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20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34
本申请公开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包括空心方柱体,空心方柱体上端固定上盖,空心六角螺母设置有向下伸出的下伸圆柱,下伸圆柱的外径小于上盖上设置有上盖中心孔,下伸圆柱向下穿过上盖,下伸圆柱旋合方形螺母,所述的空心方柱体下端固定下盖,下盖固定下连接螺栓,向下穿过圈梁套筒后与下层墙板采用螺旋副连接,圈梁套筒预埋在圈梁上,下连接螺栓、空心方柱体与圈梁套筒间设置有间隙,双头螺栓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上、下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头螺栓下端旋合空心六角螺母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栓的上端旋合上层墙板中预埋的上连接螺母,实现上侧墙板、圈、下侧墙板固定连接,节约建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A Connecting Device of Ring Beam between Wallboard and Wall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层墙板以及与墙板间的圈梁连接装置,减少了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属于工业化生产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采用预制墙板和施工现场组合安装的房屋建筑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同时批量化、自动化生产墙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墙板的质量可控,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关乎整个房屋建筑的建造质量,墙板与墙板之间设置的圈梁实现整体可靠连接,是提高房屋可靠性、抗震性、施工方便性的必要措施。目前,普遍使用的预制墙板装配式连接装置大都是现场湿作业,布筋复杂、质量不易保证,不易于监管部门监控,如连接节点延性较差,受地震作用时不能很好地耗散能量,传力不直接、造价较高,难满足重载、抗裂和整体性强的要求等。考虑到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出现及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表现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基于此情况,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采用干湿作业结合的连接装置处理方法,大大减少了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提高了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建筑成本,利国利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调整连接位置,降低预制墙板和圈梁精度,降低废品率的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包括空心方柱体1、双头螺栓2、上盖3、空心六角螺母4、方形螺母5、圈梁套筒8、下连接螺栓9、下盖10,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上端固定上盖3,上盖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设置有向下伸出的下伸圆柱41,下伸圆柱41的外径小于上盖中心孔32,下伸圆柱41向下穿过上盖3,下伸圆柱41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的外螺纹旋合方形螺母5,方形螺母5的外轮廓呈正方形,方形螺母5的边长大于上盖中心孔32的直径,方形螺母5的边长小于空心方柱体1的方形内腔的边长,方形螺母5的对角线长度大于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边长,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六边形外轮廓的内接圆大于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下端固定下盖10,下盖10固定下连接螺栓9的上端,所述的圈梁套筒8的上部设置有圆形的套筒上腔81,用于容纳空心方柱体1,套筒上腔81与空心方柱体1的外壁存在间隙,圈梁套筒8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的套筒下腔82,用于下连接螺栓9向下穿过圈梁101,并且下连接螺栓9与套筒下腔82存在间隙,圈梁套筒8预埋在圈梁101上;所述的双头螺栓2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上、下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中心设置有沿着上下贯穿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栓2下端设置的螺纹旋合空心六角螺母4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栓2的上端螺纹旋合上层墙板7的上预制连接孔中预埋的上连接螺母;所述的下连接螺栓9下端螺纹与下层墙板上端设置的下连接孔内预埋的下连接螺母旋合,且为自锁连接螺纹。进一步地,下连接螺栓9与双头螺栓2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3为方形,其方形的四个角的位置均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灌浆孔31,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着左右方向贯穿的水平灌浆孔11。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头螺栓2的中部设置有六角凸台21,用于使用扳手旋转双头螺栓2。进一步地,所述的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至少两个圈梁套筒8预埋在圈梁101上,套筒上腔81的上端与圈梁101的上表面齐平,套筒下腔82的下端与圈梁101的下表面齐平或向下伸出;步骤二:在上侧墙板7的下端、下侧墙板6的上端与圈梁套筒8想适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上预制连接孔、下预制连接孔,上预制连接孔、下预制连接孔内分别预埋上连接螺母、下连接螺母;步骤三:将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下连接螺栓9穿过圈梁套筒下腔82,调整下连接螺栓9或空心方柱体1的位置,将下连接螺栓9的下端设置的螺纹与下侧墙板6的下连接螺母旋合并锁紧;步骤四:旋松双头螺栓2,将上侧墙板7放置在施工中设定的位置,旋松空心六角螺母4,调整空心六角螺母4和方形螺母5相对于空心方柱体1的位置,以使双头螺栓2上端与上预制连接孔的上连接螺母的位置相适应,旋紧空心六角螺母4。步骤五:双头螺栓2上端与上预制连接孔的上连接螺母贴合,旋紧双头螺栓2,使上侧墙板7与圈梁101拉紧固定。步骤六:在上侧墙板7与圈梁101、圈梁101与下侧墙板6的空隙间浇筑混凝土灌浆料。实现上侧墙板7、圈梁101、下侧墙板6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圈梁上预埋圈梁套筒,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下连接螺栓向下穿过圈梁套筒连接下层墙板,并压紧圈梁,实现圈梁与下层墙板的固定连接;2.