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91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包括氧气软管、可燃气软管、氧气导管、可燃气阀、可燃气导管、氧气阀、把手管、蜂鸣装置、气体浓度传感器、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和焊嘴,所述氧气软管固定于把手管上,所述可燃气软管与可燃气阀连接固定于把手管上,所述把手管内设有氧气导管和可燃气导管,所述氧气导管套装在可燃气导管外,所述氧气阀安装于第一混合管靠近把手管一端,所述喷嘴安装于第二混合管远离第一混合管的一端,所述蜂鸣装置和气体浓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连接安装在把手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环境中可燃气浓度控制氧气阀和可燃气阀的关闭,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此装置改装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A New Safety Braz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焰钎焊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
技术介绍
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而火焰钎焊由于初期投入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因此在很多工业生产中均有应用。目前,在冰箱、冷柜等制冷产品中,钎焊主要应用于吸气管、排气管、工艺管的那个各管口以及壳体的连接。火焰钎焊在钎焊过程中需要用到液化可燃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由于操作不当或管路等问题导致气体泄漏,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能会引起火灾甚至发生爆炸,目前的手持式火焰钎焊设备无法帮助操作人员对工作环境中气体浓度进行判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包括氧气软管、可燃气软管、氧气软管螺母、氧气导管、可燃气软管螺母、可燃气阀、可燃气导管、氧气阀、把手管、蜂鸣装置、气体浓度传感器、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和焊嘴,所述氧气软管通过氧气软管螺母固定于把手管上,所述可燃气软管通过可燃气软管螺母固定并与可燃气阀连接,所述可燃气阀固定于把手管上,所述把手管内设有氧气导管和可燃气导管,所述氧气导管和可燃气导管分别与氧气软管和可燃气软管连通,所述氧气导管套装在可燃气导管外,所述氧气导管和可燃气导管通入到第一混合管中,所述第一混合管与第二混合管通过螺母连接相通,所述氧气阀安装于第一混合管靠近把手管一端,所述喷嘴安装于第二混合管远离第一混合管的一端,所述蜂鸣装置和气体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把手管上。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所述可燃气阀和氧气阀内部设置有自动锁紧装置。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所述把手管中设置有单片机。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所述蜂鸣装置与气体浓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连接,单片机输入端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单片机输出端连接蜂鸣装置、氧气阀自动锁紧装置及可燃气阀自动锁紧装置。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所述焊嘴为乙炔型焊嘴、梅花缩口焊嘴或梅花平头焊嘴。气体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易燃易爆值时,通过单片机触发蜂鸣装置和自动锁紧装置,蜂鸣装置发声,自动锁紧装置启动,氧气阀和可燃气阀关闭,至环境中可燃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后,焊炬方可正常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全钎焊装置在把手管内设置单片机,在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装置、氧气阀自动锁紧装置及可燃气阀自动锁紧装置,当环境中可燃气浓度达到危险值时焊炬无法正常使用,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此装置改装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氧气软管,2.可燃气软管,3.氧气软管螺母,4.氧气导管,5.可燃气软管螺母,6.可燃气阀,7.可燃气导管,8.氧气阀,9.把手管,10.蜂鸣装置,11.气体浓度传感器,12.第一混合管,13.第二混合管,14.焊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包括氧气软管1、石油气软管2、氧气软管螺母3、氧气导管4、石油气软管螺母5、石油气阀6、石油气导管7、氧气阀8、把手管9、蜂鸣装置10、气体浓度传感器11、第一混合管12、第二混合管13和焊嘴14,所述氧气软管1通过氧气软管螺母3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可燃气软管2通过可燃气软管螺母5固定并与可燃气阀6连接,所述可燃气阀6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把手管9内设有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分别与氧气软管1和可燃气软管2连通,所述氧气导管4套装在可燃气导管7外,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通入到第一混合管12中,所述第一混合管12与第二混合管13通过螺母连接相通,所述氧气阀8安装于第一混合管12靠近把手管9一端,所述喷嘴14安装于第二混合管13远离第一混合管12的一端,所述蜂鸣装置10和气体浓度传感器11安装在把手管9上。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管9中设置有单片机。进一步的,所述可燃气阀6和氧气阀8内部设置有自动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蜂鸣装置10与气体浓度传感器11通过单片机连接,单片机输入端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11,单片机输出端连接蜂鸣装置10、氧气阀8自动锁紧装置及石油气阀6自动锁紧装置。气体浓度传感器11检测到周围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易燃易爆值时,通过单片机触发蜂鸣装置10和自动锁紧装置,蜂鸣装置10发声,自动锁紧装置启动,氧气阀8和可燃气阀6关闭,至环境中可燃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后,焊炬方可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焊嘴14为梅花缩口焊嘴。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包括氧气软管(1)、可燃气软管(2)、氧气软管螺母(3)、氧气导管(4)、可燃气软管螺母(5)、可燃气阀(6)、可燃气导管(7)、氧气阀(8)、把手管(9)、蜂鸣装置(10)、气体浓度传感器(11)、第一混合管(12)、第二混合管(13)和焊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软管(1)通过氧气软管螺母(3)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可燃气软管(2)通过可燃气软管螺母(5)固定并与可燃气阀(6)连接,所述可燃气阀(6)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把手管(9)内设有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分别与氧气软管(1)和可燃气软管(2)连通,所述氧气导管(4)套装在可燃气导管(7)外,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通入到第一混合管(12)中,所述第一混合管(12)与第二混合管(13)通过螺母连接相通,所述氧气阀(8)安装于第一混合管(12)靠近把手管(9)一端,所述焊嘴(14)安装于第二混合管(13)远离第一混合管(12)的一端,所述蜂鸣装置(10)和气体浓度传感器(11)安装在把手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安全钎焊装置,包括氧气软管(1)、可燃气软管(2)、氧气软管螺母(3)、氧气导管(4)、可燃气软管螺母(5)、可燃气阀(6)、可燃气导管(7)、氧气阀(8)、把手管(9)、蜂鸣装置(10)、气体浓度传感器(11)、第一混合管(12)、第二混合管(13)和焊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软管(1)通过氧气软管螺母(3)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可燃气软管(2)通过可燃气软管螺母(5)固定并与可燃气阀(6)连接,所述可燃气阀(6)固定于把手管(9)上,所述把手管(9)内设有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分别与氧气软管(1)和可燃气软管(2)连通,所述氧气导管(4)套装在可燃气导管(7)外,所述氧气导管(4)和可燃气导管(7)通入到第一混合管(12)中,所述第一混合管(12)与第二混合管(13)通过螺母连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晶晶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