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6983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28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路侧系统,其中,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路侧的多个雷达;分别与多个雷达相连的多个第一通信器;智能路侧单元,智能路侧单元包括:摄像头;第二通信器,其中,第二通信器分别与多个第一通信器进行通信。该系统由于无需在智能路侧单元侧设置各种传感器,可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在智能路侧单元侧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智能路侧单元侧计算硬件的复杂程度,能够进一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并且可以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Intelligent Roadsid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路侧系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路侧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路侧单元作为自动驾驶的重要支撑,用户对其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对其主动感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智能路侧单元上增加各种传感器,采集交通数据,以提升智能路侧单元的主动感知能力。这种方式下,智能路侧单元需要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量,因此对于计算硬件的要求非常高,从而导致智能路侧单元的硬件成本非常高,致使其普及速率较慢。因此,如何降低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路侧系统,用于实现无需在智能路侧单元侧设置各种传感器,可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在智能路侧单元侧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智能路侧单元侧计算硬件的复杂程度,能够进一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并且可以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路侧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路侧的多个雷达;分别与所述多个雷达相连的多个第一通信器;智能路侧单元,所述智能路侧单元包括:摄像头;第二通信器,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信器进行通信。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智能路侧单元还包括:至少包裹所述摄像头一部分的屏蔽层。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雷达为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通信器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摄像头为多个,分别与所述智能路侧单元所监控的路口对应。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智能路侧系统还包括:红绿灯;以及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雷达相连的红绿灯控制器。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屏蔽层包裹所述摄像头除镜头及散热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多个雷达分别位于所述道路的两侧。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多个雷达分别位于十字路口的各个角落。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系统,通过在道路路侧设置多个雷达,对道路路侧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可以降低对雷达的要求,节约智能路侧系统的成本。通过多个第一通信器分别与多个雷达相连,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通信器将多个雷达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器,从而智能路侧单元可以对每个第一通信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汇总,生成道路障碍物分布图,进而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清晰获知周围所有的障碍物,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且,由于无需在智能路侧单元侧设置各种传感器采集交通数据,可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在智能路侧单元侧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智能路侧单元侧计算硬件的复杂程度,能够进一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智能路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路侧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智能路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智能路侧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系统,通过在道路路侧设置多个雷达,对道路路侧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可以降低对雷达的要求,节约智能路侧系统的成本。通过多个第一通信器分别与多个雷达相连,可以通过多个第一通信器将多个雷达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器,从而智能路侧单元可以对每个第一通信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汇总,生成道路障碍物分布图,进而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清晰获知周围所有的障碍物,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且,由于无需在智能路侧单元侧设置各种传感器采集交通数据,可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在智能路侧单元侧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智能路侧单元侧计算硬件的复杂程度,能够进一步节省智能路侧单元的成本。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智能路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路侧系统可以包括:多个雷达110、多个第一通信器120以及智能路侧单元130。其中,多个雷达110分别设置在道路路侧。多个第一通信器120分别与多个雷达110相连。智能路侧单元130,包括:摄像头131和第二通信器132。其中,第二通信器132分别与多个第一通信器120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雷达110用于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检测,以及对道路路侧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获取各个障碍物的位置、高度、行驶速度等信息。可选地,为了节约智能路侧系统的成本,可以使用多个低精度的雷达110,对道路路侧的障碍物进行检测。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提升雷达110的分辨率、抗干扰能力以及低空探测性能,雷达110可以为激光雷达。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提高雷达110的角分辨能力和测角精度,并且提升雷达110的抗电子干扰、杂波干扰和多径反射干扰等性能,雷达110可以为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可以对道路中间以及道路附近的各个障碍物进行检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雷达110,可以设置在道路的两侧,通过道路两侧的多个雷达110对道路中间以及道路附近的各个障碍物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各个障碍物的位置、高度、行驶速度等信息。其中,可以在道路两侧等间隔地设置多个雷达110,或者,可以在道路两侧按照预设规律设置多个雷达110,或者,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事故多发地点设置雷达110,对此不作限制。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十字路口的人流量较大,任何一个障碍物的漏检测,均可能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以及威胁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本申请中,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以及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多个雷达110还可以分别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各个角落,通过十字路口各个角落的多个雷达110对十字路口的各个障碍物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各个障碍物的位置、高度、行驶速度等信息。其中,可以在十字路口等间隔地设置多个雷达110,或者,可以在十字路口按照预设规律设置多个雷达110,对此不作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摄像头131采集图像,获取行人信息、交通数据信息、车辆的违章信息等信息,例如,通过摄像头131采集图像,获取的交通数据信息可以为闯红灯、逆行、压线、未打转向灯等违章信息,交通数据信息可以为车流量、道路的拥堵情况等。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提升行人信息、交通数据信息、车辆的违章信息等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本申请中,摄像头131可以为多个,多个摄像头131可以分别与智能路侧单元130所监控的路口对应。进一步地,多个摄像头131的视角可以不同,由此,可以通过多个不同视角的摄像头131,对路口的行人信息、交通数据信息、车辆的违章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提升交通数据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其中,智能路侧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路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路侧的多个雷达;分别与所述多个雷达相连的多个第一通信器;智能路侧单元,所述智能路侧单元包括:摄像头;第二通信器,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信器进行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路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路侧的多个雷达;分别与所述多个雷达相连的多个第一通信器;智能路侧单元,所述智能路侧单元包括:摄像头;第二通信器,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信器进行通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侧单元还包括:至少包裹所述摄像头一部分的屏蔽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为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器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雷王海松胡星陶圣
申请(专利权)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