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64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具有烘干腔室的烘箱烘箱上设有与烘干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放置架的两端枢接固定在旋转环上,旋转环转动任意角度可使放置架始终呈水平布置,烘箱一侧设有供盛放粉末的料盘进入的进料口,进料口上水平布置有滑槽,烘箱内设有使放置架发生倾斜并排往排料口的排料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旋转环匀速并缓慢的转动,使得各个放置架在保持水平状态下不断在烘干腔室内发生竖向方向的运动,而且旋转环带动放置架转动过程中,将实现热气跟随放置架在烘干腔室内实现循环,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果,同时烘干完成后,排料组件将倾斜放置架使得粉末食品倒出排料口。

A Powder Automatic Drying Device with Hot Gas Internal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的粉末由于更好的吸收,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在粉碎成粉末的后,需要将粉末中水分蒸发,这就需要对粉末进行有效的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设备通常包括具有烘干腔室的烘箱和设置在烘干腔室内用于放置粉末食品的烘干架,烘箱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烘箱内设有位于烘干腔室底部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加热烘干腔室,而烘干架上放置呈抽屉状逐层静置的放置盘上,因此容易造成位于底层的放置盘烘干过度,而顶层的放置盘烘干不足,使得烘干不够均匀,而且由于粉末遇风将会飞散,因此无法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风机,导致烘干时间相对较久,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能够使热气达到内部循环,提升烘干均匀度,提高烘干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具有烘干腔室的烘箱,所述烘箱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烘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室底部的电加热管,所述烘干腔室内设有一对受驱可转动的旋转环,该对旋转环之间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两端枢接固定在所述旋转环上,所述旋转环转动任意角度可使所述放置架始终呈水平布置,所述烘箱一侧设有供盛放粉末的料盘进入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水平布置有滑槽,所述料盘可沿所述滑槽滑动并进入到放置架上固定,所述烘箱设有位于进料口下方的排料口,所述烘箱内设有使所述放置架发生倾斜并排往所述排料口的排料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排料口以及进料口开设在烘箱的面板上,所述烘箱底板上竖直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与面板之间形成有排料腔,所述排料腔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料腔内倾斜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顶端连接在隔板上,其末端连接在所述排料口上。作为优选,所述烘箱的面板上开设有供料盘排出的出盘口,所述出盘口位于排料口和进料口之间,所述排料腔内设有位于导料板上方的导盘滤网,所述导盘滤网的顶端连接在排料腔的开口上,其末端连接在所述出盘口上。作为优选,所述排料组件包括位于旋转环一侧的拨动块以及驱动所述拨动块移动的驱动气缸,所述拨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烘箱内,滑移所述拨动块可使其贴近所述放置架,转动所述旋转环可使放置架向排料口倾斜。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上滑动设有盖板,滑移所述盖板可使其盖设在在开口上,所述盖板与拨动块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烘箱内,伸缩杆的一端与拨动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可驱动所述盖板与拨动块做反向的位移运动。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烘箱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旋转环的下方,所述出气口开设在烘箱的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旋转环匀速并缓慢的转动,使得各个放置架在保持水平状态下不断在烘干腔室内发生竖向方向的运动,使得底部的电加热管对所有料盘上的食品达到均匀的烘干处理,而且旋转环带动放置架转动过程中,将实现热气跟随放置架在烘干腔室内实现循环,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果,同时烘干完成后,排料组件将倾斜放置架使得粉末食品倒出排料口。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干腔室、2-烘箱、3-进气口、4-出气口、5-电加热管、6-旋转环、7-放置架、8-料盘、9-进料口、10-滑槽、11-排料口、12-隔板、13-开口、14-导料板、15-出盘口、16-导盘滤网、17-拨动块、18-驱动气缸、19-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具有烘干腔室1的烘箱2,所述烘箱2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室1连通的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烘箱2内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室1底部的电加热管5,所述烘干腔室1内设有一对受驱可转动的旋转环6,该对旋转环6之间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的两端枢接固定在所述旋转环6上,所述旋转环6转动任意角度可使所述放置架7始终呈水平布置,所述烘箱2一侧设有供盛放粉末的料盘8进入的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上水平布置有滑槽10,所述料盘8可沿所述滑槽10滑动并进入到放置架7上固定,所述烘箱2设有位于进料口9下方的排料口11,所述烘箱2内设有使所述放置架7发生倾斜并排往所述排料口11的排料组件。