圈梁套筒与空心方柱体和下连接螺栓间设置有间隙,降低圈梁和下层墙板的制造精度,节约成本;3.采用双头螺栓反向螺纹连接的结构,实现上层墙板与连接装置的的可靠拉紧固定;4.预制上层墙板、下层墙板上下端分别设置预制连接孔,实现多层墙板和圈梁的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总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是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的全剖图。图5是圈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圈梁预埋圈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上层墙板、圈梁、下层墙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圈梁内设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心方柱体、11-水平灌浆孔、2-双头螺栓、21-六角凸台、3-上盖、31-上盖灌浆孔、32-上盖中心孔、4-空心六角螺母、41-下伸圆柱、5-方形螺母、6-下层墙板、7-上层墙板、8-圈梁套筒、81-套筒上腔、82-套筒下腔、9-下连接螺栓、10-下盖、101-圈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8,本技术的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包括空心方柱体1、双头螺栓2、上盖3、空心六角螺母4、方形螺母5、圈梁套筒8、下连接螺栓9、下盖10,以附图4的方向定义本申请的上下、左右方向,以便描述本申请,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为正方形管状结构,空心方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着左右方向贯穿的水平灌浆孔11,用于混凝土灌浆料进入到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中,固定空心方柱体1,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上端固定上盖3,例如焊接,上盖3为方形,其方形的四个角的位置均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灌浆孔31,用于混凝土灌浆料进入到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中,固定空心方柱体1,所述的上盖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设置有向下伸出的下伸圆柱41,下伸圆柱41的外径小于上盖中心孔32,下伸圆柱41向下穿过上盖3,下伸圆柱41上设置有外螺纹,下伸圆柱41的外螺纹旋合方形螺母5,方形螺母5的外轮廓呈正方形,方形螺母5的边长大于上盖中心孔32的直径,用以方形螺母不能从上盖中心孔32向上脱出,方形螺母5的边长小于空心方柱体1的方形内腔的边长,用以下伸圆柱41旋合方形螺母5后仍然能够在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中调整位置,方形螺母5的对角线长度大于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边长,用以防止方形螺母5在空心方柱体1的方形内腔中转动,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六边形外轮廓的内接圆大于上盖中心孔32,防止空心六角螺母4向下脱出上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包括空心方柱体(1)、双头螺栓(2)、上盖(3)、空心六角螺母(4)、方形螺母(5)、圈梁套筒(8)、下连接螺栓(9)、下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上端固定上盖(3),上盖(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设置有向下伸出的下伸圆柱(41),下伸圆柱(41)的外径小于上盖中心孔(32),下伸圆柱(41)向下穿过上盖(3),下伸圆柱(41)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的外螺纹旋合方形螺母(5),方形螺母(5)的外轮廓呈正方形,方形螺母(5)的边长大于上盖中心孔(32)的直径,方形螺母(5)的边长小于空心方柱体(1)的方形内腔的边长,方形螺母(5)的对角线长度大于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边长,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六边形外轮廓的内接圆大于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下端固定下盖(10),下盖(10)固定下连接螺栓(9)的上端,所述的圈梁套筒(8)的上部设置有圆形的套筒上腔(81),用于容纳空心方柱体(1),套筒上腔(81)与空心方柱体(1)的外壁存在间隙,圈梁套筒(8)的下部设置有圆形的套筒下腔(82),用于下连接螺栓(9)向下穿过圈梁(101),并且下连接螺栓(9)与套筒下腔(82)存在间隙,圈梁套筒(8)预埋在圈梁(101)上;所述的双头螺栓(2)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上、下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中心设置有沿着上下贯穿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栓(2)下端设置的螺纹旋合空心六角螺母(4)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栓(2)的上端螺纹旋合上层墙板(7)的上预制连接孔中预埋的上连接螺母;所述的下连接螺栓(9)下端螺纹与下层墙板上端设置的下连接孔内预埋的下连接螺母旋合,且为自锁连接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与墙板间圈梁的连接装置,包括空心方柱体(1)、双头螺栓(2)、上盖(3)、空心六角螺母(4)、方形螺母(5)、圈梁套筒(8)、下连接螺栓(9)、下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上端固定上盖(3),上盖(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设置有向下伸出的下伸圆柱(41),下伸圆柱(41)的外径小于上盖中心孔(32),下伸圆柱(41)向下穿过上盖(3),下伸圆柱(41)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的外螺纹旋合方形螺母(5),方形螺母(5)的外轮廓呈正方形,方形螺母(5)的边长大于上盖中心孔(32)的直径,方形螺母(5)的边长小于空心方柱体(1)的方形内腔的边长,方形螺母(5)的对角线长度大于空心方柱体(1)的内腔边长,所述的空心六角螺母(4)的六边形外轮廓的内接圆大于上盖中心孔(32);所述的空心方柱体(1)下端固定下盖(10),下盖(10)固定下连接螺栓(9)的上端,所述的圈梁套筒(8)的上部设置有圆形的套筒上腔(81),用于容纳空心方柱体(1),套筒上腔(81)与空心方柱体(1)的外壁存在间隙,圈梁套筒(8)的下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宋扬郑先超王保民王军伟范清华李卫红卜世杰常金虎孙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