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嘉琼专利>正文

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36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包含有一第一传动部,具有一柱状端体,一凹孔状之第一传动端,凹设于该端体柱轴一端上,一内径小于该第一传动端之轴孔自该端部柱轴另端往内延伸,并与该第一传动端相连通;一第二传动部,具有一柱状基体,与该端体同轴对应,并以一端相向于该端体柱轴之另端;以及一连动部;一卡部,具有若干弧形凹槽,若干弧形卡槽,分设于该轴孔之孔壁上,并各自与一凹槽相连通,若干卡珠,分别容设于各该凹槽中;藉此,当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凹槽与卡槽中,使该端体及该连动部间彼此连动,而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使该端体与该连动部间的连动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传动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于所申请的中国第200610065651.4号专利技术专利中,揭露有一种具扭力 限制保护构造的传动件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在该前案中,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同轴设 置的两彼此分离传动部间设置可彼此卡掣与分离的两卡部构件,并使其中一卡部与 一传动部间定位相接,另一卡部与另一传动部彼此滑接,再通过适当的弹性元件使 两卡部彼此间弹性卡接,以通过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以限制两传动部间可通过各该卡 部传递扭力的限值,从而达到所需的扭力限制保护效果。而在相同的考量与持续的研究下,专利技术人又完成另一具有与该专利前案相同效 果的
技术实现思路
,其技术原理虽与该专利技术专利前案相同,技术手段上亦属相近,惟在 具体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上则有不易为该专利技术专利前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可涵盖之处,为能完 整保护研发的成果,遂再以本案提出专利的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其至少 可在一特定的转动方向上限制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扭力值,以达到保护的功 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包含了有 一第一传动部,具有一柱状端体, 一凹孔状的第一传动端,凹设于该端体柱轴一端 上, 一内径小于该第一传动端的轴孔自该端部柱轴另端往内延伸,并与该第一传动 端相连通; 一第二传动部,具有一柱状基体,与该端体同轴对应,并以一端相向于 该端体柱轴的另端; 一预定长度的连动部,以长轴一端的预定部位与该基体同轴固 接,另端则位于该端体内部且与该端体间彼此相互分离; 一卡部,具有若干弧形凹 槽,分设于该连动部长轴另端的预定部位上并与该轴孔相连通,若干弧形卡槽,分 设于该轴孔的孔壁上,并各9与一凹槽相连通,若干卡珠,分别容设于各该凹槽中, 并穿经对应的卡槽而以一部伸出于该端体另端端面外,且可分别于一卡掣及一释放 位置间移动; 一弹性部,以弹力拘束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藉此,当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凹槽与卡槽中,用以使该端体及该连动 部间彼此连动,以使各该第一、第二传动部彼此连动,而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 各该卡珠则沿该轴孔的轴向沿远离该凹槽的方向位移至脱离对应的凹槽,以使该端体与该连动部间的连动断开D以下,兹举本专利技术四较佳实施例并分别配合图式作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显示在正转状态下,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显示在正转状 态下,各该卡珠位于该释放位置上。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显示在逆转状 态下,各该卡珠受卡制位于该卡掣位置上。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套筒及其类 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10,由一第一传动部20、 一第二传动部30、 一连动部40、 一卡部50以及一弹性部60所组成。该第一传动部20具有一柱状端体21, 一方形凹孔状的第一传动端22凹设于 该端体21柱轴一端上, 一轴孔23自该端体21柱轴另端沿该端体21柱轴同轴往内 延伸并与该第一传动端22相连通;其中,该轴孔23自该端体21柱轴另端往内依 序区隔成一小孔径区231、 一环形挡面232以及一与该第一传动端连通的大孔径区 233,且该大孔径区233的孔径并小于该第一传动端22的最小内径。