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敏专利>正文

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01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框架、网筛、网箱和绳索。网筛固定铺设在浮床框架上,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绳索上,浮床框架放置在网箱内。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网箱侧壁上。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连接座上,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绳索穿过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本案通过设置网箱和绳索,避免了浮床随意漂动,防止了鱼吃菜;通过设置特殊的挂钩组件,将网箱挂在绳索上,取放非常方便。

An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with Fish and Vegetable Symbi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养殖高密度的加大、投喂频率的增加、渔用药物的滥用以及不适当的管理方法等,使养殖水体不断恶化,水体中营养物质、有机碎屑等严重超标,以及渔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残留,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悉,精养池塘养殖投入饲料中的氮(N)、磷(P)仅20%-30%被养殖鱼类利用,其残留饲料和排泄物等大量营养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水体和底泥中,且目前池塘养殖废水直接排放的现象较多,创建基于环境友好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池塘鱼菜共生技术模式是基于共生原理,在同一水体中将水产养殖与植物种植有机结合,水面种植蔬菜,利用蔬菜生长对水体中营养物的吸附、吸收与转换等特点,并以蔬菜产品的形式将过剩营养物质移出水体,实现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不一,有竹子、废旧轮胎、泡沫板等,没有统一的规范,虽然制作简单、方便,但是使用寿命短,清理操作困难,有可能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浮床没有外围保护,蔬菜根系容易遭到草食性鱼类的破坏,不利于蔬菜的生长,不利于充分发挥浮床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通过设置网箱和绳索,避免了浮床随意漂动,防止了鱼吃菜;通过设置特殊的挂钩组件,将网箱挂在绳索上,取放非常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框架、网筛、网箱和绳索,所述网筛固定铺设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所述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所述绳索上,所述浮床框架放置在所述网箱内,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侧壁上,所述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所述绳索穿过所述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在本技术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中,所述内钩侧视呈鱼钩状,所述外钩侧视呈L状,所述内钩和外钩均采用金属杆一体化弯曲成型,所述内钩包括弯曲段一和连接段一,所述外钩包括弯曲段二和连接段二。在本技术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中,所述浮床框架采用PVC水管无缝焊接成型,所述网筛选用聚乙烯密目网,所述网筛网目直径为2cm,所述网筛用尼龙绳扎紧在所述浮床框架上。在本技术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中,所述网箱为聚乙烯网箱,其网目直径为3cm,且上方开口。在本技术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中,所述绳索距水面高度为0.25~0.3m。在本技术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中,所述网箱的高度为0.5~0.6m。实施本技术的这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网箱和绳索,既避免了网箱的随意漂动,也避免了鱼破坏蔬菜的根系,不仅满足了鱼菜共生的要求,而且在促进种养结合,发展都市农业方面具有美观、环保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特点;通过设置特殊的挂钩组件,将网箱挂在绳索上,取放非常方便;本案部件采用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制成,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还能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浮床框架和网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挂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外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内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浮床框架1、网筛2、网箱3、绳索4、挂钩组件5、连接座51、内钩52、外钩53、耳蜗状通道54、蜗槽55、弯曲段一521、连接段一522、弯曲段二531、连接段二5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5所示的本技术的这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框架1、网筛2、网箱3和绳索4,绳索4可以是钢丝绳。所述浮床框架1采用PVC水管无缝焊接成型,所述网筛2选用聚乙烯密目网,所述网筛2网目直径为2cm,所述网筛2用尼龙绳扎紧在所述浮床框架1上。所述网箱3为聚乙烯网箱,其网目直径为3cm,且上方开口。所述网筛2固定铺设在所述浮床框架1上,所述绳索4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所述绳索4距水面高度为0.25~0.3m所述网箱3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5连接在所述绳索4上,所述浮床框架1放置在所述网箱3内,所述网箱3的高度为0.5~0.6m。所述挂钩组件5包括连接座51、内钩52和外钩53,所述内钩52侧视呈鱼钩状,所述外钩53侧视呈L状,所述内钩52和外钩53均采用金属杆一体化弯曲成型,所述内钩52包括弯曲段一521和连接段一522,所述外钩53包括弯曲段二531和连接段二532,外钩53还可以作为网箱3的提手,起到便于搬运网箱3的作用。所述连接座51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3侧壁上,连接座51可以通过小铁丝扎紧在网箱侧壁上。所述外钩53和内钩52分别上下位焊接在所述连接座51上,所述外钩53和内钩52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54,所述绳索4穿过所述耳蜗状通道54置于蜗槽55内。通过设置一耳蜗状通道54,且让绳索4置于该耳蜗状通道54终点的蜗槽55内,使得绳索4在任何情况下不易漂出挂钩组件5,从而使得网箱3相对稳定的在水中漂浮,且不会大幅度移动,起到一个保护菜苗的作用。本案在实施过程中,浮床框架1必须选用PVC水管无缝焊接成型,不进水,才能保证浮床的浮力。浮床框架1长度不宜过长,要便于浮床中间部分的水生蔬菜秧苗定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浮床会随着风向不断漂动,因此我们根据网箱3的宽度左右两侧在池塘两岸用钢丝绳把网箱3固定住,网箱3顶部离水面为0.25~0.3米,网箱3底部位于水下0.25~0.3米,再把浮床放入网箱3内,既避免了网箱3的随意漂动,也避免了鱼吃菜。鱼菜共生种植试验:试验地点选择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内北区1号、2号、3号共三口池塘,其中2号为对照塘,1、3号为试验塘。1号试验塘5.4亩,2号对照塘5.7亩,3号为原试验塘6.2亩,每个试验塘放置生物浮床20个。三口池塘水深平均2.5m,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生态浮床一年四季都可运行,水生蔬菜可根据不同生长周期进行更换,经过对比研究,选定大叶白梗品种水蕹菜作为养殖池塘浮床植物。利用制作的浮床种植水蕹菜,行距、株距5cm,刈割5茬,平均每个浮床每茬收个蔬菜重量为5.8kg,市场售价为5.2元/kg,每茬收获30.16元,每年养殖期总共刈割5茬,合计每个浮床收获150.8元。每个浮床蔬菜种植成本22元,收割人工成本30元,每个浮床年折旧26元,成本合计78元/年,利润72.8元/年,种植效益可观。另外,2018年9月初,我园委托吉安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分析人员对我园的鱼-菜共生试验塘和对照塘进行了常规水质监测采样,共采集了四个水样(如下表所示)。监测数据表明,安装了鱼菜共生设施的试验塘水体透明度有所增加,溶解氧略有提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也相应减少,即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在池塘中借助生态浮床的生态作用,可有效去除氮磷等元素,有效预防水华爆发和鱼病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框架、网筛、网箱和绳索,所述网筛固定铺设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所述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所述绳索上,所述浮床框架放置在所述网箱内,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侧壁上,所述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所述绳索穿过所述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框架、网筛、网箱和绳索,所述网筛固定铺设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所述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所述绳索上,所述浮床框架放置在所述网箱内,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侧壁上,所述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所述绳索穿过所述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钩侧视呈鱼钩状,所述外钩侧视呈L状,所述内钩和外钩均采用金属杆一体化弯曲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敏戴银根王国庆傅雪军段中华银旭红练小华罗稳根
申请(专利权)人:肖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