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2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包括防水保温层、防水层和岩棉复合板,所述岩棉复合板的一端与主体墙面贴合,所述岩棉复合板的另一端与防水保温层水平对接;所述防水层设有第一防水部、第二防水部和第三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设于所述岩棉复合板和防水保温层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部设于所述防水保温层的内部,所述第三防水部为倾斜结构,用以将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连接,形成阶梯状,用以防水,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可满足各式各样屋面造型,施工简单快速高效,减少了施工材料,节约成本,满足保温、防水使用功能,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

A Roof Waterproof Treat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造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
技术介绍
屋面施工利用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层技术目前已逐步推广,其自身兼具防水和保温性能,适用范围广泛;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层用于屋面施工中,该技术要同时兼具防水保温性能时与屋面女儿墙处水平防火隔离带存在冲突,因其材料特性,燃烧性能达不到A级,因此,硬泡聚氨酯施工至防火隔离带处需断开,防水性能无法形成封闭作业,对于女儿墙根部位置易出现收缩裂纹,破坏防水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解决了硬泡聚氨酯保温喷涂工艺在女儿墙根部收缩开裂的问题,加强防水保温一体化实用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包括防水保温层、防水层和岩棉复合板,所述岩棉复合板的一端与主体墙面贴合,所述岩棉复合板的另一端与防水保温层水平对接;所述防水层设有第一防水部、第二防水部和第三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设于所述岩棉复合板和防水保温层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部设于所述防水保温层的内部,所述第三防水部为倾斜结构,用以将第一防水部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保温层(2)、防水层(4)和岩棉复合板(7),所述岩棉复合板(7)的一端与主体墙面贴合,所述岩棉复合板(7)的另一端与防水保温层(2)水平对接;所述防水层(4)设有第一防水部(41)、第二防水部(42)和第三防水部(43),所述第一防水部(41)设于所述岩棉复合板(7)和防水保温层(2)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部(42)设于所述防水保温层(2)的内部,所述第三防水部(43)为倾斜结构,用以将第一防水部(41)和第二防水部(42)连接,形成阶梯状,用以防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保温层(2)、防水层(4)和岩棉复合板(7),所述岩棉复合板(7)的一端与主体墙面贴合,所述岩棉复合板(7)的另一端与防水保温层(2)水平对接;所述防水层(4)设有第一防水部(41)、第二防水部(42)和第三防水部(43),所述第一防水部(41)设于所述岩棉复合板(7)和防水保温层(2)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部(42)设于所述防水保温层(2)的内部,所述第三防水部(43)为倾斜结构,用以将第一防水部(41)和第二防水部(42)连接,形成阶梯状,用以防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构造还包括密封膏部(1)、水泥砂浆保护层(3)、细石混凝土面层(5)和水泥砂浆(6),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3)位于所述第一防水部(41)和第三防水部(43)的上方,所述密封膏部(1)设有第一密封膏部(11)和第二密封膏部(12),所述第一密封膏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朱宜銮郝伟于昭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卓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