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133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烘干机,包括具有进风口和烘干室的机体,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游处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游、并位于烘干室的进气口处的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压缩机、节流元件和电控系统;所述烘干室用于烘干衣物,该烘干室设置有门和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室外;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系统。该除湿烘干机能够同时进行衣物烘干和居家简易除湿。

A Desiccant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除湿烘干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居家环境空气的湿度控制越显必要,其涉及人的舒适度以及生活用品保养等的需求,另外在梅雨天气衣服的晾晒也是一道生活难题,故居家除湿和衣服烘干的实现将能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进行居家除湿和衣物烘干需要分别购买单独设备,既占用空间又提高成本。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烘干机,能够同时进行衣物烘干和简易除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烘干机,包括具有进风口和烘干室的机体,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游处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游、并位于烘干室的进气口处的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压缩机、节流元件和电控系统;所述烘干室用于烘干衣物,该烘干室设置有门和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室外;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系统。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风机、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机体的上部,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烘干室的下部;冷凝器的前侧设置有回热冷凝器,排气口的前侧设置有回热蒸发器,回热冷凝器和回热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一个储水箱,该储水箱用于收集回热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蒸发器由多个子蒸发器并联连接而成,每个子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冷凝器由多个子冷凝器并联连接而成,每个子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泵系统的管道上,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风机的转速可调,并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调速。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吊挂衣物的挂架。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热泵系统和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制冷剂为R134a、R245f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湿烘干机中,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所述的除湿烘干机,还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脚轮。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烘干机,空气被吸入后先经过蒸发器进行降温除湿,然后经过冷凝器加热,接着进入烘干室对衣物进行烘干,最后排出室外,由于风机的抽气速度较快,在关闭门窗的情况下补充进室内的空气比排出的空气少,从而到达简易除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烘干机中,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烘干机中,制冷剂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湿烘干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湿烘干机,包括具有进风口1.1和烘干室1.2的机体1,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风机2,设置在风机下游处的蒸发器3,设置在蒸发器下游、并位于烘干室的进气口处的冷凝器4,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5,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压缩机6、节流元件7和电控系统8;所述烘干室1.2用于烘干衣物,该烘干室设置有门1.3和排气口1.4,排气口通过排气管(图中没画)连通至室外;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系统。工作时,空气被吸入后先经过蒸发器进行降温除湿,然后经过冷凝器加热,接着进入烘干室对衣物进行烘干,最后排出室外,由于风机的抽气速度较快,在关闭门窗的情况下补充进室内的空气比排出的空气少,从而到达简易除湿的目的。可见,该除湿烘干机能够同时进行衣物烘干和居家简易除湿,与分别购买设备进行衣物烘干和居家除湿的方式相比,其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为了增强除湿作用,可在机体上设置一个连通至蒸发器3下游侧的回气口1.5,被蒸发器除湿后的空气一部分从回气口排到室内,一部分通过冷凝器4进入烘干室,这样可在室内形成空气循环,循环过程中水分不断被蒸发器去除。还可在该回气口处设置一个风阀,以调节回气口的开口大小,从而能够调节两部分空气的比例。此处,除湿烘干机中的所有电器设备均与电控系统8电性连接,并由电控系统控制它们工作。进一步的,所述风机2、蒸发器3、冷凝器4设置在机体的上部,所述排气口1.4设置在烘干室1.2的下部;冷凝器的前侧(指冷凝器上风向的一侧)设置有回热冷凝器9,排气口的前侧(指排气口上风向的一侧)设置有回热蒸发器10,回热冷凝器和回热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凝器4和排气口1.4分别设置在烘干室的上下侧,气流会先流过衣物后再从排气口排出,保证了烘干效果;而回热冷凝器和回热蒸发器分别设置在烘干室的上下侧,空气排出前,其多余的热量会被回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导致制冷剂气化上升到回热冷凝器处,回热冷凝器会对进入冷凝器4前的空气进行预热,导致制冷剂液化,液化的制冷剂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回热蒸发器,形成循环,通过余热回收并用作预热,可在不额外增加制冷系统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加大了烘干加热量,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储水箱11,该储水箱用于收集回热蒸发器10产生的冷凝水。优选的,所述蒸发器3由多个子蒸发器并联连接而成,每个子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冷凝器4由多个子冷凝器并联连接而成,每个子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对应的电磁阀的开闭,可调节工作的子蒸发器和子冷凝器的数量(以下称为打开量),从而改变换热面积,进而可调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热泵系统的内部压力。所述子蒸发器和子冷凝器可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系统8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泵系统的管道上,所述蒸发器3和冷凝器4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系统压力信息、换热前后的温度变化信息,控制器根据这些信息控制蒸发器3和冷凝器4的打开量,达到调节烘干温度的目的。较优的,所述风机2的转速可调,并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调速。如采用变频电机作为风机的电机,控制器调节该电机的功率来改变转速。控制器在调节制蒸发器3和冷凝器4的打开量的同时,改变风机的送风量,进一步提高调节烘干温度的有效性。该风机可采用轴流式风机、离心式风机或贯流式风机。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室1.2内设置有用于吊挂衣物的挂架12。具体的,所述热泵系统和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制冷剂为R134a、R245fa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制冷剂均为环保型氟利昂冷却剂,不会破坏环境。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元件7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此外,所述的除湿烘干机,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底部的脚轮13,以便除湿烘干机的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风口和烘干室的机体,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游处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游、并位于烘干室的进气口处的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压缩机、节流元件和电控系统;所述烘干室用于烘干衣物,该烘干室设置有门和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室外;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风口和烘干室的机体,设置在进风口处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游处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游、并位于烘干室的进气口处的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压缩机、节流元件和电控系统;所述烘干室用于烘干衣物,该烘干室设置有门和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室外;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机体的上部,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烘干室的下部;冷凝器的前侧设置有回热冷凝器,排气口的前侧设置有回热蒸发器,回热冷凝器和回热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一个储水箱,该储水箱用于收集回热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由多个子蒸发器并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亮崔梓华梁洁平张晓艳张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