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082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通信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针对超长距离输电线路,提出了一种基于SDH/MSTP光传输、光纤以太网、5.8G无线专网等多种技术混合的组合通信系统,实现监测数据分段分层汇聚、集中上传、分省管理。改变单一的链状网络结构,优化为树形网络结构,增强网络传输的健壮性,提高监测节点的可用传输带宽。减少了塔上中继通信设备、站内接入通信设备、安全认证设备数量,减少了工程投资。

Transmission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通信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网领域,特别一种涉及超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通信技术。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运行状态化、信息标准化和应用网络化的重要手段。可靠高效的通信网络是该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经过国内若干年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几种较为成熟的数据通信方案,主要有:无线公网、光纤以太网+5.8G无线专网、EPON+5.8G无线专网等。无线公网方式是通过安装GPRS/3G/4G模块,借助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公共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直接将数据传输至系统主站。由于工程中输电线路走廊常位于人口稀少地带,甚至部分为无人区,地形条件上山地丘陵也较多,部分节点公网网络信号质量较差,无法达到全覆盖。即使在公网覆盖地区,网络带宽为蜂窝小区内共享,可用带宽不稳定,严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效果和用户体验。光纤以太网+5.8G无线专网:光纤以太网可解决具备光纤接入条件节点的数据传输问题,单跳传输距离可达80km。同时结合5.8G无线专网,解决“最后一公里”,即不具备光纤接入条件节点的数据接入问题。在常规的交流输电线路中,该方式较为常用。然而,由于塔上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行政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被划分为N个区段,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每个行政区域内的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所述接入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输电线路的N个区段内各个监测点的通信节点,每个区段内相邻的通信节点之间串联连接,所述通信节点用于将状态监测装置采集的监测数据汇聚至所述汇聚层;所述汇聚层包括N个汇聚站点,相邻的汇聚站点之间通过光纤通信电路串联连接,所述N个汇聚站点与所述N个区段一一对应,所述汇聚站点用于接收相对应的区段内的通信节点上传的监测数据,并将所接收的监测数据汇聚至所述核心层;所述核心层包括一个核心站点,所述核心站点用于接收所述N个汇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行政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被划分为N个区段,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每个行政区域内的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所述接入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输电线路的N个区段内各个监测点的通信节点,每个区段内相邻的通信节点之间串联连接,所述通信节点用于将状态监测装置采集的监测数据汇聚至所述汇聚层;所述汇聚层包括N个汇聚站点,相邻的汇聚站点之间通过光纤通信电路串联连接,所述N个汇聚站点与所述N个区段一一对应,所述汇聚站点用于接收相对应的区段内的通信节点上传的监测数据,并将所接收的监测数据汇聚至所述核心层;所述核心层包括一个核心站点,所述核心站点用于接收所述N个汇聚站点上传的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数据上传至所述行政区域的监测系统主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之间通过OPGW光缆或5.8G无线专网连接;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布置于杆塔上的光纤以太网交换机和5.8G无线专网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冲马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