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及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35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及犁车,属于农具领域,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包括支架、犁刀、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犁刀包括连接部和切割部,连接部呈弧形,连接部的一端安装于支架,切割部安装于连接部的另一端,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分别安装于支架,第一镇压轮位于犁刀和第二镇压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将犁刀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较大的犁刀刀头设计,对深层的板结土壤撬动破开作用明显,被破开的土壤会保留原有土层结构,且会留下很多利于空气进入的空隙,再结合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的破碎和碾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光滑的切面,从而让空气能够自由进入土壤内,避免土壤土质受到严重破坏。

A Conservation Tillage Subsoiling Plough and Plough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及犁车
本技术涉及农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及犁车。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铧犁等农具,一般都配有较大光滑切削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土壤表面发亮、抛光,空气无法进入土块里面,翻入土地的有机质,也无法接触空气进行有效的转化,而且因为须要配套使用重型机械,造成过度地压实土地,使雨水或作物浇灌时无法渗透至土壤底层,从而使土壤保水性、耐旱性及抗涝性变差;而旋耕机、微耕机、开沟机等高速耕作机械的使用,使土壤失去结构并呈粉末状,在大水淹灌后,土壤即刻板结,另外中常规农业中翻入绿肥时采用巨大沉重的圆盘耙或其它重型机械,导致厚重的绿肥物质被大团埋入土壤之下,造成缺氧霉变,然后成为粘热的一团,从而毒害土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及犁车,以改善现有的农具在耕地时容易破坏土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包括支架、犁刀、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所述犁刀包括连接部和切割部,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切割部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所述第一镇压轮和所述第二镇压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镇压轮位于所述犁刀和所述第二镇压轮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将犁刀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连接部的弯曲度较为平缓均匀,安装角度相对倾斜,较大的犁刀刀头设计,对深层的板结土壤撬动破开作用明显,被破开的土壤不会翻出地面,而是随刀体破开后向后滑落,保留原有土层结构,且会留下很多利于空气进入的空隙,再结合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的破碎和碾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光滑的切面,从而让空气能够自由进入土壤内,避免土壤土质受到严重破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安全释放槽,所述安全释放槽沿所述连接部的弯曲方向弯曲,所述安全释放槽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切割部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卡接于所述安全释放槽内,且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所述安全释放槽相对于所述固定螺栓滑动。利用安全释放槽,可以将犁刀收起,从而对切割部形成保护。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固定螺栓间隔设置,且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安全释放槽内。利用卡块和固定螺栓的配合,可以让犁刀在收起或者放下时,可以沿安全释放槽呈弧线运动,这样可以让犁刀能更快的进入可被保护的范围,且犁刀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小,保护性耕作深松犁整体的体积也就较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螺纹孔,当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安全释放槽远离所述切割部的一端时,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同轴,所述连接部通过安全螺丝于所述支架固定。当遇到地下坚硬障碍物时,安全螺丝会瞬间切断,犁刀与支架之间有活动间隙。安全螺丝切断后,犁刀会瞬间沿滑槽向上移动保护支架及后部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不受损害。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部包括连接块和切割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切割块安装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所述切割块包括一个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轴心线平行。这种切割方式能够尽量减小将土壤表面切割的较为光滑的可能性,且这种切割方式可以增加土壤切割后的空隙。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块的横截面呈梯形,且所述切割块宽度较小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这样可以减小切割部的工作阻力,能够快速的撬动土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镇压轮上设置有第一钢齿,所述第一钢齿呈弧形,且当所述第一镇压轮的顶部朝向所述犁刀转动时,所述第一钢齿的内侧朝向所述犁刀;所述第二镇压轮上设置有第二钢齿,所述第二钢齿呈弧形,且当所述第二镇压轮的顶部朝向所述犁刀转动时,所述第二钢齿的外侧朝向所述犁刀。撬动板结土壤,第一镇压轮上的第一钢齿切割破碎较大土块,通过钢轴碾压成为中等大小土块;第二镇压轮上的第二钢齿进行二次破碎和钢轴碾压,使表层土壤成为粗糙的密实状态,利于较大种子播种。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齿与所述第二钢齿错开设置。这样可以让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第一钢齿刀尖向前排列,破碎能力强;第二钢齿刀尖向后排列,平整土地效果明显,不易带起土块飞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犁刀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犁刀排布呈两排,两个所述犁刀沿所述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的连接线间隔设置。利用多个犁刀可以增加犁地的效率,同时可以增强犁地的效果。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犁车,包括牵引装置和如上所述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牵引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犁车包括上述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这种犁车在进行犁地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光滑的切面,从而让空气能够自由进入土壤内,避免土壤土质受到严重破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将犁刀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连接部的弯曲度较为平缓均匀,安装角度相对倾斜,较大的犁刀刀头设计,对深层的板结土壤撬动破开作用明显,被破开的土壤不会翻出地面,而是随刀体破开后向后滑落,保留原有土层结构,且会留下很多利于空气进入的空隙,再结合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的破碎和碾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光滑的切面,从而让空气能够自由进入土壤内,避免土壤土质受到严重破坏,深松、整地、播种、回填镇压4项功能联合作业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及能源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在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在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犁刀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镇压轮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镇压轮的示意图。图中:101-支架;102-犁刀;103-第一镇压轮;104-第二镇压轮;105-连接部;106-切割部;107-安全释放槽;108-通孔;109-第一钢齿;110-第二钢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提供了,包括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犁刀、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所述犁刀包括连接部和切割部,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切割部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所述第一镇压轮和所述第二镇压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镇压轮位于所述犁刀和所述第二镇压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犁刀、第一镇压轮和第二镇压轮,所述犁刀包括连接部和切割部,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切割部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所述第一镇压轮和所述第二镇压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镇压轮位于所述犁刀和所述第二镇压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安全释放槽,所述安全释放槽沿所述连接部的弯曲方向弯曲,所述安全释放槽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切割部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卡接于所述安全释放槽内,且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所述安全释放槽相对于所述固定螺栓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固定螺栓间隔设置,且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安全释放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性耕作深松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螺纹孔,当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安全释放槽远离所述切割部的一端时,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同轴,所述连接部通过安全螺丝于所述支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性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活力农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