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34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0‑75份、填料占7‑10份、相容剂占8‑15份、分散剂占0.8‑1份、抗氧化剂占5‑8份、稳定剂占0.5‑1份;制备上述复合材料的方法为首先,称取利用双辊开炼机将填料混炼,出料,并用破碎机破碎待用;然后上述待用混炼后的填料与其他原料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颗粒即为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强度高、耐磨性好、自润滑性好、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好。

A kind of polyamide centralizer 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品种中占主导地位为尼龙66,尼龙66具有强度高、耐磨、耐溶剂、自润滑性好和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是用途比较广泛的工程塑料之一。但也存在吸水率高,热变形温度低,模量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通常采用填充改性的方法来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和提高刚度,如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岭土、滑石等无机物填充尼龙66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模量、耐热性,但同时导致了材料强度特别是冲击韧性下降,而且由于无机物的填充量很大,使得复合材料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由于用于生产注塑成型石油抽油杆扶正器材料不但要满足耐磨、耐温、抗拉伸、冲击性好,而且要求条件更高更严格,如在高温下持续保持高效润滑,因此如何使用尼龙66等材料来制作出具有很高的综合性能、抗耐磨、高温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能的材料是目前本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根据现有技术加以改进,而提供一种不但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润滑性好、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好,还具有在高温下持续保持高效润滑、耐磨性、高温抗氧化和热稳定性能的石油抽油杆扶正器材料。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0-75份、填料占7-10份、相容剂占8-15份、分散剂占0.8-1份、抗氧化剂占5-8份、稳定剂占0.5-1份;所述的填料由重量比为20:5-3:2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所述的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经烘干、粉碎后与浆状硅藻土重量0.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并在40-50oC下加热制成;所述相容剂为POE,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2.5:1的168与1010混合而成;所述的分散剂为silok-7160。进一步,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6与聚酰胺6混合而成,二者重量比1.5:1混合而成。进一步,所述填料中还含有硅酮粉,其重量为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15-0.18。进一步,所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还含有5-8份的无机矿物,所述的无机矿物按重量比,由10-13份高岭土、5-8份蒙脱石粘土和3-5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混合而成,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2-3%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氢氧化钙、氯化钾和KH550按照重量比2-3: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进一步,所述的填料中还含有重量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05-0.08的高锰酸钾。进一步,制备上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方法为按上述比例要求,首先,称取利用双辊开炼机将填料混炼,出料,并用破碎机破碎待用;然后上述待用混炼后的填料与其他原料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挤出机工作转速220-500转/分,温度200-300℃,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的颗粒复合料即为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中填料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三种组分一方面起到废物二次利用,另一方面对聚酰胺基体起到增韧、增强作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在聚酰胺基体中形成类似“海岛”结构,提高聚酰胺基体韧性,玻璃纤维和增强粉分别从三维和二维结构提高聚酰胺强度,再者,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加热制成,一方面利用氢氧化钠强碱性提高硅藻泥与聚酰胺基体的相容性和结合强度,另一方面利用硅藻泥粒子特性,提高聚酰胺的物理特性;此外,填料还可以加入少量硅酮粉,一方面能够改善填料和无机矿物在聚酰胺基体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扶正器外观质量,同时降低扶正器摩擦系数,进而提高扶正器表面的耐磨性。再者,填料中还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利用高锰酸钾强氧化性提高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与聚酰胺基体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强度高、耐磨性好、自润滑性好、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好,还具有在190℃高温下持续保持高效润滑、耐磨性、高温抗氧化的特点,热稳定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原料或者是从市面上能够购买得到。实施例1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0份、填料占7份、相容剂占8份、分散剂占0.8份、抗氧化剂占5份、稳定剂占0.5份;所述的填料由重量比为20:5:2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所述的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经烘干、粉碎后与浆状硅藻土重量0.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并在45℃下加热制成;所述相容剂为POE,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2.5:1的168与1010混合而成;所述的分散剂为silok-7160;所述稳定剂为PolyADHS-02。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6与聚酰胺6混合而成,二者重量比1.5:1混合而成。所述填料中还含有硅酮粉,其重量为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15-0.18。所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还含有5份的无机矿物,所述的无机矿物按重量比,由10份高岭土、5份蒙脱石粘土和3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混合而成,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2%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氢氧化钙、氯化钾和KH550按照重量比2: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填料中还含有重量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05的高锰酸钾。制备上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方法为按上述比例要求,首先,称取利用双辊开炼机将填料混炼,出料,并用破碎机破碎待用;然后上述待用混炼后的填料与其他原料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挤出机工作转速380转/分,温度260℃,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的颗粒复合料即为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实施例2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3份、填料占8份、相容剂占12份、分散剂占0.9份、抗氧化剂占7份、稳定剂占0.8份;所述的填料由重量比为20:4:2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所述的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经烘干、粉碎后与浆状硅藻土重量0.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并在45℃下加热制成;所述相容剂为POE,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2.5:1的168与1010混合而成;所述的分散剂为silok-7160;所述稳定剂为PolyADHS-02。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6与聚酰胺6混合而成,二者重量比1.5:1混合而成。所述填料中还含有硅酮粉,其重量为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15-0.18。所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还含有6份的无机矿物,所述的无机矿物按重量比,由12份高岭土、57份蒙脱石粘土和34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混合而成,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2%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氢氧化钙、氯化钾和KH550按照重量比2:2:1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填料中还含有重量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06的高锰酸钾。进一步,制备上述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方法为按上述比例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0‑75份、填料占7‑10份、相容剂占8‑15份、分散剂占0.8‑1份、抗氧化剂占5‑8份、稳定剂占0.5‑1份;所述的填料由重量比为20:5‑3:2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所述的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经烘干、粉碎后与浆状硅藻土重量0.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并在4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基体、填料、相容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制成,按重量比,聚酰胺基体占70-75份、填料占7-10份、相容剂占8-15份、分散剂占0.8-1份、抗氧化剂占5-8份、稳定剂占0.5-1份;所述的填料由重量比为20:5-3:2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玻璃纤维和增强粉组成,所述的增强粉是由浆状硅藻泥经烘干、粉碎后与浆状硅藻土重量0.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并在40-50oC下加热制成;所述相容剂为POE,所述抗氧化剂为质量比为2.5:1的168与1010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由聚酰胺66与聚酰胺6混合而成,二者重量比为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填料中还含有硅酮粉,其重量为相对于聚乙烯或聚丙烯废料重量的0.15-0.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扶正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丽刘任晖丁敏王洋徐雅李东方张春晖张炎斌李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华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