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334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主梁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梁设置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同向平行设置,主梁与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正交设置,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紧固装置穿过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主梁和下支撑梁依次连接紧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侧模拆除设计一套专用吊挂装置,使之可以整体拆除,提高拆除效率,同时,由于侧模整段拆除,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受环境影响小,并且,减少了对拆除过程中对侧模的破坏,提高回收率。

Suspension device for side die demolition of upstream movable die holder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海峡大桥不同于以往建设的海湾桥,其建设所面临的风大、浪高、涌激、强台风、复杂地质等恶劣条件,尤其平潭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风暴海域之一,给大桥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和超高风险。本桥为国内在跨海峡桥梁领域的首次尝试,无论是环境的恶劣程度,还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施工风险都远超国内已建成或在建的其他跨海湾桥梁。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复杂风浪涌环境下建设海峡大桥,建成后将满足海上桥面十级大风(陆地八级风运营)环境下大桥安全运营。目前,移动模架被广泛应用于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当中,然而,在桥梁施工完成以后,往往需要进行移动模架的拆除工作,对于拆除上行式移动模架而言,模板的拆除工作是关键一步。常规的模板拆除方法采用散拆的方式进行施工,即模板从移动模架两端开始,逐个构件的进行拆除工作。然而,拆除移动模架属于高空作业,作业时间长,危险性大,极易受天气影响,同时,由于构件为逐件拆解,需使用吊机反复吊运,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快速、简单的移动模架模板拆除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传统的散拆移动模架模板的施工方法存在的高空作业时间长、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已解决上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装置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主梁和紧固装置。所述主梁设置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与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正交设置,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所述紧固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主梁和下支撑梁依次连接紧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梁包括上梁体、通孔垫和平垫,四块所述通孔垫设置在上支撑梁开设的两个通孔处,所述平垫设置在所述上梁体的的上表面的中部。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梁包括下梁体、下梁连接孔和下梁吊耳,所述下梁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一端且用于与侧模的铰接连接,所述下梁吊耳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下表面,所述下梁吊耳用于辅助连接所述侧模。优选的,所述上梁体和下梁体均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型号相同的槽钢焊接形成,所述上梁体的长度小于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所述主梁采用两个工字钢沿长度方向通过连接钢板焊接形成。优选的,在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焊接有主梁吊耳,以便于起吊侧模。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筋、螺母和垫板,精轧螺纹钢筋穿过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的通孔,通过螺母和垫板将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紧固连接,所述吊挂装置还包括贝雷梁与抄垫基座,用于稳定侧模。优选的,紧固装置还包括上定环、下定环、调节器和底垫,上定环插接在下定环上使紧固装置呈环状,上定环与下定环侧壁距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0.8mm;两个紧固装置分别套接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外,且位于主梁两侧,调节器包括顶块、螺柱和棱柱块,螺柱螺纹连接在上定环顶部,螺柱一端与顶块转动连接,顶块与上支撑梁顶部抵接;螺柱另一端与棱柱块固连,棱柱块为六棱柱;底垫固连在下定环内侧底部,底垫与下支撑梁底部抵接。优选的,下定环底部厚度为上定环顶部厚度的3-5倍,下定环底部两侧开设有倒角面,底垫底部四周开设有倒角边。此外,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的使用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吊杆及紧固装置将侧模固定;步骤二、将移动模架的侧模与主桥梁之间的挑梁拆除,解除侧模与主桥梁间的连接;步骤三、将侧模与挑梁连接杆件替换为侧模拆除装置吊挂装置,从而将侧模与下支撑梁的下梁连接孔和下梁吊耳铰接连接,再在下支撑梁的下方安置贝雷梁与抄垫基座,用于稳定侧模;步骤四、最后,利用起吊设备将侧模吊离至梁面下方空地,分解并吊至平板车上,运走。优选的,在用大型起吊设备将侧模吊离至梁面下方空地前,需要拆除翼缘位置的吊杆及紧固装置。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针对侧模拆除设计一套专用吊挂装置,使之可以整体拆除,提高拆除效率。