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563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包括窗扇一体、窗扇二体、窗扇三体、闭合管、通风器、硅胶条、密封胶、固定件、钢化玻璃、中性玻璃胶和连接件,所述窗扇二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通风器的一侧相连固定;所述硅胶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一体与窗扇二体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一体与钢化玻璃的连接处,所述密封胶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三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音通风系统加强玻璃厚度,采用硅胶条和密封胶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增加通风机,将室外空气通过过滤网引入室内,达到清新空气送入居住室。同时经过检查,从原来靠近交通要道和高架桥都能减低15‑20分贝效果。

A Noise-proof Ventilation System for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型材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所需的提升,房子和交通要道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机械动力设备在运转时,或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共振声响,都会沿着房屋的梁、柱、楼板、墙面等建筑物本体结构传递至民众生活住所,因此由振动传递门窗或者通风是无法达到人们生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包括窗扇一体、窗扇二体、窗扇三体、闭合管、通风器、硅胶条、密封胶、固定件、钢化玻璃、中性玻璃胶和连接件,所述窗扇一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窗扇二体相连固定,所述窗扇二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通风器的一侧相连固定,所述钢化玻璃通过中性玻璃胶安装于所述窗扇一体上;所述窗扇三体设置于所述通风器的另一侧,所述闭合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窗扇三体与所述通风器的中间;所述窗扇一体包括多直角形本体、第一凸起和连接压线,两两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与第一凸起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二体包括长方形本体、第二凸起和第一固定玻璃压线,两两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玻璃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与第二凸起的连接处;窗扇三体包括边框体和第二固定玻璃压线,所述第二固定玻璃压线安装于所述边框体的一侧;所述硅胶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一体与窗扇二体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一体与钢化玻璃的连接处,所述密封胶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三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器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过滤网、铝塑板和吸音材料,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闭合管的一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一侧,所述吸音材料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一端,所述铝塑板设置于所述吸音材料的外侧,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斜侧面。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不锈钢滑撑和不锈钢拉钉,所述不锈钢拉钉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滑撑的两端,所述不锈钢滑撑与不锈钢拉钉相配适。更进一步地,所述闭合管为直径为170mm的中管。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不锈钢自攻螺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以50系列铝合金型材为基础,加强玻璃厚度,采用硅胶条和密封胶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增加通风机,将室外空气通过过滤网引入室内,达到清新空气送入居住室。同时经过检查,从原来靠近交通要道和高架桥都能减低15-20分贝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音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音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音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窗扇一体1、多直角形本体11、第一凸起12、连接压线13、窗扇二体2、长方形本体21、第二凸起22、第一固定玻璃压线23、窗扇三体3、边框体31、第二固定玻璃压线32、闭合管4、通风器5、进风口51、出风口52、过滤网53、铝塑板54、吸音材料56、硅胶条6、密封胶7、固定件8、钢化玻璃9、中性玻璃胶10、连接件11、不锈钢滑撑111、不锈钢拉钉112、平开窗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窗扇一体1、窗扇二体2、窗扇三体3、闭合管4、通风器5、硅胶条6、密封胶7、固定件8、钢化玻璃9、中性玻璃胶10和连接件11,所述窗扇一体1通过所述连接件11与所述窗扇二体2相连固定,所述窗扇二体2通过所述固定件8与所述通风器5的一侧相连固定,所述钢化玻璃9通过中性玻璃胶10安装于所述窗扇一体1上;所述窗扇三体3设置于所述通风器5的另一侧,所述闭合管4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2、窗扇三体3与所述通风器5的中间;所述窗扇一体1包括多直角形本体11、第一凸起12和连接压线13,两两所述第一凸起12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11的两端,所述连接压线1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11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11与第一凸起12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二体2包括长方形本体21、第二凸起22和第一固定玻璃压线23,两两所述第二凸起22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本体21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玻璃压线2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21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21与第二凸起22的连接处;窗扇三体3包括边框体31和第二固定玻璃压线32,所述第二固定玻璃压线32安装于所述边框体31的一侧;所述硅胶条6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一体1与窗扇二体2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一体1与钢化玻璃9的连接处,所述密封胶7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2与闭合管4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三体3与闭合管4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是以50系列铝合金型材为基础,在平开窗12上,加强玻璃厚度,采用硅胶条6和密封胶7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增加通风器,将室外空气通过过滤网53引入室内,达到清新空气送入居住室。同时经过检查,从原来靠近交通要道和高架桥都能减低15-20分贝效果。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器5包括进风口51、出风口52、过滤网53、铝塑板54和吸音材料56,所述过滤网53设置于所述闭合管4的一侧,所述出风口52设置于所述过滤网53的一侧,所述吸音材料56设置于所述过滤网53的一端,所述铝塑板54设置于所述吸音材料56的外侧,所述进风口51设置于所述出风口52的斜侧面。设置所述通风器5,能使得室内即使补充新鲜的空气,以免室内空气浑浊,避免浑浊的空气让人产生不舒服等感觉。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1包括不锈钢滑撑111和不锈钢拉钉112,所述不锈钢拉钉112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滑撑111的两端,所述不锈钢滑撑111与不锈钢拉钉112相配适。通过不锈钢滑撑111和不锈钢拉钉112相配适,起到牢牢地固定连接所述窗扇一体1和窗扇二体2,安全可靠。更进一步地,所述闭合管4为直径为170mm的中管。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8为不锈钢自攻螺丝。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一体、窗扇二体、窗扇三体、闭合管、通风器、硅胶条、密封胶、固定件、钢化玻璃、中性玻璃胶和连接件,所述窗扇一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窗扇二体相连固定,所述窗扇二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通风器的一侧相连固定,所述钢化玻璃通过中性玻璃胶安装于所述窗扇一体上;所述窗扇三体设置于所述通风器的另一侧,所述闭合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窗扇三体与所述通风器的中间;所述窗扇一体包括多直角形本体、第一凸起和连接压线,两两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与第一凸起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二体包括长方形本体、第二凸起和第一固定玻璃压线,两两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玻璃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与第二凸起的连接处;窗扇三体包括边框体和第二固定玻璃压线,所述第二固定玻璃压线安装于所述边框体的一侧;所述硅胶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一体与窗扇二体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一体与钢化玻璃的连接处,所述密封胶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三体与闭合管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窗的隔音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一体、窗扇二体、窗扇三体、闭合管、通风器、硅胶条、密封胶、固定件、钢化玻璃、中性玻璃胶和连接件,所述窗扇一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窗扇二体相连固定,所述窗扇二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通风器的一侧相连固定,所述钢化玻璃通过中性玻璃胶安装于所述窗扇一体上;所述窗扇三体设置于所述通风器的另一侧,所述闭合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二体、窗扇三体与所述通风器的中间;所述窗扇一体包括多直角形本体、第一凸起和连接压线,两两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多直角形本体与第一凸起的连接处;所述窗扇二体包括长方形本体、第二凸起和第一固定玻璃压线,两两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玻璃压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的一角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长方形本体与第二凸起的连接处;窗扇三体包括边框体和第二固定玻璃压线,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