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20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上冲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摇杆、第二连杆和合模滑块,所述凹模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二摇杆、滚轮、凸轮、位置可调铰链、第四连杆和脱模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化结构,使其加工、装配、维修较为方便,降低相应的制造和维修成本的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陶瓷、石墨等粉状材料压制成型的机 械式自动压机的传动机构。(二)
技术介绍
《重型机械》1999年第5期上的'TPA140粉末压机主结构工作 原理分析"、《机械工艺师》1999年第10期上的"一种引进机械式全自 动粉末压机的结构剖析"等文献,对德国DORST公司生产的TPA140 型压机的工作原理和主传动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国内目前在用的机 械式自动压机(非简易型),除DORST公司制造(包括国内引进 DORST公司技术生产)的产品外,还有原罗马尼亚等国生产的,这 类压机(以下称DORST型压机)的工作原理、传动和辅助机构等都 基本相同。例如,主电动机的运动通过一对蜗杆蜗轮副传入箱体,再 经一对齿轮副减速,大齿轮就作为上冲模机构和凹模机构的主动件。 匕冲模机构由六杆机构组成,上曲柄与大齿轮固结,运动经连杆-摇 杯-连杆传至滑块机构,滑块的运动规律就是上冲头的运动规律;凹 模机构由四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组成,下曲柄也与大齿轮固 结,运动经连杆-摇杆-凸轮传至齿轮机构,齿轮中心的运动规律就是 凹模的运动规律。上述DORST型压机的传动机构结构较复杂,使得 加工、装配和维修较困难,相应的制造和维修成本较高。如中国技术专利ZL98225930.1,提供了一种"简易型双向压 制全自动干粉压机",它与DORST型压机的传动原理和结构完全不 同,不适合用于较大吨位压机的传动。再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02254382.1,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自动压机 的传动机构,包括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两部分,其中上冲 头传动机构由连杆、摇杆和曲拐滑块机构组成,摇杆上固结有曲拐, 曲拐嵌入滑块的滑槽中;凹模传动机构由连杆、摇杆、弧形块、凸轮、 位置可调铰链和曲拐滑块机构组成,凸轮上固结有曲拐,曲拐嵌入滑 块的滑槽中。本专利技术能够简化了现有传动机构的结构,使其加工、装 配、维修较为方便。存在的缺点是曲拐滑块机构结构复杂、加工、 装配和维修麻烦、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加工、装配和维修麻烦、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化结构,使其加工、装配、维修较为方便,降低相应的制造和维修成本的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 的齿轮、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的上冲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 分别与齿轮、第一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一摇杆与机架铰接,所述凹模 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二摇杆、滚轮、凸轮、位置可调铰链,所 述第三连杆分别与齿轮和第二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二摇杆与机架铰 接,所述滚轮固接在第二摇杆上,所述凸轮的轮廓与滚轮接触,所述 凸轮与位置可调铰链铰接,所述的位置可调铰链安装在机架上;所述 的上冲头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合模滑块,所述的第一摇杆的中 部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合模滑块铰接;所述的凹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杆和脱模滑块,所述的凸轮通 过弹簧连接机架,所述凸轮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 另一端与脱模滑块铰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上冲头的运动以齿轮为主动件,经第一连 杆将齿轮的转动转换成为第一摇杆的摆动,第一摇杆通过第二连杆带 动合模滑块使上冲头运动;凹模的运动也是以齿轮为主动件,经第三 连杆将齿轮的转动转换成为第二摇杆的摆动,第二摇杆上的滚轮与凸 轮的轮廓接触,当第二摇杆摆动时,滚轮迫使凸轮运动,凸轮的运动 是以铰链为中心的间歇式摆动,凸轮通过第四连杆带动脱膜滑块使脱 模运动,位置可调铰链的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可改变滚轮与凸轮轮 廓的初始接触位置,实现脱模行程的调节。采用上述传动机构方案的机械式自动压机,可替代DORST型压 机传动机构中结构复杂的位置可调齿条和不完全齿轮副,使传动机构 得到了简化,从而方便了加工、装配和维修,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 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简化了结构,使其加工、装配、维修较为 方便,降低相应的制造和维修成本。(四) 附图说明图1是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第四连杆与凸轮和滑块分别铰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l、图2, 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 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l、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上冲 头传动机构由第一连杆2、第一摇杆3、第二连杆4、合模滑块5和齿轮1组成,其中齿轮1与动力装置固接,第一连杆2与齿轮1和第 一摇杆3分别铰接,所述的第一摇杆3与机架铰接,第二连杆4与第 一摇杆3和合模滑块5分别铰接;凹模传动机构由第三连杆6、第二 摇杆7、滚轮8、凸轮9、位置可调铰链10、第四连杆11和滑块12 组成,其中第三连杆6与齿轮1和第二摇杆7分别铰接,所述的第二 摇杆7与机架铰接,滚轮8固接在第二摇杆7上,凸轮9通过弹簧 13使其轮廓与滚轮8接触,凸轮9与位置可调铰链10铰接,所述的 位置可调铰链10安装在机架上,第四连杆11与凸轮9和脱模滑块 12分别铰接。上冲头的运动是由齿轮1经第一连杆2将齿轮1的转动转换成为 第一摇杆3的摆动,第一摇杆3上通过第二连杆4带动合模滑块5产 生上冲头运动;凹模的运动是由齿轮1经第三连杆6将齿轮1的转动 转换成为第二摇杆7的摆动,第二摇杆7上的滚轮8与凸轮9的轮廓 接触,当第二摇杆7摆动时,滚轮8迫使凸轮9运动,凸轮9的运动 是以铰链IO为中心的间隙式摆动,凸轮9通过第四连杆11带动脱模 滑块12产生脱模运动,铰链10的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可改变滚轮 8与凸轮9轮廓的初始接触位置,实现脱模行程的调节。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 的齿轮、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的上冲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 分别与齿轮、第一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一摇杆与机架铰接,所述凹模 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二摇杆、滚轮、凸轮、位置可调铰链,所 述第三连杆分别与齿轮和第二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二摇杆与机架铰 接,所述滚轮固接在第二摇杆上,所述凸轮的轮廓与滚轮接触,所述凸轮与位置可调铰链铰接,所述的位置可调铰链安装在机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合模滑块,所述的第一摇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合模滑块铰接;所述的凹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杆和脱模滑 块,所述的凸轮通过弹簧连接机架,所述凸轮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脱模滑块铰接。全文摘要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上冲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摇杆、第二连杆和合模滑块,所述凹模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二摇杆、滚轮、凸轮、位置可调铰链、第四连杆和脱模滑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化结构,使其加工、装配、维修较为方便,降低相应的制造和维修成本的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文档编号B30B11/02GK101122329SQ20061005282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机械式自动压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上冲头传动机构和凹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上冲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齿轮、第一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一摇杆与机架铰接,所述凹模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二摇杆、滚轮、凸轮、位置可调铰链,所述第三连杆分别与齿轮和第二摇杆铰接,所述的第二摇杆与机架铰接,所述滚轮固接在第二摇杆上,所述凸轮的轮廓与滚轮接触,所述凸轮与位置可调铰链铰接,所述的位置可调铰链安装在机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合模滑块,所述的第一摇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合模滑块铰接;所述的凹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杆和脱模滑块,所述的凸轮通过弹簧连接机架,所述凸轮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脱模滑块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海宁市超奇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