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室内无源覆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433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室内无源覆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复杂度和成本高及与环境融合度低的问题。其方案是:确定室内盲区覆盖场景的需求,选定T型区域;设置信号接收天线、端射天线口径,并对所选区域建模;设置有源基站天线并将其方向图作为T型区域的发射源,所发电磁波经过墙体多次反射进行一次盲区覆盖,获取有源基站天线下的原始功率强度P1;设置信号接收天线和端射天线进行T型区域的二次盲区覆盖,获取二次盲区覆盖后的功率强度P3,若P3满足盲区覆盖要求,则盲区覆盖完成,否则,重新确定信号接收天线和端射天线口径,直至完成盲区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成本,提高了与环境的融合度,可用于毫米波室内的多种盲区覆盖。

Millimeter Wave Indoor Passive Coverag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毫米波室内无源覆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无源覆盖方法,可用于无线通信的毫米波补盲。
技术介绍
在传统通信环境下,无线系统例如蜂窝电话系统的运营商期望减少基站的信号覆盖盲区,而减少基站信号覆盖盲区可通过安装有源基站来实现。但是在毫米波室内通信中,由于毫米波衰减大且绕射能力差,为了覆盖盲区,有源基站部署数量急剧上升,从而引起成本飙升。为降低部署基站成本,可采用信号接收天线附加端射天线来覆盖盲区。信号接收天线和端射天线作为无源中继,可接收室内有源基站信号并完成转发,降低了有源基站部署数量且达到覆盖盲区的目的,是一种低成本室内覆盖方法。河南京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申请的专利“一种室内覆盖系统”(申请号201810672383.5,申请日2018.06.26,公布号CN108738033A,公布日2018.11.02)中提出了一种室内覆盖系统,该系统将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内与室外,使得无线网络在室内形成最好覆盖,室内用户能够吸收更多话务,提升了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但是,该系统由于采用有源的方式,使用大量电路元件导致结构复杂,效率降低、成本造价升高,环境的融合度较差。南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室内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1)确定室内盲区覆盖场景的需求;(1a)选定T型区域为毫米波盲区覆盖场景,并在该区域设置信号接收天线(1)、端射天线(2)和有源基站天线(3),且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均为平面结构;(1b)输入T型区域的长度、宽度,并确定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的口径;(2)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进行仿真,得到信号接收天线和端射天线方向图;(3)利用WinProp软件对所选定的T型区域进行建模:(3a)从选定的T型区域中,获取墙体、门、窗、天花板和地板的结构尺寸及材料;(3b)分别对所确定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室内无源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1)确定室内盲区覆盖场景的需求;(1a)选定T型区域为毫米波盲区覆盖场景,并在该区域设置信号接收天线(1)、端射天线(2)和有源基站天线(3),且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均为平面结构;(1b)输入T型区域的长度、宽度,并确定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的口径;(2)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进行仿真,得到信号接收天线和端射天线方向图;(3)利用WinProp软件对所选定的T型区域进行建模:(3a)从选定的T型区域中,获取墙体、门、窗、天花板和地板的结构尺寸及材料;(3b)分别对所确定的墙体、门、窗、天花板和地板的结构尺寸及材料进行建模,得到T型区域模型;(4)通过有源基站天线(3)获取T型区域的原始功率强度P1:(4a)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有源基站天线(3)进行仿真,得到有源基站天线(3)方向图;(4b)将有源基站天线(3)的方向图作为T型区域的发射源并发射电磁波,该发射的电磁波经过墙体的多次反射实现对T型区域的一次盲区覆盖,获取一次盲区覆盖后的T型区域功率强度,即为原始功率强度P1;(5)对T型区域进行二次盲区覆盖:(5a)在T型场景下设置信号接收天线(1)和端射天线(2);(5b)信号接收天线(1)接收有源基站天线(3)发出的电磁波,并将电磁波的能量馈入端射天线(2),端射天线(2)再将该电磁波辐射至T型区域;(6)计算二次盲区覆盖后T型区域的功率强度P3:(6a)计算信号接收天线(1)所接收到有源基站天线(3)发出电磁波的强度P2;(6b)利用信号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电磁波强度P2和端射天线(2)的方向图,得到二次盲区覆盖后T型区域功率强度P3;(7)将二次盲区覆盖后T型区域功率强度P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赵玉颖路泽卿易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