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61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1:04
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平板集热器,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两侧的立板均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在预制墙体上,对应于两立板之间的位置。作为采暖的平板集热器安装在整个预制墙体内部,在房屋建造的环节中即可同步完成对采暖设备的安装,减少了整体建造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后期安装人员的高空作业,同样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A Building Integrated Heat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
本技术涉及建筑及太阳能光热利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绿色能源的太阳能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得到应用。在目前楼房等建筑领域中,通常是在房屋主体构建完成之后再进行采暖设备的安装,不仅延长了整体工期,还由于是在墙体外的高空安装作业,无法保证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在安装过程中,操作工具如若掉落的话势必会引发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作为采暖的平板集热器安装在整个预制墙体内部,在房屋建造的环节中即可同步完成对采暖设备的安装,减少了整体建造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后期安装人员的高空作业,同样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平板集热器,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两侧的立板均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在预制墙体上,对应于两立板之间的位置,在预制墙体内还安装有保温层,所述平板集热器位于两立板之间,平板集热器的上部两侧位置均通过第一转轴与同侧的立板相铰接,在平板集热器下部两侧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二转轴,每个第二转轴上均设有竖向连杆,所述竖向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竖向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对应于挡块的位置,在两个立板相对的内侧上均开设有竖向滑槽和横向滑槽,其中竖向滑槽的一端与横向滑槽的一端相连通,挡块能在竖向滑槽和横向滑槽内移动,当挡块位于横向滑槽内的一端时,竖向连杆能带动平板集热器倾斜一定角度并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槽内设有定位锁定装置,所述定位锁定装置包括定位套,定位套安装在横向滑槽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套内配合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底端与定位套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有使定位块伸出定位套的趋势,所述定位块顶部朝向竖向滑槽的一侧设有斜面,定位套上部还设有对定位块进行限位的凸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开设有盖板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室内的通孔,平板集热器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由通孔通入室内。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包括外部的预制墙体及内部的采暖设备和保温材料,作为采暖的平板集热器安装在整个预制墙体内部,在房屋建造的环节中即可同步完成对采暖设备的安装,减少了整体建造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后期安装人员的高空作业,同样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安装完成之后,只需将平板集热器的一端拉出安装槽,使其呈一定倾斜角度即可由定位锁定装置完成定位,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易实施。在安装槽的外侧还可设有盖板槽,盖板槽内安装塑料泡沫板,能在整个建筑一体化集热器运输时对内部的平板集热器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平板集热器的一端拉出安装槽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预制墙体2安装槽3平板集热器4立板5紧定螺钉6保温层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竖向连杆10挡块11竖向滑槽12横向滑槽13定位套14定位块15弹簧16斜面17凸沿18盖板槽19通孔20进水管21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墙体1,预制墙体1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设有平板集热器3,所述平板集热器3用于吸收太阳能的光与热来作为采暖设备,平板集热器3的四周均设有金属边框。在所述安装槽2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4,如图2所示,两侧的立板4均通过紧定螺钉5安装在预制墙体1上,对应于两立板4之间的位置,在预制墙体1内还安装有保温层6。如图1所示,所述平板集热器3位于两立板4之间,平板集热器3的上部两侧位置均通过第一转轴7与同侧的立板4相铰接,平板集热器3能围绕第一转轴7相对立板4发生转动,从而使平板集热器3倾斜一定角度,一端伸出安装槽(2)之外,便于接收阳光的照射。如图1所示,在平板集热器3下部两侧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二转轴8,每个第二转轴8上均设有竖向连杆9,所述竖向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8上,竖向连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10。