该第二传动部30具有一柱形基体31,同轴位于该端体21另端方向上, 一容 孔32自该端体31柱轴一端往内凹设适当的深度, 一六边形凹孔状的第二传动端 33凹设于该基体31柱轴另端上, 一呈非圆形的四边形卡孔(图上未示)沿该基体31 的柱轴设于该基体31内部,并连通该容孔32与该第二传动端33。该连动部40具有一适当长度的杆体41,同轴穿伸于该容孔32中, 一端穿经 该轴孔22,另端则穿经该卡孔, 一圆块状端块42同轴固设于该杆体41 一端上,容设于该大孔径区233中,而以一侧块面421贴接于该挡面232上,使该连动部 40与该端体21间仅存在面接触的彼此分离状态,其中,该杆体41的另端则由外 而内依序设有一螺杆段411与一卡杆段412,该螺杆段411伸出位于该第二传动端 33中而通过螺帽43与垫圈螺接固定,该卡杆段412则具有与该卡孔对应互补的形 状,彼此并同轴穿套相互卡接,用以使该杆体41与该基体31彼此间呈一体作动。该卡部50具有若干弧形的容珠凹槽51,等分地分别凹设于该端块42的块面 421上,若干弧形卡槽52则分别凹设于该轴孔22的小孔径区221孔壁上,并各自 与一凹槽51对应连通,若干卡珠53分别容设于对应的一凹槽51及一卡槽52中, 并以一部伸出该端体21另端端面外,且可分别于一卡掣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移动, 当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各该卡珠53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容珠凹槽51与卡槽52 中,用以于该端体21与该端块42彼此间可通过各该卡珠53呈连动状态,而当位 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各该卡珠53则脱离对应的凹槽51而沿该轴孔22孔轴往外移 动,使突伸于该端体21另端外的一部的比例增加,据以使该端块42与该端体21 间失去各该卡珠53的连结,而互不相连动。该弹性部60具有一环形压体61,同轴穿套于该杆体41上,并以一侧环面抵 压于各该卡珠53伸出该端体21的一部上,由若干盘形垫圈621组成的弹性体62, 同轴穿套于该杆体41上,容纳于该容孔32中并介于该压体61与该容孔32孔轴一 端受封闭的孔壁间,用以提供弹力经由该压体61,以弹性地维持各该卡珠53位于 该卡掣位置上。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当以外力施加于该第一传动部20使之旋转作动时,在 所施加的扭力值在适当范围内时,该弹性体62的弹力仍可维持各该卡珠53位于该 卡掣位置上,而可经由该卡部50透过该连动部40带动该第二传动部30同步地进 行旋转作动,惟当施加外力的扭力值超过额定值时,将迫压该弹性体62而允许各 该卡珠53位移至该释放位置上,此际,该卡部50即释放该端体21与该端块42间 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该端体21的转动无法带动该连动部40同步运动,致使该第 二传动部30同时失去作动之力,如此-一来,即可通过该弹性体62所能提供的弹力 值的设定来控制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扭力限制值。另外,在套筒及其类似物的应用范畴中,存在着正转及逆转状态下具有不同使 用需求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 一般在正转状态下,套筒或系用以旋紧螺栓,是以 必需具有适当的扭力限制以避免过大扭力造成损坏,但在逆转状态下则系旋松取下 螺栓、螺帽,此时即无须具有扭力限制的必要,而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即以使各该 卡槽52两侧相向槽壁具有不同的斜率以完成之,具体而言,使各该卡槽52于该端 体21于顺时针转动方向下与对应卡珠53卡接的一侧槽壁521呈平行于该轴孔22 的孔轴或自该端体21 —端往另端方向槽径渐增的推拔斜面,用以使对应的卡珠53易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及其类似物品的传动限制机构,包含有:一第一传动部,具有一柱状端体,一凹孔状的第一传动端,凹设于该端体柱轴一端上,一预定内径的轴孔自该端部柱轴另端往内延伸,并与该第一传动端相连通;一第二传动部,具有一柱状基体,与该端体 同轴对应,并以一端相向于该端体柱轴的另端;一预定长度的连动部,以长轴一端的预定部位与该基体同轴固接,另端则位于该端体内部且与该端体间彼此相互分离;一卡部,具有若干弧形凹槽,分设于该连动部长轴另端的预定部位上并与该轴孔相连通, 若干弧形卡槽,分设于该轴孔的孔壁上,并各自与一凹槽相连通,若干卡珠,分别容设于各该凹槽中,并穿经对应的卡槽而以一部伸出于该端体另端端面外,且可分别于一卡掣及一释放位置间移动;一弹性部,以弹力拘束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藉此 ,当各该卡珠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凹槽与卡槽中,用以使该端体及该连动部间彼此连动,以使各该第一、第二传动部彼此连动,而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各该卡珠则沿该轴孔的轴向沿远离该凹槽的方向位移至脱离对应的凹槽,以使该端体与该连动部间的连动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嘉琼
申请(专利权)人:庄嘉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