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及具有该流道的双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150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中心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载体上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呈放射状设置多个第一肋板,第一肋板将载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呈辐射状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二肋板,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第二肋板个数依次增多,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截面积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依次增大,相邻第二肋板之间或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为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该结构可进一步改善流道供气均匀性,提高扩散传质效率和降低液体流动阻力,有利于液体顺利排出。

Variable cross-section runner of fuel cell and bipolar plate with the ru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及具有该流道的双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及具有该流道的双极板。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内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而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理想新能源技术。双极板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在燃料电池中起着分配气体、导电、导热、排水等重要作用,其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流道结构。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流道须考虑空气供应和产物水的排出问题。一种理想的流道结构,是在合适的进气流速下,既能使得空气充分且均匀的通过流道,进而均匀扩散至扩散层,最终到达催化层发生化学反应,达到理想的供气效果。另一方面反应产物水能够通过流道顺利排出,不至因其堵塞流道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在现有技术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多为等截面流道结构,如直通流道、蛇形流道、螺旋形流道等,沿流道方向,气体压降逐渐减小,液体流动受阻力影响不易排出,扩散传质效率也降低。也有一些变截面优化改进直通流道,但加工难度大,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包括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中心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载体上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呈放射状设置多个第一肋板(1),第一肋板将载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呈辐射状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二肋板(2),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第二肋板个数依次增多,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截面积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依次增大,相邻第二肋板之间或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为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包括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中心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载体上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呈放射状设置多个第一肋板(1),第一肋板将载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呈辐射状设置多个独立的第二肋板(2),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方向第二肋板个数依次增多,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截面积自进气口向载体边沿依次增大,相邻第二肋板之间或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为燃料电池变截面流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变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刚朱万超廉钰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