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1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块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筒、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密封塞以及第二密封塞;块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连接筒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水平贯穿连接筒;第一连接杆的右端、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开设有第四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分别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且具有穿线功能。

A High Strength Aerated Concrete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广泛使用。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与普通粘土砖块一样,内部没有特殊结构特征,无法保证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需敲打或切割已砌好的砌块砖,打出一条可安装电线的通道,才能进行电线的安装,较为不方便,而且整体强度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稳固、具有穿线功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块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筒、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密封塞以及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位于所述块体内;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竖直嵌入固定于所述块体内;所述块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以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通道水平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通道水平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连接筒水平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水平贯穿所述连接筒,且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螺纹孔的左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螺纹孔的右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开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塞大小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塞大小相适配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可选地,还包括第一保温筒、第二保温筒;所述第一保温筒、所述第二保温筒均嵌于所述块体内;所述第一保温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壁、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温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壁、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温筒、所述第二保温筒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筒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保温筒内、所述第二保温筒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均嵌于所述块体内;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贯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所述第二固定杆水平贯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保温筒与所述连接筒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保温筒与所述连接筒之间。可选地,所述块体的左侧壁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下两侧。可选地,所述块体的右侧壁分别固定有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下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提高块体的整体结构稳固性。第一连接杆以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连接筒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另外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便于放置电线等,无需打孔即可与外界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分解后的部分构示意图。图中:1、块体;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连接筒;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一密封塞;8、第二密封塞;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螺纹孔;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18、第一保温筒;19、第二保温筒;20、第一固定杆;21、第二固定杆;22、第一加强筋;23、第二加强筋;24、第三加强筋;25、第四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分解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块体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筒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密封塞7以及第二密封塞8;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筒4、第一连接杆5以及第二连接杆6均位于块体1内;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分别竖直嵌入固定于块体1内;块体1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所以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分别位于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内;第一通道11水平贯穿第一支撑板2,第二通道12水平贯穿第二支撑板3;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通道11与第一支撑板2垂直,第二通道12与第二支撑板3垂直;连接筒4位于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之间,连接筒4水平开设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水平贯穿连接筒4,且与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相连通;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第一连接杆5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一凹槽9、第一通道11,且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与螺纹孔13的左端螺纹配合;第二连接杆6从右至左依次贯穿第二凹槽10、第二通道12,且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与螺纹孔13的右端螺纹配合;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分别开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一连接杆5的左端开设有与第一密封塞7大小相适配的第三凹槽16,第二连接杆6的右端开设有与第二密封塞8大小相适配的第四凹槽17;第三凹槽16、第四凹槽17分别与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连通。本技术在块体1内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块体1内开设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填充于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内,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的连接,提高块体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另外连接筒4嵌于块体1内的中部,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连接筒4设有螺纹孔13,因此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块体(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筒(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密封塞(7)以及第二密封塞(8);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连接筒(4)、所述第一连接杆(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6)均位于所述块体(1)内;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分别竖直嵌入固定于所述块体(1)内;所述块体(1)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所以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10)内;所述第一通道(11)水平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通道(12)水平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垂直,所述第二通道(1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垂直;所述连接筒(4)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二通道(12)之间,所述连接筒(4)水平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水平贯穿所述连接筒(4),且与所述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2)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5)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通道(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与所述螺纹孔(13)的左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6)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通道(12),且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与所述螺纹孔(13)的右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6)分别开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塞(7)大小相适配的第三凹槽(1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塞(8)大小相适配的第四凹槽(17);所述第三凹槽(16)、所述第四凹槽(17)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块体(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筒(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密封塞(7)以及第二密封塞(8);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连接筒(4)、所述第一连接杆(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6)均位于所述块体(1)内;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分别竖直嵌入固定于所述块体(1)内;所述块体(1)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所以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10)内;所述第一通道(11)水平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通道(12)水平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垂直,所述第二通道(1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垂直;所述连接筒(4)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二通道(12)之间,所述连接筒(4)水平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水平贯穿所述连接筒(4),且与所述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通道(12)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均刻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5)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通道(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右端与所述螺纹孔(13)的左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6)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通道(12),且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左端与所述螺纹孔(13)的右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6)分别开设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塞(7)大小相适配的第三凹槽(1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鼎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