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式鞋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44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鞋扣,包括凸扣和凹扣,凸扣与凹扣相对应;其中,凸扣的一端为T型凸块结构,凸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带槽和第一穿带腔,第一穿带槽延伸至第一穿带腔,并且第一穿带槽与第一穿带腔连通;凸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一穿带腔、第一穿带槽与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凹扣的一端为T型凹槽结构,凹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穿带槽和第二穿带腔,第二穿带槽延伸至第二穿带腔,并且第二穿带槽与第二穿带腔连通;凹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二穿带腔、第二穿带槽与另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T型凸块结构与T型凹槽结构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方便解系,而且能够避免鞋带松动情况。

A convenient shoe bu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鞋扣
本技术涉及鞋扣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捷式鞋扣。
技术介绍
鞋带,顾名思义是一根带子。其用于绑住鞋子内、外帮面,装饰帮面,调节鞋子松紧度,保证脚踝安全性等,广泛应用于各类运动鞋、休闲鞋、正装皮鞋。但是,传统的系鞋带的鞋子,使用的鞋带冗长,系起来繁杂费时,不容易系牢,易松散,在人行走时会造成踩住跌倒的危险。因此,提供一种方便解系及不易松动的便捷式鞋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式鞋扣,不仅方便解系,而且能够避免鞋带松动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鞋扣,包括凸扣和凹扣,所述凸扣与所述凹扣相对应;其中,所述凸扣的一端为T型凸块结构,所述凸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带槽和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所述第一穿带腔连通;所述凸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凹扣的一端为T型凹槽结构,所述凹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穿带槽和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二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所述第二穿带腔连通;所述凹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另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T型凸块结构与所述T型凹槽结构滑动连接。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凸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一穿带腔、第一穿带槽固定在鞋口一侧,将凹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二穿带腔、第二穿带槽固定在鞋口另一侧,T型凸块结构与T型凹槽结构上下扣合或错开,即完成鞋扣的系劳和松解,过程方便快捷,且不易产生松动。进一步的,所述T型凸块结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凸块结构对称分布,同时所述第一穿带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穿带腔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T型凹槽结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凹槽结构对称分布,同时所述第二穿带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穿带腔对称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将T型凸块结构、T型凹槽结构设置为两个且对称,使T型凸块结构与T型凹槽结构连接更稳固可靠,将第一穿带腔、第二穿带腔设置为两个且对称,使凸扣、凹扣与两侧鞋口的连接更稳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带槽和所述第二穿带槽均设置为4个,4个所述第一穿带槽之间相互对称分布,4个所述第二穿带槽之间相互对称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穿带槽、第二穿带槽,便于弹性带的穿设和固定,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穿带槽、第二穿带槽,使凸扣、凹扣与鞋口的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所述T型凸块结构之间开设有第一U型孔,所述T型凹槽结构之间开设有第二U型孔,所述第一U型孔与所述第二U型孔相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U型孔和第二U型孔的设计,便于用户对T型凸块结构与T型凹槽结构的上下扣合进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凸扣和所述凹扣的高度均为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0mm厚度的凸扣和凹扣,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扣合,同时不影响美观。进一步的,所述凸扣和所述凹扣均为塑料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保证凸扣与凹扣的连接,并且,结合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凸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凹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凸扣,2-凹扣,11-T型凸块结构,12-第一穿带槽,13-第一穿带腔,21-T型凹槽结构,22-第二穿带槽,23-第二穿带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鞋扣,包括凸扣1和凹扣2,凸扣1与凹扣2相对应;其中,凸扣1的一端为T型凸块结构11,凸扣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带槽12和第一穿带腔13,第一穿带槽12延伸至第一穿带腔13,并且第一穿带槽12与第一穿带腔13连通;凸扣1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一穿带腔13、第一穿带槽12与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凹扣2的一端为T型凹槽结构21,凹扣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穿带槽22和第二穿带腔23,第二穿带槽22延伸至第二穿带腔23,并且第二穿带槽22与第二穿带腔23连通;凹扣2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二穿带腔23、第二穿带槽22与另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T型凸块结构11与T型凹槽结构21滑动连接。将凸扣1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一穿带腔13、第一穿带槽12固定在鞋口一侧,将凹扣2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第二穿带腔23、第二穿带槽22固定在鞋口另一侧,T型凸块结构11与T型凹槽结构21上下扣合或错开,即完成鞋扣的系劳和松解,过程方便快捷,且不易产生松动。具体的,T型凸块结构11设置为两个,两个T型凸块结构11对称分布,同时第一穿带腔13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穿带腔13对称分布。具体的,T型凹槽结构21设置为两个,两个T型凹槽结构21对称分布,同时第二穿带腔23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穿带腔23对称分布。具体的,第一穿带槽12和第二穿带槽22均设置为4个,4个第一穿带槽12之间相互对称分布,4个第二穿带槽22之间相互对称分布。具体的,T型凸块结构11之间开设有第一U型孔,T型凹槽结构21之间开设有第二U型孔,第一U型孔与第二U型孔相对应。具体的,凸扣1和凹扣2的高度均为10mm。具体的,凸扣1和凹扣2均为塑料材质。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鞋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扣和凹扣,所述凸扣与所述凹扣相对应;其中,所述凸扣的一端为T型凸块结构,所述凸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带槽和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所述第一穿带腔连通;所述凸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凹扣的一端为T型凹槽结构,所述凹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穿带槽和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二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所述第二穿带腔连通;所述凹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另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T型凸块结构与所述T型凹槽结构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鞋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扣和凹扣,所述凸扣与所述凹扣相对应;其中,所述凸扣的一端为T型凸块结构,所述凸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带槽和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所述第一穿带腔连通;所述凸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一穿带腔、所述第一穿带槽与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凹扣的一端为T型凹槽结构,所述凹扣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穿带槽和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延伸至所述第二穿带腔,并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所述第二穿带腔连通;所述凹扣通过弹性带顺序穿过所述第二穿带腔、所述第二穿带槽与另一侧鞋口固定为一体;所述T型凸块结构与所述T型凹槽结构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鞋扣,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凸块结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凸块结构对称分布,同时所述第一穿带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王杰于星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