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76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包括星形耙组(1)、轧滚(2)、机架(3)和平地装置(4);星形耙组(1)包括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轧滚(2)包括轧滚横梁(21)、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23)、隔板(24)、齿板(25)、刀齿(26)、第二花型法兰盘(116)、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平地装置(4)包括调平框(40)、调平液压缸(41)、升降调节液压缸(42)、俯仰角调节液压缸(43)、直角梁(44)、横梁(45)、平地板(46)、单片机(47)、传感器(48)和电磁阀(49);该平地机的平地装置能够自动调平,提高了地表平整度,减轻了作业时人工调节的压力。

A Self-leveling Unpowered Beating Leve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
技术介绍
水稻插秧前搅浆整地作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秧苗移栽质量、田间管理、水稻后续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北方一熟稻区传统的水田春季整地包括翻耕、旋耕、耙地和耢平等,一般在插秧前要进行动力驱动搅浆作业,但水稻区秸秆量大且气温低,秸秆腐烂较慢,在春季放水搅浆后易漂浮在水面或堆积在地头,影响插秧机正常工作。目前使用的水田搅浆机对根茬和秸秆掩埋不实,机器作业后需要人工将漂浮秸秆捞出,耽误农时,增加人力成本;多次打浆整地,动力消耗大,使土壤过于细碎,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后期更易板结,通气性差;而且浆层过厚,水稻根系在厌氧环境中,不利于生长且易倒伏;沉浆时间长,田间蒸发渗漏增加,浪费水资源;其平地装置在作业时易倾斜,影响平地质量,且其作业深度和作业压力需要人工调节。因此,研究一种可同时完成起浆、压茬且能实现自动调平作业的水田秸秆还田打浆平地机,对于北方一熟水稻区春季耕整地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其一次作业可完成碎土起浆、压草埋茬、平整地表,且其平地装置能实现自动调平,有利于秸秆还田、减少机器下地次数、提高地表平整度、保证插秧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包括星形耙组1、轧滚2、机架3和平地装置4;机架3包括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调平框连接架33、调平框后挡架34和两侧梁39;所述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和两侧梁39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为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长方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固接在机架后梁32后方,与机架后梁32具有一定间隙;调平框后挡架34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下横梁的后方;液压缸连接杆35和元件支撑板36分别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上横梁的左右两侧;星形耙组1包括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左星形耙组11包括第一左星形耙片11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其中,耙片轴114上均匀布置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耙片轴114两端设有耙组轴承座113,耙组轴承座113的上端与耙组横梁112下端固接;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连接;所述耙片轴114上设有八个第一左星形耙片111,第一左星形耙片111按螺旋线排列安装;右星形耙组12包括第一右星形耙片12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右星形耙组12的结构与左星形耙组11相同;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组横梁112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侧梁39的前端下方,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片对称安装,其上布置的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右星形耙片121的耙片偏向不同;轧滚2包括轧滚横梁21、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23、隔板24、齿板25、刀齿26、第二花型法兰盘116、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两端固接第二花型法兰盘116,并分别连接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上等距离设置多个隔板24;所述齿板25包括左斜齿板和右斜齿板,其中,三个左斜齿板组成一个左斜齿板组,三个右斜齿板组成一个右斜齿板组;相邻两隔板24间固接一个左斜齿板组或右斜齿板组;轧滚轴23上的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交替布置,每个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中的三个齿板25错开固接;每个齿板25上都设有多个刀齿26,刀齿26直立固接在齿板25外表面上,且与齿板25的长斜边垂直;轧滚轴23两侧设有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承座22上端与轧滚横梁21下端固接;轧滚横梁21上端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侧梁39的后端下方;平地装置4包括调平框40、调平液压缸41、升降调节液压缸42、俯仰角调节液压缸43、直角梁44、横梁45、平地板46、单片机47、传感器48和电磁阀49;调平框40为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的长方形框架结构,调平框40竖直布置;调平框40的上边框中部与调平框连接架33铰接;直角梁44包括上部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四个直角梁44的上部水平部分的前端端头通过挂耳和销轴分别与调平框40铰接,其中,两个直角梁44设置在调平框40的下边框的两侧端,另两个直角