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56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性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该外部控制元件包括一套环以及一把手,以该把手转动该套环可使该快速松脱装置发生让该致动器所驱动的工作物快速地回复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套环外轮廓呈多边形,该把手以多边形的套合孔与之配合,两者相配套合,彼此具有绕着该套环轴心方向的旋转定位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线性致动器有关,特别是以滚珠螺杆传动的致动器。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 该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提出一个增进操作有效性及方便性的改良方案。
技术介绍
致动器的作动方式大致上是由动力源带动螺杆旋转,螺合于该螺杆上的螺帽驱 使一传动件伸縮移动,该传动件负载一工作物,使工作物线性移动。上述致动器的 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例如床具、椅具、桌具、升降台、电动窗…等。致动器的作动 速度是由马达转速以及螺杆导程的配合而决定,所以致动器的伸縮行程都需要一段 时间来执行,但是有愈来愈多的场合,需要致动器能够快速縮回,例如使上述床具 或椅具快速的回复到回来的状态。在快速回复的要求下,以马达以及螺杆控制的致 动器縮回行程是不能符合期待的,为因应这个需求,所以于致动器加装快速松脱装 置。关于快速松脱装置的先前技术,其中一种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型态,是以约束弹簧 束縮锁住致动器的传动件,使传动件及螺帽不发生旋转,被支撑物便不会下滑。换 言之,若是扩张该弹簧的内径,使传动件不受束锁力量,工作物的重量施加于该传 动件及螺帽,将使两者在螺杆上快速的旋转下滑,达到致动器令工作物快速縮回的目的。类似上述快速松脱装置的技术如美国专利第6158295号。而扩张上述弹簧内径的工具是一个把手。如图1、图2所示一线性致动器的外观, 上述的弹簧被设置在一套环10中, 一把手15套在该套环10外,朝预定方向转动把手 15及套环10可以达到扩张该弹簧内径的目的。因此,该套环10以及该把手15被吾等 称之为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上述套环10横断面外轮廓为圆形,该把手15于开放环状的套合部16中设圆孔 17,以该圆孔17套接于该套环10外,为了使把手能够紧迫该套环IO,需于该套合部 16的开口处另锁紧两颗螺丝18以束縮该圆孔17,使圆孔17与套环10因磨擦力而产生 紧制关系。此一方案的缺点之一为螺丝18锁紧时会使把手15产生朔性变形,导致应 力集中造成断裂。缺点之二,若需配合环境而调整把手15的角度时,需辅以起子工 具松紧该等螺丝18,使用不方便。缺点之三为圆孔17与套环10因磨擦力而产生的紧 制关系不稳定,该把手15恐无法轻易的、有效的带动该套环10转动,极易出现把手15空转但套环10不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型态的线性致动器其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 制元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套环的外轮廓设为多边形;将把手的套合部设一配合该 套环外轮廓而呈相对多边形的套合孔;该把手以该套合孔套在该套环的外轮廓上。 在这样的结构基础上再于套合部建立补强凸肋,以及防止把手脱离套环的卡制凹槽 及卡制凸肋。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技术方案使把手以及套环彼此具有绕着该套环轴心方向的旋转 定位关系,因此该把手可轻易的、有效的带动该套环转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技术方案让使用者可以徒手操作令把手及套环套合,方便、简单、 快速。附图说明图l:为线性致动器平面图,特别关于一快速松脱把手套合在一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外的先前技术。图2:为习知快速松脱把手套合于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线性致动器平面图,特别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快速松脱把手套合在一经改良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外部的技术。图4: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松脱把手与经改良的套环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松脱把手与经改良的套环的组合外观图。 图6:为图5中的6-6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为传统滚珠螺杆传动的线性致动器20外观平面图,但是该致动器20的 快速松脱装置21具有一个经改良的套环30,以及用来操作该套环30的把手40。该套 环30及该把手40构成该快速松脱装置21的外部控制元件。