具体的,所述排料口11以及进料口9开设在烘箱2的面板上,所述烘箱2底板上竖直固定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面板之间形成有排料腔,所述排料腔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3,所述排料腔内倾斜设有导料板14,所述导料板14的顶端连接在隔板12上,其末端连接在所述排料口11上。利用该导料板14能够将粉末由开口13导通至排料口11。具体的,所述烘箱2的面板上开设有供料盘8排出的出盘口15,所述出盘口15位于排料口11和进料口9之间,所述排料腔内设有位于导料板14上方的导盘滤网16,所述导盘滤网16的顶端连接在排料腔的开口13上,其末端连接在所述出盘口15上。当放置架7发生倾斜后,料盘8也将发生倾斜,从而使得粉末从料盘8倒出,经导盘滤网16后落至导料板14上,随着放置架7进一步倾斜,料盘8将掉出放置架7,落至导盘滤网16上,最后滑落至出盘口15。具体的,所述排料组件包括位于旋转环6一侧的拨动块17以及驱动所述拨动块17移动的驱动气缸18,所述拨动块17滑动设置在所述烘箱2内,滑移所述拨动块17可使其贴近所述放置架7,转动所述旋转环6可使放置架7向排料口11倾斜。当拨动块17距离旋转环6较远时,旋转环6可自行转动,当其进入到放置架7的转动范围后,将会拦设在放置架7上并阻止其进一步旋转,进而导致其发生倾斜,从而实现自动排料过程。具体的,所述开口13上滑动设有盖板,滑移所述盖板可使其盖设在在开口13上,所述盖板与拨动块17之间设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转动安装在所述烘箱2内,伸缩杆19的一端与拨动块1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9可驱动所述盖板与拨动块17做反向的位移运动。具体的,所述进气口3开设在所述烘箱2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旋转环6的下方,所述出气口4开设在烘箱2的顶部。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具有烘干腔室(1)的烘箱(2),所述烘箱(2)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室(1)连通的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烘箱(2)内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室(1)底部的电加热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室(1)内设有一对受驱可转动的旋转环(6),该对旋转环(6)之间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的两端枢接固定在所述旋转环(6)上,所述旋转环(6)转动任意角度可使所述放置架(7)始终呈水平布置,所述烘箱(2)一侧设有供盛放粉末的料盘(8)进入的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上水平布置有滑槽(10),所述料盘(8)可沿所述滑槽(10)滑动并进入到放置架(7)上固定,所述烘箱(2)设有位于进料口(9)下方的排料口(11),所述烘箱(2)内设有使所述放置架(7)发生倾斜并排往所述排料口(11)的排料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具有烘干腔室(1)的烘箱(2),所述烘箱(2)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室(1)连通的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烘箱(2)内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室(1)底部的电加热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室(1)内设有一对受驱可转动的旋转环(6),该对旋转环(6)之间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的两端枢接固定在所述旋转环(6)上,所述旋转环(6)转动任意角度可使所述放置架(7)始终呈水平布置,所述烘箱(2)一侧设有供盛放粉末的料盘(8)进入的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上水平布置有滑槽(10),所述料盘(8)可沿所述滑槽(10)滑动并进入到放置架(7)上固定,所述烘箱(2)设有位于进料口(9)下方的排料口(11),所述烘箱(2)内设有使所述放置架(7)发生倾斜并排往所述排料口(11)的排料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11)以及进料口(9)开设在烘箱(2)的面板上,所述烘箱(2)底板上竖直固定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面板之间形成有排料腔,所述排料腔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3),所述排料腔内倾斜设有导料板(14),所述导料板(14)的顶端连接在隔板(12)上,其末端连接在所述排料口(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气内循环的粉末自动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明蔡菁刘妙波徐静巫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泉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