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05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脱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包括脱色釜釜体、设置在脱色釜釜体内的搅拌装置,脱色釜釜体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口和活性炭投料口,脱色釜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脱色釜釜体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透明抽样管与脱色釜釜体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透明抽样管内设置有带活塞的抽样推杆,抽样推杆驱动活塞在透明抽样管内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在不浪费料液的情况下能够方便观察脱色釜内的脱色情况,且操作简单。

An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ing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脱色釜
本技术属于脱色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脱色釜。
技术介绍
脱色罐广泛应用于含高杂质溶液的脱色、提纯、净化、去除热原除臭、去杂等,活性炭脱色罐通过活性炭进行脱色,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活性炭水溶脱色罐品种很多,但是多数不具备抽样检查的功能,在进行脱色时无法了解罐体内部料液的脱色情况,多为定时进行脱色,导致脱色品质较差,同时操作麻烦。授权公开号为CN20691087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水溶性脱色罐,该专利通过设置取样泵和取样管,将脱色罐罐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取样分析,从而了解脱色罐体内部料液的脱色情况。但是,由于每次都需要放出取样液才能进行分析会导致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脱色釜,该活性炭脱色釜在不浪费料液的情况下能够方便观察脱色釜内的脱色情况,且操作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活性炭脱色釜,该活性炭脱色釜包括脱色釜釜体、设置在脱色釜釜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脱色釜釜体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口和活性炭投料口,所述脱色釜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脱色釜釜体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透明抽样管与所述脱色釜釜体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透明抽样管内设置有带活塞的抽样推杆,抽样推杆驱动活塞在所述透明抽样管内滑移。作为优选地,所述透明抽样管远离所述脱色釜釜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堵头,限位堵头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抽样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抽样推杆上的活塞设置在所述过滤筛网和限位堵头之间。作为优选地,所述抽样推杆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抽样推杆的端部设置有T型柱,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倒T型槽,T型柱插设在所述倒T型槽内。作为优选地,所述抽样推杆的杆体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挡杆,所述限位堵头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限位挡杆的尺寸吻合,限位挡杆随所述抽样推杆向靠近所述脱色釜釜体方向移动至穿过第二通孔,并随所述抽样推杆转动至与所述限位堵头靠近所述活塞的端面抵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抽样推杆转动至与所述限位堵头靠近所述活塞的端面抵接时,所述活塞与所述过滤筛网抵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抽样推杆的杆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作为优选地,所述抽样推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盘。作为优选地,所述抽样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透明抽样管的长度。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不浪费料液的情况下,方便实时观察脱色釜内的脱色情况,提高脱色釜内脱色的品质。2.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脱色釜釜体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透明抽样管与脱色釜釜体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透明抽样管内设置有带活塞的抽样推杆,初始状态下,活塞紧贴过滤筛网,料液无法进入透明抽样管内,抽样推杆驱动活塞在透明抽样管内向远离过滤筛网的方向滑移,为料液进入透明抽样管腾出空间,脱色釜釜体内混合料中活性炭经过滤筛网拦截停留在脱色釜釜体内,在重力作用下料液经过滤筛网的空隙网孔进入透明抽样管内,工作人员观察透明抽样管内的料液即可判断脱色釜内的脱色情况;待观察完之后,推动抽样推杆驱动活塞向靠近过滤筛网的方向滑移,将透明抽样管内的料液全部推入脱色釜釜体内,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每次放出取样液以观察分析脱色情况观察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且操作简单方便。3.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透明抽样管远离所述过滤筛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堵头,抽样推杆活动插设在所述限位堵头上,可有效防止抽样推杆在抽拉过程中整体脱出透明抽样管,导致釜内料液流出,造成浪费。4.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抽样推杆的杆体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挡杆,限位堵头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限位挡杆的尺寸吻合,限位挡杆随抽样推杆向靠近脱色釜釜体方向移动至穿过第二通孔,并随抽样推杆转动至与限位堵头靠近活塞的端面抵接,此时活塞与过滤筛网抵接,限制了抽样推杆在滑移方向的运动,使得活塞不会滑移,避免了在不取样情况下脱色釜釜体内压力过高造成活塞在透明抽样管内的滑移,料液进入透明抽样管的情况。5.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限位堵头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抽样推杆的杆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作用的外螺纹,能够有效限制抽样推杆的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活性炭脱色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透明抽样管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限位堵头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活性炭脱色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透明抽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脱色釜釜体;11、物料口;12、活性炭投料口;13、出料口;20、搅拌装置;30、透明抽样管;31、过滤筛网;32、抽样推杆;321、T型柱;322、限位挡杆;323、外螺纹;33、活塞;331、倒T型槽;34、限位堵头;341、第一通孔;342、第二通孔;35、操作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活性炭脱色釜包括脱色釜釜体10、设置在脱色釜釜体10内的搅拌装置20,脱色釜釜体10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口11和活性炭投料口12,脱色釜釜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脱色釜釜体10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30,透明抽样管30与脱色釜釜体10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31,透明抽样管30内设置有带活塞33的抽样推杆32,抽样推杆32驱动活塞33在透明抽样管30内滑移。初始状态下,活塞33紧贴过滤筛网31,料液无法进入透明抽样管30内,抽样推杆32驱动活塞33在透明抽样管30内向远离过滤筛网31的方向滑移,为料液进入透明抽样管30腾出空间,脱色釜釜体10内混合料中活性炭经过滤筛网31拦截停留在脱色釜釜体10内,在重力作用下料液经过滤筛网31的空隙网孔进入透明抽样管30内,工作人员观察透明抽样管30内的料液即可判断脱色釜内的脱色情况;待观察完之后,推动抽样推杆32驱动活塞33向靠近过滤筛网31的方向滑移,将透明抽样管30内的料液全部推入脱色釜釜体10内,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每次放出取样液以观察分析脱色情况观察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且操作简单方便。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透明抽样管30远离脱色釜釜体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堵头34,限位堵头34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341,抽样推杆32设置在第一通孔341内,可有效防止抽样推杆32在抽拉过程中整体脱出透明抽样管30,导致釜内料液流出,造成浪费。抽样推杆32上的活塞33设置在过滤筛网31和限位堵头34之间,抽样推杆32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包括脱色釜釜体(10)、设置在脱色釜釜体(10)内的搅拌装置(20),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口(11)和活性炭投料口(12),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釜釜体(10)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30),透明抽样管(30)与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31),透明抽样管(30)内设置有带活塞(33)的抽样推杆(32),抽样推杆(32)驱动活塞(33)在所述透明抽样管(30)内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包括脱色釜釜体(10)、设置在脱色釜釜体(10)内的搅拌装置(20),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顶部开设有物料口(11)和活性炭投料口(12),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釜釜体(10)下部设置有透明抽样管(30),透明抽样管(30)与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接口处设置有过滤筛网(31),透明抽样管(30)内设置有带活塞(33)的抽样推杆(32),抽样推杆(32)驱动活塞(33)在所述透明抽样管(30)内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抽样管(30)远离所述脱色釜釜体(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堵头(34),限位堵头(34)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341),所述抽样推杆(3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41)内,所述抽样推杆(32)上的活塞(33)设置在所述过滤筛网(31)和限位堵头(3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脱色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样推杆(32)与所述活塞(33)转动连接,所述抽样推杆(32)的端部设置有T型柱(321),所述活塞(33)上开设有倒T型槽(331),T型柱(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民余辉乾房玉奎司德亮叶大珍
申请(专利权)人:枣阳市驰宇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