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26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涉及微生物接种领域,包括手持握杆和接种器接头,其中手持握杆包括握杆主体,推杆外壳,推杆压片及弹簧,所述的推杆外壳与推杆压片连接,套在握杆主体上,且留有空隙,所述的弹簧上端连接推杆压片,下端连接握杆主体;所述的接种器接头匹配在握杆主体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握杆主体与接种器接头可匹配连接,也可通过推杆实现分离。该接种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灭菌彻底,减小了染菌几率,简化了微生物接种的操作,提高了微生物接种的效率,其不同形状的接种器接头具有很广的适用场景。

A New Separable Multifunctional Microbial Inoc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接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
技术介绍
在微生物领域中,经常需要做接种实验,接种环是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工具,目前广泛使用的接种环大多为铜合金钢或铝合金杆,前端安装一根镍铬丝或铂金丝,丝前端人工折成环状。这种接种环在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一、接种环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先经酒精灯加热消毒并冷却,操作较为烦琐;二、当我们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时,因采用火焰消毒处理方法,会产生气溶胶,并使生物安全柜内气流紊乱;三、由于培养基内物质成分不同,某些固体培养基比较软或脆,当使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很容易将培养基弄碎,导致实验失败。目前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可分离式接种环,该接种装置也具有推杆结构和握杆结构,但是握杆结构为封闭圆筒,将推杆结构包裹在内,上下通透,无法用灼烧或酒精灭菌,有消毒死角,增加了接种时染菌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包括手持握杆和接种器接头,其中手持握杆包括握杆主体,推杆外壳,推杆压片及弹簧,所述的推杆外壳与推杆压片连接,套在握杆主体上,且与之留有空隙,可用酒精进行消毒灭菌;所述的弹簧上端连接推杆压片,下端连接握杆主体;所述的接种器接头匹配在握杆主体的下端。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握杆主体为一体式封闭中空结构,上端手持位置有防滑纹路,其余表面光滑,下端直径渐小,可连接接种器接头。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推杆外壳为非全封闭结构,两侧各有一块外壳,下端连接封闭圆环,上端连接推杆压片,其各段直径均略大于握杆主体,且留有空隙,无死角,可用酒精进行消毒灭菌。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接种器接头上端为内凹的孔洞,下端形状分为三种:球形,环形和针形。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内凹的孔洞的直径大于握杆主体下端直径;接种器接头内凹的孔洞的直径小于推杆外壳下端圆环的直径。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手持握杆采用可消毒灭菌并可反复使用的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所述的接种器接头采用可消毒灭菌并可反复使用的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或采用已消毒灭菌的一次性材质或其他常规微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所述的握杆主体的下端可与三种接种器接头匹配连接,进行实验。待实验完毕,按下推杆压片,接种器接头受到推杆外壳下端圆环的力,与握杆主体分离。所述的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在使用时,三种不同的接种器接头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球形接头可用于比较软或较脆的固体培养基;圆环形接头可用于一般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接种;针形接头可用于穿刺培养或挑取培养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微生物接种操作中的应用,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手持握杆与接种器接头的可分离式设计,无需酒精灯即可完成灭菌操作;接种实验完成后,直接将一次性接种器接头丢弃即可进行下一轮实验操作。可以轻松实现大量、不同微生物的接种,提高了微生物接种的效率。手持握杆的非封闭式设计,保证灭菌彻底,减小了染菌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持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种接种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握杆主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推杆外壳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推杆压片的示意图;其中图a为推杆压片的正视图,图b为推杆压片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弹簧组件示意图。图7为与本专利技术匹配的接种器接头盒(无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包括手持握杆1以及接种器接头2,所述的手持握杆1可进行消毒灭菌重复使用,其包括握杆主体11,推杆外壳12,推杆压片13及弹簧14,所述的接种器接头2匹配在握杆主体11的下端。所述的握杆主体11为一体式封闭中空结构,上端手持位置有防滑纹路,其余表面光滑,下端直径渐小,可连接接种器接头2。所述的推杆外壳12为非全封闭结构,两侧各有一块外壳,下端连接封闭圆环,上端连接推杆压片13,推杆外壳12的各段直径均略大于握杆主体11,且留有空隙,无死角,可用酒精进行消毒灭菌。所述的接种器接头上端为内凹的孔洞,下端形状分为三种:球形,环形,针形。可根据不同采样要求进行选择,并匹配在握杆主体11的下端。所述的手持握杆1采用可消毒灭菌并可反复使用的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所述的接种器接头2采用可消毒灭菌并可反复使用的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或采用已消毒灭菌的一次性材质或其他常规微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请参阅图5和图6,分别表示出推杆压片13及弹簧14。使用时,握杆主体11的下端可与三种接种器接头2匹配连接,进行实验。待实验完毕,按压推杆压片13,在弹簧14的配合下,接种器接头2受到推杆外壳12下端圆环的力,与握杆主体11分离,将已完成接种操作的接种器接头2置于含消毒液的废液缸中即可进行下一轮实验操作。请参阅图7,表示接种器接头配套的接头盒,采用可消毒灭菌并可反复使用的生物实验用材质制备而成,可将接种器接头置于盒内,提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例而已,不能理解为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和精神指导下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握杆(1)和接种器接头(2),其中手持握杆(1)包括握杆主体(11),推杆外壳(12),推杆压片(13)及弹簧(14),所述的推杆外壳(12)与推杆压片(13)连接,套在握杆主体(11)上,且与之留有空隙,所述的弹簧(14)上端连接推杆压片(13),下端连接握杆主体(11);所述的接种器接头(2)匹配在握杆主体(1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握杆(1)和接种器接头(2),其中手持握杆(1)包括握杆主体(11),推杆外壳(12),推杆压片(13)及弹簧(14),所述的推杆外壳(12)与推杆压片(13)连接,套在握杆主体(11)上,且与之留有空隙,所述的弹簧(14)上端连接推杆压片(13),下端连接握杆主体(11);所述的接种器接头(2)匹配在握杆主体(1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杆主体(11)为一体式封闭中空结构,上端手持位置设有防滑纹路,其余表面光滑,下端直径渐小,可连接接种器接头(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分离式多功能微生物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外壳(12)为非全封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芳陈立功王晓辉于爽迟乃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