梁44布置在调平框40的下边框的中部;四个直角梁44的竖直部分的下端端头通过挂耳和销轴与平地板46铰接;横梁45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直角梁44的上部水平部分的后部固接,横梁45与调平框40平行;升降调节液压缸42包括缸体和活塞杆,两个升降调节液压缸42的缸体端与调平框40的上边框的两侧端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活塞杆端与横梁45的两端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俯仰角调节液压缸43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端与中部的两个直角梁44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活塞杆端与平地板46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传感器48固定在调平框40上,单片机47和电磁阀49固定在元件支撑板36上;调平液压缸41包括缸体和活塞杆,调平液压缸41的缸体端与液压缸连接杆35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调平液压缸41的活塞杆端与调平框40的上边框一侧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还包括悬挂装置5;其中,悬挂装置5包括三点悬挂装置51、弹簧52、弹簧拉杆53和悬挂架54;其中,机架前梁31和机架后梁3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对称固接有两个环扣37;机架前梁31和机架后梁32的上表面中央分别固接有一个三角形铰接板38;悬挂架54的前后下横梁上都设有倒三角铰接装置55,通过销轴与两个三角形铰接板38实现两点铰接;悬挂架54上部的三点悬挂装置51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连接;弹簧拉杆53的上端设有螺纹,与悬挂架54的前后下横梁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弹簧拉杆53的下端设有连接孔;四个弹簧52的下端分别穿过环扣37,上端通过弹簧拉杆53的连接孔固定。所述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中,相邻耙片之间安装角度差为15°。所述隔板24优选为正六边形。调平框后挡架34具有一容纳空间,用来容纳并支撑调平框4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其一次作业可完成碎土起浆、压草埋茬、平整地表,减少机器下地次数;2)本技术的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采用星形耙片和带齿板与刀齿的轧滚,切土和碎土能力较强且具有埋茬作用,提高了机具作业效果,减少水面漂浮的秸秆,保证插秧机的作业质量;3)本技术的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的平地装置能够自动调平,提高了地表平整度,减轻了作业时人工调节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的后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星形耙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轧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机架3和平地装置4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星形耙组2轧滚3机架4平地装置5悬挂装置6“U”形螺栓7固定板11左星形耙组12右星形耙组21轧滚横梁22轧滚轴承座23轧滚轴24隔板25齿板26刀齿31机架前梁32机架后梁33调平框连接架34调平框后挡架35液压缸连接杆36元件支撑板37环扣38三角形铰接板39侧梁40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星形耙组(1)、轧滚(2)、机架(3)和平地装置(4);机架(3)包括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调平框连接架(33)、调平框后挡架(34)和两侧梁(39);所述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和两侧梁(39)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为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长方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固接在机架后梁(32)后方,与机架后梁(32)具有一定间隙;调平框后挡架(34)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下横梁的后方;液压缸连接杆(35)和元件支撑板(36)分别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上横梁的左右两侧;星形耙组(1)包括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左星形耙组(11)包括第一左星形耙片(11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其中,耙片轴(114)上均匀布置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耙片轴(114)两端设有耙组轴承座(113),耙组轴承座(113)的上端与耙组横梁(112)下端固接;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连接;所述耙片轴(114)上设有八个第一左星形耙片(111),第一左星形耙片(111)按螺旋线排列安装;右星形耙组(12)包括第一右星形耙片(12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右星形耙组(12)的结构与左星形耙组(11)相同;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组横梁(112)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侧梁(39)的前端下方,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片对称安装,其上布置的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右星形耙片(121)的耙片偏向不同;轧滚(2)包括轧滚横梁(21)、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23)、隔板(24)、齿板(25)、刀齿(26)、第二花型法兰盘(116)、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两端固接第二花型法兰盘(116),