2、由于侧模整段拆除,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受环境影响小。3、减少了对拆除过程中对侧模的破坏,提高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吊挂装置结构图;图2为上支撑梁的正视图;图3为上支撑梁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A处剖视图;图5为下支撑梁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B-B处剖视图;图7为吊挂装置使用状态正面图;图8为吊挂装置使用状态侧面图;图9为紧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0为紧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为图10中A的放大图;图12为图10中B的放大图;图13为图10中C的放大图。图中:1、上支撑梁;10、上梁体;11、通孔垫;12、平垫;2、下支撑梁;20、下梁体;21、下梁连接孔;22、下梁吊耳;3、主梁;4、紧固装置;41、精轧螺纹钢筋;42、螺母;43、垫板;44、上定环;441、滑槽;45、下定环;451、凸块;452、倒角面;46、调节器;461、顶块;462、螺柱;463、棱柱块;464、倒角区;47、底垫;471、倒角边;5、主梁吊耳;6、侧模;7、吊杆;8、贝雷梁;9、抄垫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8,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装置包括上支撑梁1、下支撑梁2、主梁3和紧固装置4。参见图1,主梁3设置在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之间,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同向平行设置,主梁3与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正交设置,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紧固装置4穿过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1、主梁3和下支撑梁2依次连接紧固。参见图2-图4,上支撑梁1包括上梁体10、通孔垫11和平垫12,四块通孔垫11设置在上支撑梁1开设的两个通孔处,平垫12设置在上梁体10的上表面的中部。参见图5和图6,下支撑梁2包括下梁体20、下梁连接孔21和下梁吊耳22,下梁连接孔21设置在下梁体20的一端且用于与侧模6的铰接连接,下梁吊耳22设置在下梁体20的下表面,下梁吊耳22用于辅助连接侧模6。上梁体10和下梁体20均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型号相同的槽钢焊接形成,且上梁体10的长度小于下梁体20的长度;主梁3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沿长度方向通过连接钢板焊接形成。在主梁3的上表面焊接有主梁吊耳5,以便于起吊侧模。紧固装置4包括精轧螺纹钢筋41、螺母42和垫板43,精轧螺纹钢筋41穿过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上的通孔,通过螺母42和垫板43将上支撑梁1和下支撑梁2紧固连接。辅助的,装置还包括吊杆7,贝雷梁8和抄垫基座9,用于稳定侧模6。参见图9至图13,紧固装置4还可包括上定环44、下定环45、调节器46和底垫47,上定环44与下定环45均为钢制半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装置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主梁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设置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与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正交设置,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所述紧固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主梁和下支撑梁依次连接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装置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主梁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设置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与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正交设置,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所述紧固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主梁和下支撑梁依次连接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梁包括上梁体、通孔垫和平垫,四块所述通孔垫设置在上支撑梁开设的两个通孔处,所述平垫设置在所述上梁体的的上表面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梁包括下梁体、下梁连接孔和下梁吊耳,所述下梁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一端且用于与侧模的铰接连接,所述下梁吊耳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下表面,所述下梁吊耳用于辅助连接所述侧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体和下梁体均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型号相同的槽钢焊接形成,所述上梁体的长度小于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所述主梁采用两个工字钢沿长度方向通过连接钢板焊接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焊接有主梁吊耳,以便于起吊侧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筋、螺母和垫板,精轧螺纹钢筋穿过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的通孔,通过螺母和垫板将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紧固连接;所述吊挂装置还包括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达李源黄德利皮军云季袁飞姚华杨党国朱雷杨龙郑权卯利君张志选杨文杰王刚靳旭东侯思钦曾昭哲张小锋张小平林文强邢震玮钟祺张路伟徐菲许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