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构件、带电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372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带电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一种接触带电方式用的带电构件,其中,在针对带电构件的表面,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轴方向上的五处以上的不同位置上的0.7mm见方的范围的凹凸高度进行测定而算出了凹凸高度时,以从高的一侧起占0.01面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相对于所述0.7mm见方的面积100面积%,在比所述基准高度低1.7μm的位置上的带电构件所占的面积的平均比率为2面积%以下。

Live components, live devices, processing boxe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构件、带电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构件、带电装置、处理盒(processcartridge)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带电构件,已知在导电性芯材上至少配置有导电性弹性层的带电构件,具体而言例如已知如下。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带电装置,其包括带电构件,通过使所述带电构件接触被带电体,对与所述被带电体之间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被带电体带电,所述带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构件是在金属芯铁上具有半导电性层并在所述半导电性层上具有至少一层以上的上层的辊(roll)形状,在将所述带电构件的表面的凹凸间距离设为RSm时为30μm≦RSm≦320μm,并且在将所述带电构件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设为Rz时为1.1μm≦Rz≦5μm。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导电性芯体及形成于所述导电性芯体上的带电层及表面层,在所述表面层的表面具有凹凸部,所述凸部具有平滑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0153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013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带电构件,其与在针对带电构件的表面,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轴方向上的五处以上的不同位置上的0.7mm见方的范围的凹凸高度进行测定而算出了凹凸高度时,以从高的一侧起占0.01面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相对于所述0.7mm见方的面积100面积%,在比所述基准高度低1.7μm的位置上的带电构件所占的面积的平均比率与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用以解决所述课题的具体的手段中包括如下形态。<1>一种带电构件,在针对带电构件的表面,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轴方向上的五处以上的不同位置上的0.7mm见方的范围的凹凸高度进行测定而算出了凹凸高度时,以从高的一侧起占0.01面积%的高度为基准高度,相对于所述0.7mm见方的面积100面积%,在比所述基准高度低1.7μm的位置上的带电构件所占的面积的平均比率为2面积%以下。<2>根据<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为0.1面积%以上且2面积%以下。<3>根据<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为0.2面积%以上且1.8面积%以下。<4>根据<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带电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依次具有导电性弹性层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含有凹凸形成用粒子。<5>根据<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2μm以上且30μm以下。<6>根据<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树脂粒子或二氧化硅(silica)粒子。<7>根据<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聚酰胺粒子。<8>根据<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带电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依次具有接着层及导电性弹性层,所述接着层含有凹凸形成用粒子。<9>根据<8>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1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10>根据<8>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无机粒子或树脂粒子。<11>根据<8>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锆石粒子。<12>根据<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带电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面具有导电性弹性层,所述导电性弹性层含有凹凸形成用粒子。<13>根据<12>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14>根据<12>所述的带电构件,其中,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橡胶粒子。<15>一种带电装置,其具有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构件。<16>一种处理盒,其包括:电子照片感光体;以及带电装置,具有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构件,使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带电,并且,所述处理盒拆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电子照片感光体;带电装置,具有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构件,使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带电;潜像形成装置,在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的表面形成潜像;显影装置,通过含有调色剂(toner)的显影剂将在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的潜像予以显影而在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以及转印装置,将在所述电子照片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1>、<4>、<6>、<7>、<8>、<10>、<11>或<12>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2>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面积的平均比率不足0.1面积%或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3>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面积的平均比率不足0.2面积%或超过1.8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5>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表面层中所含的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不足12μm或超过30μm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9>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接着层中所含的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不足110μm或超过300μm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13>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导电性弹性层中所含的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不足5μm或超过100μm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14>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导电性弹性层中所含的凹凸形成用粒子为无机粒子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更少的图像的带电构件。根据<15>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带电构件的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的带电装置。根据<16>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带电构件的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的处理盒。根据<17>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带电构件的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超过2面积%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条纹的产生少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构件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带电构件的另一例的表面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符号的说明208A:带电构件30:导电性芯体31:导电性弹性层32:表面层200、210、220:图像形成装置206:曝光装置207:电子照片感光体(感光体)208:带电装置209:电源211:显影装置212:转印装置212a:一次转印构件212b:二次转印构件213:清洁装置214:除电装置215:定影装置500:记录介质400:壳体401a、401b、401c、401d:感光体402a、402b、402c、402d:带电辊403:曝光装置404a、404b、404c、404d:显影装置405a、405b、405c、405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在针对带电构件的表面,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轴方向上的五处以上的不同位置上的0.7mm见方的范围的凹凸高度进行测定而算出了凹凸高度时,以从高的一侧起占0.01面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相对于所述0.7mm见方的面积100面积%,在比所述基准高度低1.7μm的位置上的带电构件所占的面积的平均比率为2面积%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2 JP 2018-0549291.一种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在针对带电构件的表面,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轴方向上的五处以上的不同位置上的0.7mm见方的范围的凹凸高度进行测定而算出了凹凸高度时,以从高的一侧起占0.01面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相对于所述0.7mm见方的面积100面积%,在比所述基准高度低1.7μm的位置上的带电构件所占的面积的平均比率为2面积%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为0.1面积%以上且2面积%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的平均比率为0.2面积%以上且1.8面积%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依次具有导电性弹性层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含有凹凸形成用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2μm以上且30μ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树脂粒子或二氧化硅粒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形成用粒子为聚酰胺粒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面依次具有接着层及导电性弹性层,所述接着层含有凹凸形成用粒子。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田幸介泊省吾松木敬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