并分别连接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上等距离设置多个隔板(24);所述齿板(25)包括左斜齿板和右斜齿板,其中,三个左斜齿板组成一个左斜齿板组,三个右斜齿板组成一个右斜齿板组;相邻两隔板(24)间固接一个左斜齿板组或右斜齿板组;轧滚轴(23)上的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交替布置,每个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中的三个齿板(25)错开固接;每个齿板(25)上都设有多个刀齿(26),刀齿(26)直立固接在齿板(25)外表面上,且与齿板(25)的长斜边垂直;轧滚轴(23)两侧设有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承座(22)上端与轧滚横梁(21)下端固接;轧滚横梁(21)上端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侧梁(39)的后端下方;平地装置(4)包括调平框(40)、调平液压缸(41)、升降调节液压缸(42)、俯仰角调节液压缸(43)、直角梁(44)、横梁(45)、平地板(46)、单片机(47)、传感器(48)和电磁阀(49);调平框(40)为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的长方形框架结构,调平框(40)竖直布置;调平框(40)的上边框中部与调平框连接架(33)铰接;直角梁(44)包括上部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四个直角梁(44)的上部水平部分的前端端头通过挂耳和销轴分别与调平框(40)铰接,其中,两个直角梁(44)设置在调平框(40)的下边框的两侧端,另两个直角梁(44)布置在调平框(40)的下边框的中部;四个直角梁(44)的竖直部分的下端端头通过挂耳和销轴与平地板(46)铰接;横梁(45)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直角梁(44)的上部水平部分的后部固接,横梁(45)与调平框(40)平行;升降调节液压缸(42)包括缸体和活塞杆,两个升降调节液压缸(42)的缸体端与调平框(40)的上边框的两侧端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活塞杆端与横梁(45)的两端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俯仰角调节液压缸(43)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端与中部的两个直角梁(44)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活塞杆端与平地板(46)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传感器(48)固定在调平框(40)上,单片机(47)和电磁阀(49)固定在元件支撑板(36)上;调平液压缸(41)包括缸体和活塞杆,调平液压缸(41)的缸体端与液压缸连接杆(35)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调平液压缸(41)的活塞杆端与调平框(40)的上边框一侧通过挂耳和销轴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平式无动力打浆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星形耙组(1)、轧滚(2)、机架(3)和平地装置(4);机架(3)包括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调平框连接架(33)、调平框后挡架(34)和两侧梁(39);所述机架前梁(31)、机架后梁(32)和两侧梁(39)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为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长方形框架结构;调平框连接架(33)固接在机架后梁(32)后方,与机架后梁(32)具有一定间隙;调平框后挡架(34)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下横梁的后方;液压缸连接杆(35)和元件支撑板(36)分别固接在调平框连接架(33)的上横梁的左右两侧;星形耙组(1)包括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左星形耙组(11)包括第一左星形耙片(11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其中,耙片轴(114)上均匀布置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耙片轴(114)两端设有耙组轴承座(113),耙组轴承座(113)的上端与耙组横梁(112)下端固接;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花型法兰盘(115)连接;所述耙片轴(114)上设有八个第一左星形耙片(111),第一左星形耙片(111)按螺旋线排列安装;右星形耙组(12)包括第一右星形耙片(121)、耙组横梁(112)、耙组轴承座(113)、耙片轴(114)和第一花型法兰盘(115);右星形耙组(12)的结构与左星形耙组(11)相同;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组横梁(112)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侧梁(39)的前端下方,左星形耙组(11)和右星形耙组(12)的耙片对称安装,其上布置的第一左星形耙片(111)与第一右星形耙片(121)的耙片偏向不同;轧滚(2)包括轧滚横梁(21)、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23)、隔板(24)、齿板(25)、刀齿(26)、第二花型法兰盘(116)、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两端固接第二花型法兰盘(116),并分别连接第二左星形耙片(117)和第二右星形耙片(118);轧滚轴(23)上等距离设置多个隔板(24);所述齿板(25)包括左斜齿板和右斜齿板,其中,三个左斜齿板组成一个左斜齿板组,三个右斜齿板组成一个右斜齿板组;相邻两隔板(24)间固接一个左斜齿板组或右斜齿板组;轧滚轴(23)上的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交替布置,每个左斜齿板组和右斜齿板组中的三个齿板(25)错开固接;每个齿板(25)上都设有多个刀齿(26),刀齿(26)直立固接在齿板(25)外表面上,且与齿板(25)的长斜边垂直;轧滚轴(23)两侧设有轧滚轴承座(22),轧滚轴承座(22)上端与轧滚横梁(21)下端固接;轧滚横梁(21)上端通过两组“U”形螺栓(6)和固定板(7)对称固定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燕谭丁炀李洪文何进王庆杰卢彩云孙妮娜王将张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