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海风专利>正文

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43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炼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包括炉体,炉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炉体内部连通且轴向与炉体轴向垂直的用于倾注钢水的筒形锻件,筒形锻件的远离炉体的端部形成开口部且开口部设有用于堵住筒形锻件的锻件盖板,筒形锻件上表面上设有一抵靠在炉体上的安装台,安装台内设有用于实现锻件盖板开合的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了倾倒钢水时钢水的浪费,同时减少了冶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炼钢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炼钢炉中冶炼好的融化的钢水在从炉体中倒出时,由于炉体外表面的温度较低,钢水容易凝固而附着在炉体的外表面,不仅浪费较严重,同时影响炉体的使用寿命,钢水还容易沿炉体的外表面向下方淌,较为危险,严重危害车间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595902.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倾注嘴的炼钢炉,包括一炉体和一吊装部,所述的炉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倾注嘴,中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吊装柱,所述的倾注嘴与所述的吊装柱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的吊装部与所述的吊装柱组成可拆卸的连接。虽然该技术防止钢水在炉体的外表面凝固,减少钢水浪费,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但是其在对炉体进行加热时,部分热量会从倾注嘴处散发,增大了冶金时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炼钢炉在倾倒钢水时钢水浪费较严重或是带有倾注嘴的炉体在冶金时能源消耗较大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能够达到减少倾倒钢水时钢水的浪费且减少冶金时能源消耗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包括炉体,炉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炉体内部连通且轴向与炉体轴向垂直的用于倾注钢水的筒形锻件,筒形锻件的远离炉体的端部形成开口部且开口部设有用于堵住筒形锻件的锻件盖板,筒形锻件上表面上设有一抵靠在炉体上的安装台,安装台内设有用于实现锻件盖板开合的电动推杆。通过本技术的筒形锻件的设置,其能够使得在倾倒炉体内的钢水时使钢水从筒形锻件流出,防止了钢水流至炉体的外侧面上,减少了钢水的浪费,同时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筒形锻件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锻件盖板上表面上且位于两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座上与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轴,支撑板上与连接座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盲孔,支撑轴一端固定在连接座上,另一端伸入第一盲孔中且能够在第一盲孔内转动;两连接座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连接座的上端均设有第二盲孔,电动推杆的端部设有轴向与支撑轴轴向平行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一安装轴,安装轴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二盲孔中。本技术中,通过将支撑板、锻件盖板和电动推杆的设置,在对于冶金原材料的加热过程中炉体内可以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从而使得加热时炉体内热量的流失减少,从而节约了能源。作为优选,炉体的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柱,两个吊装柱分别位于筒形锻件的两侧。本技术中,通过将吊装柱设置在炉体外侧壁的中心位置,使得在倾倒钢水时所施加的力减少,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于炉体内钢水的倾倒。作为优选,炉体的底端面的中心设有一V形吊环,V形吊环与两吊装柱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本技术中,通过炉体底端的吊环设置为“V”形,使得在倾倒钢水时炉体的晃动降低,从而提升了在倾倒钢水时炉体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炉体顶部开口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安装台阶。本技术中,通过炉体顶端安装台阶设置,使得炉体更加容易被密封,从而方便了日常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锻件盖板、支撑板和电动推杆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10、炉体;111、吊装柱;112、安装台阶;120、筒形锻件;130、安装台;140、锻件盖板;150、电动推杆;160、连接座;170、支撑板;210、V形吊环;310、第一盲孔;320、支撑轴;330、第二盲孔;340、安装轴;35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包括炉体110,炉体110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炉体110内部连通且轴向与炉体110轴向垂直的用于倾注钢水的筒形锻件120,筒形锻件120的远离炉体110的端部形成开口部且开口部设有用于堵住筒形锻件120的锻件盖板140,筒形锻件120上表面上设有一抵靠在炉体上的安装台130,安装台130内设有用于实现锻件盖板140开合的电动推杆150。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筒形锻件120、的设置,能够使得在倾倒炉体110内钢水时从筒形锻件120的开口处流出,相比于普通的炼钢炉可以防止钢水流至炉体110的外侧壁上,减少了钢水的浪费;本实施例中,筒形锻件120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70;锻件盖板140上表面上且位于两支撑板170之间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座160,连接座160上与支撑板170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轴320,支撑板170上与连接座160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盲孔310,支撑轴320一端固定在连接座160上,另一端伸入第一盲孔310中且能够在第一盲孔310内转动;两连接座160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连接座160的上端均设有第二盲孔330,电动推杆150的端部设有轴向与支撑轴320轴向平行的通孔350,通孔350内设有一安装轴340,安装轴340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二盲孔330中。通过将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70、锻件盖板140和电动推杆150的设置,使得在加热原材料时炉体110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减少了炉体110内热量的散发,从而使得冶炼过程中能源消耗降低。本实施例中,炉体110的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柱111,两个吊装柱111分别位于筒形锻件120的两侧。通过将本实施例中的吊装柱111设置在炉体110侧壁上的中心位置处,能够降低从倾倒钢水时对炉体110施加的作用力,从而使得炉体110中的钢水可以更加容易的被倾倒出。本实施例中,炉体110的底端面的中心设有一V形吊环210,V形吊环210与两吊装柱11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通过将本实施例中的炉体110底端的吊环设置为“V”形,能够降低用吊环将炉体110底端吊起时炉体110的晃动,提升了倾倒钢水时炉体11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炉体110顶部开口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安装台阶112。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台阶112的设置,其能够方便利用密封盖将炉体110的顶端密封起来,从而方便了日常生产。本实施例的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当对原材料进行加热时,将密封盖抵靠在安装台阶112上,使炉体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安装台130内设有启动电动推杆150的电机,启动安装台130内的电机,电动推杆150的伸长端向前伸长,锻件盖板140在电动推杆150的推动下将抵靠在筒形锻件120上,当需要对炉体110内的钢水进行倾倒时,通过吊钩将炉体110吊起至一定高度,启动电动推杆150,电动推杆150的伸长端收缩,锻件盖板140偏转至筒形锻件120的上端,此时通过吊钩将炉体110底端的V形吊环210吊起,随着V形吊环210内吊钩的上升,炉体110将缓慢倾斜,钢水将会从筒形锻件120中流出。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10),炉体(110)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炉体(110)内部连通且轴向与炉体(110)轴向垂直的用于倾注钢水的筒形锻件(120),筒形锻件(120)的远离炉体(110)的端部形成开口部且开口部设有用于堵住筒形锻件(120)的锻件盖板(140),筒形锻件(120)上表面上设有一抵靠在炉体上的安装台(130),安装台(130)内设有用于实现锻件盖板(140)开合的电动推杆(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10),炉体(110)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与炉体(110)内部连通且轴向与炉体(110)轴向垂直的用于倾注钢水的筒形锻件(120),筒形锻件(120)的远离炉体(110)的端部形成开口部且开口部设有用于堵住筒形锻件(120)的锻件盖板(140),筒形锻件(120)上表面上设有一抵靠在炉体上的安装台(130),安装台(130)内设有用于实现锻件盖板(140)开合的电动推杆(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炼钢用的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形锻件(120)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70);锻件盖板(140)上表面上且位于两支撑板(170)之间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座(160),连接座(160)上与支撑板(170)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轴(320),支撑板(170)上与连接座(160)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盲孔(310),支撑轴(320)一端固定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风
申请(专利权)人:赵海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