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356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撑地杆;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贯通的插孔,所述插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撑地杆;切割刀片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二圆刀片,二所述圆刀片相间设置且刀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撑地杆的轴向设置的切割区间;以及剔槽砂轮,安装于二所述圆刀片的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轨迹位于二所述圆刀片的切割区间,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宽度适配于二所述圆刀片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手持机械开槽时存在开槽大小不均匀、开槽效率低的问题。

Pipe groo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管开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配管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配管即线管敷设,是建筑施工或家电装修时用于辅助电路敷设和对电线的保护。配管按其敷设方式分为明配管和暗配管。明配管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梁、支架等处;暗配管敷设于墙壁、顶棚、楼板及地面等的内部。当需要进行暗配管时,首先需要进行对墙体开槽,而现有的开槽技术,首先需要先用切割机对墙体两侧进行开槽,但是实际的开槽时不能保证开槽的槽口竖直向下,其中由于人们手动拿持机械而导致手臂的抖动问题,接着人们再通过剔刀进行人工剔槽,这样操作费时费力,且人为剔槽也会产生误差,导致开槽大小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配管开槽装置,以解决现有手持机械开槽时存在开槽大小不均匀、开槽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撑地杆;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贯通的插孔,所述插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撑地杆;切割刀片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二圆刀片,二所述圆刀片相间设置且刀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撑地杆的轴向设置的切割区间;以及剔槽砂轮,安装于二所述圆刀片的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轨迹位于二所述圆刀片的切割区间,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宽度适配于二所述圆刀片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一转轴,二所述圆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二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剔槽砂轮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并驱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腔贯穿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撑地杆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滑设于二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转轴的靠近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可转动地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伸至所述箱体的第二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挡土罩,所述挡土罩设于所述剔槽砂轮的靠近所述撑地杆的一侧,所述推板连接于所述挡土罩。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上形成有限位孔槽,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孔槽和所述限位通孔分别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孔槽和所述限位通孔中插设有限位插杆以锁定所述推板的推入深度。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设置的螺纹柱,所述限位插杆的插设端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柱。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和定位板,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圆刀片同向设置,所述定位板位置可调地滑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插设有定位杆。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配管开槽装置通过在地面设置撑地杆,将切割刀片组件和剔除砂轮同时通过箱体安装于撑地杆上,使得箱体可沿撑地杆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在配管槽开槽过程中,一方面,确保切割口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提高了配管槽成形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切割刀片组件先切割槽线,通过剔槽砂轮后剔槽,使得切割和开槽同时进行,提高了配管槽的开槽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切割刀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推板的自由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推板的锁定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第二转轴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圆刀片和剔槽砂轮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切割刀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推板的自由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推板的锁定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第二转轴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圆刀片和剔槽砂轮的位置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撑地杆1、箱体2、切割刀片组件和剔槽砂轮4。具体的,箱体2滑设于撑地杆1上。箱体2可沿撑地杆的轴向方向滑动。箱体形成有竖向贯通的插孔,箱体的插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撑地杆,使得箱体沿撑地杆的轴向移动。切割刀片组件安装于箱体2的侧部。切割刀片组件包括同向设置的两块圆刀片31。两块圆刀片相间设置,且两块圆刀片的刀面之间形成沿撑地杆的轴向设置的切割区间。剔槽砂轮4安装于两块圆刀片的上方或下方的箱体的侧部,且剔槽砂轮4的剔槽轨迹位于两块圆刀片31之间的切割区间。两块圆刀片31和剔槽砂轮4呈三角形排布。剔槽砂轮的剔槽宽度等于两块圆刀片之间的距离(切割区间的宽度)。如图7所示,两块圆刀片31之间的距离加上两块圆刀片的厚度为配管开槽的宽度。剔槽砂轮4的厚度等于两块圆刀片之间的距离。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管开槽装置径向配管开槽时,将撑地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使得切割刀片组件和剔槽砂轮对准待开槽的墙面、切割刀片组件的圆刀片切割待开槽的墙面形成槽线、剔槽砂轮剔除切割后的墙体(两根槽线之间的墙体)以形成配管槽,通过手动推动箱体,使得箱体沿撑地杆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形成沿撑地杆的轴向方向的配管槽。本技术的配管开槽装置通过在地面设置撑地杆,将切割刀片组件和剔除砂轮同时通过箱体安装于撑地杆上,使得箱体可沿撑地杆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在配管槽开槽过程中,一方面,确保切割口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提高了配管槽成形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切割刀片组件先切割槽线,通过剔槽砂轮后剔槽,使得切割和开槽同时进行,提高了配管槽的开槽效率。参阅图1和图2所示,箱体2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腔。第一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一转轴5。两块圆刀片31同轴连接于第一转轴5。箱体2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驱动电机51驱动连接于第一转轴5的一端。具体的,箱体2的相对的二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贯孔。第一转轴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箱体2的二外侧壁的第一贯孔中。第一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同轴连接于第一转轴5的第一端。在开槽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使得圆刀片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切割待开槽的墙面形成槽线。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箱体2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腔,第二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管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地杆;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贯通的插孔,所述插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撑地杆;切割刀片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二圆刀片,二所述圆刀片相间设置且刀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撑地杆的轴向设置的切割区间;以及剔槽砂轮,安装于二所述圆刀片的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轨迹位于二所述圆刀片的切割区间,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宽度适配于二所述圆刀片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管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地杆;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贯通的插孔,所述插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撑地杆;切割刀片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二圆刀片,二所述圆刀片相间设置且刀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撑地杆的轴向设置的切割区间;以及剔槽砂轮,安装于二所述圆刀片的上方或下方的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轨迹位于二所述圆刀片的切割区间,所述剔槽砂轮的剔槽宽度适配于二所述圆刀片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腔,所述第一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一转轴,二所述圆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腔,所述第二开口腔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剔槽砂轮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并驱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管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腔贯穿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撑地杆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滑设于二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内侧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黄峻刘阳王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