如先前技术所言,该快速 松脱装置21大致上是以一约束弹簧束縮锁住致动器的传动件,使传动件及螺帽不发 生旋转,该传动件所支撑的工作物便不会下滑;而扩张该弹簧的内径,使传动件不 受束锁力量,工作物的重量施加于该传动件及螺帽,将使两者在螺杆上快速的旋转 下滑,达到致动器令工作物快速縮回的目的。上述的约束弹簧被设置在第三图所示 的套环30中,上述的把手40可套在该套环30外,朝预定方向转动该套环30及把手40 可以达到扩张该弹簧内径的目的。如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把手40与经改良的套环30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外观图。其 特征为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为正多边形,该把手40具有一套合部41以及于该套合部 41外一体径向延伸的握持部42,该套合部41具有一配合该套环30外轮廓31而呈相对 正多边形的套合孔43。该把手40的套合孔43套在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上,利用两者 正多边形相配合,以绕着该套环30轴心的方向拨转该把手40预定角度,可以使该套 环30跟着转动。转动该套环30的目的与先前技术所述相同,是为了使该套环30内部的约束弹簧 的内径变大,使致动器的传动件不受该约束弹簧的束锁力量,工作物的重量施加于 该致动器的传动件及螺帽,将使两者在滚珠螺杆上快速的旋转下滑,达到致动器令 工作物快速縮回的目的。复如图4、图5,该把手40的套合部41绕着圆周设一环补强凸肋44,以增进该套 合部41的结构强度。除此之外,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绕着圆周环设一卡制凸肋32, 该把手40的套合孔43的孔壁则环设一卡制凹槽45,该套环30以及该把手40皆为塑胶 材质所制,因此该把手40套在该套环30外时,相对面的挤压关系,可令该卡制凸肋 32卡入该卡制凹槽45中,如图6所示,如此可使该把手40获得定位,而不易以平行 于该套环30轴心的方向滑脱。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所具有的优点包括该套环30提供正多边形的外轮 廓31,该把手40的套合部41提供相对正多边形的套合孔43,两者相配套合,彼此具 有绕着该套环30轴心方向的旋转定位关系,因此该把手40可轻易的、有效的带动该 套环30转动。另外,本专利技术把手40为一体式的,上述的补强凸肋44可以增进结构强 度。上述的卡制凸肋32与卡制凹槽45的相互卡制关系可以防止把手40以平行于该套 环30轴心的方向滑脱,不需使用任何的螺丝元件,即能确保该把手与该套环的结合 稳固性。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上所具有的优点包括使用时将该把手40的套合孔43套在该套环 30外即可,方便、简单、快速、可徒手操作不必藉助其他工具。此一优点利于让使 用者进行反复的套合动作,可以让使用者以反复套合的尝试性动作找到该把手40 的握持部42的最佳延伸方向,以符合设置环境并利于让使用者扳动该握持部。虽然本专利技术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已,非 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举凡不违本专利技术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发 明申请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线性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该线性致动器(20)具有一快速松脱装置(21),该快速松脱装置(21)发生作用时可让该致动器(20)所驱动的工作物快速地回复到原始位置;该快速松脱装置(21)具有一外部控制元件,该外部控制元件主要为一套环(30)以及一把手(40),以该把手(40)转动该套环(30)可使该快速松脱装置(21)发生上述的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为多边形;该把手(40)具有一套合部(41)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该线性致动器(20)具有一快速松脱装置(21),该快速松脱装置(21)发生作用时可让该致动器(20)所驱动的工作物快速地回复到原始位置;该快速松脱装置(21)具有一外部控制元件,该外部控制元件主要为一套环(30)以及一把手(40),以该把手(40)转动该套环(30)可使该快速松脱装置(21)发生上述的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为多边形;该把手(40)具有一套合部(41)以及于该套合部(41)外一体延伸的握持部(42),该套合部(41)具有一配合该套环(30)外轮廓(31)而呈相对多边形的套合孔(43);该把手(40)以该套合孔(43)套在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上;该把手(40)的套合部(41)外表面设补强凸肋(44),以增进该套合部(41)的结构强度;该套环(30)的外轮廓(31)以及该把手(40)的套合孔(43)孔壁,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卡的卡制凹槽(45)及卡制凸肋(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嘉
申请(专利权)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