如图2或图3所示,对应于挡块10的位置,在两个立板4相对的内侧上均开设有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其中竖向滑槽11的一端与横向滑槽12的一端相连通,挡块10能在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内移动,如图3所示,当挡块10位于横向滑槽12的一端时,竖向连杆9能带动平板集热器3倾斜一定角度并定位。本技术所述预制墙体1作为房屋阳台窗户下方的建筑外墙使用,安装槽2一侧面向外,此时平板集热器3完全位于安装槽2内,如图1和图2所示,竖向连杆9垂直分布,挡块10位于竖向滑槽11的顶端,由于重力原因,平板集热器3在安装槽2内处于垂直状态。当预制墙体1安装完成,需要将平板集热器3倾斜一定角度使用时,只需拉动平板集热器3的下端位置,使平板集热器3绕第一转轴7转动,如图3所示,当拉动平板集热器3转动时,竖向连杆9随之移动,竖向连杆9带动挡块10从竖向滑槽11落入横向滑槽12内,此时推动平板集热器3,使挡块10完全进入横向滑槽12内,如图3所示,在平板集热器3压力作用以及挡块10与横向滑槽12的配合下,平板集热器3和竖向连杆9能相对立板4定位,此时平板集热器3呈倾斜状态,一端伸出安装槽2,能进行有效采光。优选的,为了使处于使用状态的平板集热器3保持倾斜状态,不会因为刮风或者其他原因使竖向连杆9发生移动,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滑槽12内设有定位锁定装置,只要挡块10经过定位锁定装置进入横向滑槽12内,便能保证挡块10不会滑出横向滑槽12。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锁定装置包括定位套13,定位套13安装在横向滑槽12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套13内配合安装有定位块14,定位块14的底端与定位套13之间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始终有使定位块14伸出定位套13的趋势。所述定位块14顶部朝向竖向滑槽11的一侧设有斜面16,定位套13上部还设有对定位块14进行限位的凸沿17。当挡块10由竖向滑槽11进入横向滑槽12内时,由于斜面16的存在,挡块10能带动定位块14压缩弹簧15下移,从而使挡块10经由定位锁定装置完全进入横向滑槽12内,在失去压力之后的定位块14在弹簧15的作用力下上移至横向滑槽12内,对挡块10起到锁定的作用,维持平板集热器3的倾斜工作状态。优选的,为了使在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在运输时,避免磕碰带来的损伤,在所述安装槽2的外侧开设有盖板槽18,盖板槽18内可安装塑料泡沫等材质的缓冲保护件,缓冲保护件与建筑一体化集热器之间可通过扎带捆扎连接为一体,便于整体运输,也可以保护其内部的采暖设备。优选的,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安装槽2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室内的通孔19,平板集热器3上的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均由通孔19通入室内,所述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外周均安装有保温材料层,在安装之后只需将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接入室内对应的管路即可投入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1),预制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设有平板集热器(3),在所述安装槽(2)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4),两侧的立板(4)均通过紧定螺钉(5)安装在预制墙体(1)上,对应于两立板(4)之间的位置,在预制墙体(1)内还安装有保温层(6),所述平板集热器(3)位于两立板(4)之间,平板集热器(3)的上部两侧位置均通过第一转轴(7)与同侧的立板(4)相铰接,在平板集热器(3)下部两侧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二转轴(8),每个第二转轴(8)上均设有竖向连杆(9),所述竖向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8)上,竖向连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10),对应于挡块(10)的位置,在两个立板(4)相对的内侧上均开设有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其中竖向滑槽(11)的一端与横向滑槽(12)的一端相连通,挡块(10)能在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内移动,当挡块(10)位于横向滑槽(12)内的一端时,竖向连杆(9)能带动平板集热器(3)倾斜一定角度并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1),预制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设有平板集热器(3),在所述安装槽(2)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4),两侧的立板(4)均通过紧定螺钉(5)安装在预制墙体(1)上,对应于两立板(4)之间的位置,在预制墙体(1)内还安装有保温层(6),所述平板集热器(3)位于两立板(4)之间,平板集热器(3)的上部两侧位置均通过第一转轴(7)与同侧的立板(4)相铰接,在平板集热器(3)下部两侧位置处均铰接有第二转轴(8),每个第二转轴(8)上均设有竖向连杆(9),所述竖向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8)上,竖向连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10),对应于挡块(10)的位置,在两个立板(4)相对的内侧上均开设有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其中竖向滑槽(11)的一端与横向滑槽(12)的一端相连通,挡块(10)能在竖向滑槽(11)和横向滑槽(12)内移动,当挡块(10)位于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大园王伟余长标兰英静王力姜秋鹏史雪慧时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