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9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层、电池槽、限位柱、活动槽、储槽、电池本体和定位装置,所述电池本体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侧安装有储槽,所述储槽内部套接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一侧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定位装置的设计,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安装更加便捷,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连接处的细缝更加狭小,避免了外部因素对电池的损伤,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储槽的设计,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从锂离子电池内部扩散到外部,不影响其使用寿命。

A Combined Lithium-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的热潮,采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而现在使用者对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需要电池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所以需要多个锂离子电池的组合放电,满足使用者长时间的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普及以及使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地提高,在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毁坏,毁坏较轻的可以修理继续使用,但是毁坏严重的话,只能集中报废,但是无论是修理还是集中报废,都十分麻烦,不利于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普及以及使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地提高,在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毁坏,毁坏较轻的可以修理继续使用,但是毁坏严重的话,只能集中报废,但是无论是修理还是集中报废,都十分麻烦,不利于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层、电池槽、密封层、限位柱、活动槽、钢珠、储槽、限位带、电池本体和定位装置,所述电池本体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端两侧均安装有钢珠,所述限位柱一侧安装有储槽,所述储槽内部套接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一侧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一侧连接有限位带,所述储槽上端固定有密封层,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杆、固定器、定位板、咬齿、槽腔和加固膜,所述定位装置一侧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侧连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内部设置有槽腔,所述槽腔上端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端安装有咬齿,所述咬齿表面镶嵌有加固膜,所述储槽包括散热网、散热环、吸热层和绝缘壳,所述储槽外端套接有绝缘壳,所述储槽内部中间安装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内部中间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环外端设置有吸热层。优选的,所述钢珠表面涂抹有润滑油,所述钢珠的数目为八个。优选的,所述限位带表面设置有限位纹,限位纹表面镶嵌有耐磨膜。优选的,所述密封层上端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一侧连接有凸槽。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长度与定位装置和密封层之间的长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定位装置的设计,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安装更加便捷,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连接处的细缝更加狭小,避免了外部因素对电池的损伤,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储槽的设计,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从锂离子电池内部扩散到外部,不影响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连接层;2、电池槽;3、密封层;4、限位柱;5、活动槽;6、钢珠;7、储槽;8、限位带;9、电池本体;10、定位装置;11、控制杆;12、固定器;13、定位板;14、咬齿;15、散热网;16、散热环;17、吸热层;18、绝缘壳;19、槽腔;20、加固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层1、电池槽2、密封层3、限位柱4、活动槽5、钢珠6、储槽7、限位带8、电池本体9和定位装置10,电池本体9内部设置有活动槽5,活动槽5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限位柱4上端两侧均安装有钢珠6,限位柱4一侧安装有储槽7,储槽7内部套接有电池槽2,电池槽2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连接层1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限位带8,储槽7上端固定有密封层3,定位装置10包括控制杆11、固定器12、定位板13、咬齿14、槽腔19和加固膜20,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控制杆11,控制杆11一侧连接有固定器12,固定器12内部设置有槽腔19,槽腔19上端安装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下端安装有咬齿14,咬齿14表面镶嵌有加固膜20,储槽7包括散热网15、散热环16、吸热层17和绝缘壳18,储槽7外端套接有绝缘壳18,储槽7内部中间安装有散热环16,散热环16内部中间设置有散热网15,散热环16外端设置有吸热层17。为了方便限位柱4的自由自动,同时还方便了储槽7的分离与合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珠6表面涂抹有润滑油,钢珠的数目为八个。为了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牢固,连接处的细缝更加狭小,避免了外部因素对电池的损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带8表面设置有限位纹,限位纹表面镶嵌有耐磨膜。为了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的组合更加严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层3上端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一侧连接有凸槽。为了方便将定位装置10打开,同时还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杆11的长度与定位装置10和密封层3之间的长度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定位装置10一侧的控制杆11向一侧拉动,将定位板13与咬齿14分开,再将限位带8的两侧分别放入连接层1中定位装置10内部的槽腔19中,再将电池本体9两侧向中间合并,通过限位柱4两侧的钢珠6在活动槽5中的活动,进而将电池本体9合并,之后将定位装置10一侧的控制杆11回到原位,进而将定位板13与咬齿14合并,从而咬齿14咬住限位带8,再将密封层3上端的凹槽与凸槽进行对接合并,当锂离子电池投入运行时,储槽7内部的吸热层17会主动吸收锂离子电池运行过程中散发出的热能,之后再通过储槽7内部的散热环16以及散热环16内部的散热网15散发到外部,进而减少了储槽7内部的热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层(1)、电池槽(2)、密封层(3)、限位柱(4)、活动槽(5)、钢珠(6)、储槽(7)、限位带(8)、电池本体(9)和定位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9)内部设置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上端两侧均安装有钢珠(6),所述限位柱(4)一侧安装有储槽(7),所述储槽(7)内部套接有电池槽(2),所述电池槽(2)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所述连接层(1)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限位带(8),所述储槽(7)上端固定有密封层(3),所述定位装置(10)包括控制杆(11)、固定器(12)、定位板(13)、咬齿(14)、槽腔(19)和加固膜(20),所述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一侧连接有固定器(12),所述固定器(12)内部设置有槽腔(19),所述槽腔(19)上端安装有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下端安装有咬齿(14),所述咬齿(14)表面镶嵌有加固膜(20),所述储槽(7)包括散热网(15)、散热环(16)、吸热层(17)和绝缘壳(18),所述储槽(7)外端套接有绝缘壳(18),所述储槽(7)内部中间安装有散热环(16),所述散热环(16)内部中间设置有散热网(15),所述散热环(16)外端设置有吸热层(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连接层(1)、电池槽(2)、密封层(3)、限位柱(4)、活动槽(5)、钢珠(6)、储槽(7)、限位带(8)、电池本体(9)和定位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9)内部设置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上端两侧均安装有钢珠(6),所述限位柱(4)一侧安装有储槽(7),所述储槽(7)内部套接有电池槽(2),所述电池槽(2)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所述连接层(1)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限位带(8),所述储槽(7)上端固定有密封层(3),所述定位装置(10)包括控制杆(11)、固定器(12)、定位板(13)、咬齿(14)、槽腔(19)和加固膜(20),所述定位装置(10)一侧连接有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一侧连接有固定器(12),所述固定器(12)内部设置有槽腔(19),所述槽腔(19)上端安装有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丁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朋昊鑫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