器,均可以实施为柱状结构或锥台结构。当所述的栽培钵10实施为多面体容器,不同面的引根槽13,在其所在面的倾斜趋势相同。由于需要尽可能实现在同一个大致朝向上逐层引导根系,而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引根槽13,则每两个相邻的面上的引根槽13的倾斜趋势实施为相同。例如,A面上的引根槽13设置为由左朝右、自上而下倾斜,相邻的B面上的引根槽13同样设置为由左朝右、自上而下倾斜,其他相邻面同理。进一步地,不同面的引根槽13,在其所在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即可达到更规则且有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防止根系缠绕打结。当所述的栽培钵10实施为圆体容器,引根槽13在径向方向上的倾斜趋势相同。由于圆体容器的侧壁为弧面,则引根槽13也为弯曲的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若干栽培钵,相邻的栽培钵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连接,支撑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栽培钵的底面,将栽培钵架高至一定高度,支撑结构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若干栽培钵,相邻的栽培钵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连接,支撑结构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栽培钵的底面,将栽培钵架高至一定高度,支撑结构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纵向竖直板、横向竖直板,纵向竖直板与横向竖直板垂直交叉连接;纵向竖直板、横向竖直板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框,支撑框连接于育苗穴盘的沿口,支撑框的下边沿横向开设若干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康娟陈立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