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42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门,属于门窗技术领域。一种隔音门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的第一基板、聚酯纤维棉板、吸音板、隔音板、第二基板,聚酯纤维棉板向靠近隔音板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各挡板组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一挡板的端部、第二挡板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在每个挡板组中,聚酯纤维棉板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吸音板与每个挡板组的两个第三挡板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固定,消音管内固定有第一消音棉及第二消音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隔音门,隔音效果好,且结构强度高。

A Soundproof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门
本技术涉及门窗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隔音门。
技术介绍
隔音门主要用在高隔音要求场所,门扇成型主要是用新型镀锌钢板、内部采用专业隔音材料、阻尼隔音板、隔音棉等作隔音填充物。通常使用的隔音门内部只填充有一层隔音层或者只存在单一的隔音结构,隔音效果差,难以满足人们对中端隔音门产品或高端隔音门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隔音门,隔音效果好,且结构强度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门,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面粘接的聚酯纤维棉板、位于所述聚酯纤维棉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吸音板、位于所述吸音板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一侧的隔音板、位于所述隔音板远离所述吸音板一侧的第二基板,所述吸音板与所述隔音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粘接固定;所述聚酯纤维棉板向靠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各所述挡板组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组中,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组的所述第一挡板与另一个所述挡板组的所述第二挡板相邻,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各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聚酯纤维棉板的一侧面凹陷形成弧形,在每个所述挡板组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在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各所述矩形通孔的一侧面为倾斜面,靠近所述第一挡板一侧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倾斜方向平行,靠近所述第二挡板一侧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吸音板与每个所述挡板组的两个所述第三挡板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固定,各所述消音管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一侧的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与各所述第三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消音管的两端均开口,所述消音管的直径自所述吸音板至所述聚酯纤维棉板的方向逐渐减小,各所述消音管内固定有第一吸音棉、第二吸音棉。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音板包括与各所述支撑柱固定的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吸音板一侧的第二固定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多个第三加强板以及用于连接各所述第三加强板的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粘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基板的侧面凹设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一凸块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音板内的中心嵌设有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的横截面呈锯齿状。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音板的两侧面均凹设有多个锯齿状凹槽,所述吸音板的两侧面在相邻两个所述锯齿状凹槽之间凹设有弧形凹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聚酯纤维棉板的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基板的侧面凹设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二凸块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吸音棉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吸音棉的两侧面均为波浪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音门,所述聚酯纤维棉板向靠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各所述挡板组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在每个所述挡板组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在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吸音板与每个所述挡板组的两个所述第三挡板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固定,各所述消音管内固定有第一吸音棉、第二吸音棉。外界的噪音穿过所述第一基板,从所述聚酯纤维棉板上的矩形通孔流出,在传递过程中被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第三挡板阻挡,经过多次反射降低声音的强度,然后流进所述消音管,经过所述第一消音棉及所述第二消音棉的吸音,进一步减弱声音的强度,然后经过所述消音板的再次吸音,声音的强度大大降低,然后声音被所述隔音板隔绝,从而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本技术的隔音门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结构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隔音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第一基板;200、聚酯纤维棉板;201、矩形通孔;202、倾斜面;203、第二凸块;210、挡板组;211、第一挡板;212、第二挡板;213、第三挡板;221、消音管;222、第一加强板;223、第二加强板;224、第一吸音棉;225、第二吸音棉;300、吸音板;301、支撑柱;302、第五加强板;303、锯齿状凹槽;304、弧形凹槽;400、隔音板;411、第一固定板;412、第二固定板;413、第三加强板;414、第四加强板;415、第一凸块;第二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隔音门包括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侧面粘接的聚酯纤维棉板200、位于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吸音板300、位于所述吸音板300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一侧的隔音板400、位于所述隔音板400远离所述吸音板300一侧的第二基板500,所述吸音板300与所述隔音板40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400与所述第二基板50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粘接固定。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向靠近所述隔音板400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210,各所述挡板组210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211、第二挡板212,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组210中,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一挡板211与另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二挡板212相邻,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211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212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213,在每个所述挡板组210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在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214,各所述矩形通孔214的一侧面为倾斜面202,靠近所述第一挡板211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挡板211的倾斜方向平行,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12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212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与所述矩形通孔214之间有间隙。所述吸音板300与每个所述挡板组210的两个所述第三挡板213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221固定,各所述消音管2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22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一侧的第二加强板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222与各所述第三挡板213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222及所述第二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侧面粘接的聚酯纤维棉板(200)、位于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吸音板(300)、位于所述吸音板(300)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一侧的隔音板(400)、位于所述隔音板(400)远离所述吸音板(300)一侧的第二基板(500),所述吸音板(300)与所述隔音板(40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400)与所述第二基板(50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粘接固定;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向靠近所述隔音板(400)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210),各所述挡板组(210)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211)、第二挡板(212),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组(210)中,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一挡板(211)与另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二挡板(212)相邻,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211)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212)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213),各所述第三挡板(213)靠近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的一侧面凹陷形成弧形,在每个所述挡板组(210)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在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214),各所述矩形通孔(214)的一侧面为倾斜面(202),靠近所述第一挡板(211)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挡板(211)的倾斜方向平行,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12)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212)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吸音板(300)与每个所述挡板组(210)的两个所述第三挡板(213)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221)固定,各所述消音管(2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22)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一侧的第二加强板(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222)与各所述第三挡板(213)固定连接,所述消音管(221)的两端均开口,所述消音管(221)的直径自所述吸音板(300)至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的方向逐渐减小,各所述消音管(221)内固定有第一吸音棉(224)、第二吸音棉(2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侧面粘接的聚酯纤维棉板(200)、位于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吸音板(300)、位于所述吸音板(300)远离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一侧的隔音板(400)、位于所述隔音板(400)远离所述吸音板(300)一侧的第二基板(500),所述吸音板(300)与所述隔音板(40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30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400)与所述第二基板(50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粘接固定;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向靠近所述隔音板(400)的一侧面凸设形成有多个挡板组(210),各所述挡板组(210)均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挡板(211)、第二挡板(212),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组(210)中,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一挡板(211)与另一个所述挡板组(210)的所述第二挡板(212)相邻,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211)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212)的端部凸设形成水平的第三挡板(213),各所述第三挡板(213)靠近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的一侧面凹陷形成弧形,在每个所述挡板组(210)中,所述聚酯纤维棉板(200)在所述第一挡板(211)、所述第二挡板(21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矩形通孔(214),各所述矩形通孔(214)的一侧面为倾斜面(202),靠近所述第一挡板(211)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挡板(211)的倾斜方向平行,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12)一侧的所述倾斜面(20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212)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吸音板(300)与每个所述挡板组(210)的两个所述第三挡板(213)之间分别通过消音管(221)固定,各所述消音管(2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22)远离所述聚酯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存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丰国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