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罩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罩部结构。轮罩部结构包括:轮罩,包括曲面部;设置于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的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以及与轮罩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的加强部件;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曲面部与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并通过轮罩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Wheel hous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罩部结构在此通过引用来并入2018年3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59437,包括其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所有内容。
本公开涉及具有连接轮罩和悬架支撑罩(suspensiontower)的加强部件的轮罩部结构。
技术介绍
收容车辆的轮胎、轮圈的轮罩通过焊接冲压成形了的板金而组装,所以,有时会因局部的载荷而变形。因此,提出了如下的结构:在轮罩之上设置后底板盖时,在轮罩之上安装托架并在该托架安装底板盖(例如参照日本2016-117459号公报)。另外,提出了在轮罩之上安装加强部件并在该加强部件安装后座的安全带装置的卷收器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2011-1619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广泛采用活顶乘用车、敞篷车等无车棚的车辆。在这样的无车棚的车辆中,在向车辆前侧的左右悬架支撑罩输入了上下反相的载荷的情况下,有时向车身施加扭转载荷而在车辆后侧的轮罩和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分产生大的变形。作为其对策,增加构成轮罩的板的厚度是有效的,但在此情况下,车辆的重量会大幅增加。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用少的重量增加来有效地抑制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的变形。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轮罩部结构包括:轮罩,该轮罩包括曲面部,该曲面部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宽度方向U字剖面并呈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圆弧状地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该悬架支撑罩设置于所述轮罩的所述曲面部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点区域;以及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相连,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并通过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这样,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并通过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将这样的加强部件与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由此,能够抑制悬架支撑罩向车辆前方倾倒而在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产生大的变形。与增加构成轮罩的板的厚度的情况相比,加强部件的重量增加少,所以,能够用少的重量增加来有效地抑制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的变形。在本公开的轮罩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加强部件具有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的部分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侧凸缘、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连接的上凸缘、以及与所述悬架支撑罩侧凸缘和所述上凸缘连接的板部;所述突条部是设置于所述板部、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槽形剖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这样,由于由板部件构成加强部件,所以,能够用少的重量增加来抑制在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产生大的变形。在本公开的轮罩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轮罩包括从所述曲面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的平面状的裙部;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和侧突条部,所述轮罩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和所述轮罩的所述裙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连接、并通过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以及所述轮罩的所述裙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这样,除了连接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外,由具有突条部和侧突条部的加强部件还连接轮罩的裙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从而进一步提高轮罩部整体的刚性,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产生大的变形。在本公开的轮罩部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加强部件具有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的部分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侧凸缘、作为与所述轮罩的所述裙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连接的部分圆环板形的板状部件的裙侧凸缘、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连接的上凸缘、以及与所述悬架支撑罩侧凸缘、所述裙侧凸缘和所述上凸缘连接的板部件;所述板部件具有连接所述悬架支撑罩侧凸缘和所述上凸缘的上板、以及从所述上板向车辆下方向弯折并连接所述上板和所述轮罩的所述裙侧凸缘的侧板;所述突条部是设置于所述上板、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槽形剖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所述侧突条部是所述侧板的弯折部。这样,由于由板部件构成加强部件,所以,能够用少的重量增加来抑制在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产生大的变形。专利技术效果本公开能够用少的重量增加来有效地抑制轮罩与悬架支撑罩的连接部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加强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A-A剖面和图14所示的E-E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B-B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主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C-C剖面的剖视图。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变形解析模型的变形前的状态的平剖视图(图7的D-D剖面)。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变形解析模型的变形后的状态的平剖视图(图7的D-D剖面)。图10A是表示对比例的轮罩部结构的变形解析模型的变形前的状态的平剖视图。图10B是表示对比例的轮罩部结构的变形解析模型的变形后的状态的平剖视图。图11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2是其它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加强部件的立体图。图14是其它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F-F剖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罩部结构100由车辆后侧的轮罩10、悬架支撑罩20和加强部件30构成。轮罩10是将轮罩内构件11和轮罩外构件12在各凸缘11a、12a连接而成、且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宽度方向U字剖面的部件,在内部收容后轮的上侧部分。轮罩10包括: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宽度方向U字剖面并呈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圆弧状地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曲面部13、以及从曲面部13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的平面状的裙部14。在轮罩内构件11的曲面部13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点区域,设置着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20。另外,在悬架支撑罩20的车辆前方侧,设置着凹部15。悬架支撑罩20具有上端侧的圆筒部21、以及从圆筒部21呈喇叭状地扩开且与倒U字状的曲面部13相连的连接部22。如图2所示,连接部22由在悬架支撑罩20的车辆前方且圆筒部21与曲面部13的车辆上侧部分之间的连接部22a、在悬架支撑罩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圆筒部21与曲面部13的肩部13a之间的连接部22b、以及在连接部22a与连接部22b的中间且连接圆筒部21和悬架支撑罩20的车辆斜前方的曲面部13的肩部13a的连接部22c构成。加强部件30是与轮罩10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13、悬架支撑罩20的外周和轮罩10的裙部1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连接的板状部件,具有突条部37和侧突条部38。突条部37和侧突条部38是向车辆上方向凸、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轮罩10的车辆前方的曲面部13与悬架支撑罩20的圆筒部2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罩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该轮罩包括曲面部,该曲面部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宽度方向U字剖面、并呈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圆弧状地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该悬架支撑罩设置于所述轮罩的所述曲面部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点区域;以及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并通过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7 JP 2018-0594371.一种轮罩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该轮罩包括曲面部,该曲面部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宽度方向U字剖面、并呈向车辆上方向凸的圆弧状地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该悬架支撑罩设置于所述轮罩的所述曲面部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点区域;以及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之间的突条部、并通过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形成闭合剖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具有与所述悬架支撑罩的外周连接的部分圆筒形的悬架支撑罩侧凸缘、与所述轮罩的车辆前方的所述曲面部连接的上凸缘、以及与所述悬架支撑罩侧凸缘和所述上凸缘连接的板部;所述突条部是设置于所述板部、为向车辆上方向凸的槽形剖面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包括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训司山口友和长坂知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