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8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用于管道排液、泡沫排液等清管施工。其技术方案:筒体两端设置皮碗,筒体前端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转环,转环外设置端盖,端盖与壳体连接;壳体为带底座的圆筒形,壳体和筒体之间设置轴向通孔,壳体设置径向通孔;转环整体为圆环形并在下端设置质量块,转环在安装质量的位置设置径向过流通道,所述径向过流通道与壳体的径向通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转环控制气体从清管器底部位置喷射而出,对管道底部沉积物进行冲刷,同时起到更好的发泡效果。

A Directional Jet Pig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用于管道排液、泡沫排液等清管施工。
技术介绍
天然气开采中难免遇到气井出水的问题,即便是通过站场设备的分离,天然气输送管线仍然面临积液问题。另一方面,长距离管道输气过程中,由于弯头、管道起伏、阀门等的影响,气体状态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管内天然气产生凝液。管内液体会逐渐聚居在低洼区段,造成半管、满管的堵塞,降低管线输送能力,严重时甚至会封堵管线,导致管线无法正常运营。目前管线运营方通常根据管道压降变化来安排清管作业,即管线压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采用清管器将管内液体推扫出管道。清管器在后端气体的推动下向前运行,在起伏管道等复杂工况下,清管器前后端压差波动剧烈,清管器前端积液容易泄流到清管器后端。经过长距离的磨损,清管器皮碗难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加速了前端液体的回流。这样造成常规清管器排液效果欠佳,往往需要多次清管才能达到管道压降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大量积液的管道,常规清扫型清管器进行排液作业容易发生清管器卡顿和水击等故障,极大的影响气田正常生产和运营。基于以上背景,相关学者提出了管内泡沫排水的施工工艺,即在管内注入一定量的发泡剂,清管器开设过流孔,气体从清管器前端喷射而出,将添加了发泡剂的液体转化为泡沫向前输送。在清管器遇到大量积液的低洼地段,气体持续喷射而出,将其前端积液逐渐排出。对于清管器泡沫排液施工,过去采用在清管器骨架或皮碗上开设过流孔的方式,清管器后端气体向前喷射并与液体混合产生泡沫。另外,专利CN2013201672736公布了一种清除集气管道积液的水力旋流清管器,该方案在清管器前端设置多个倾斜的射流喷嘴。清管器前后端压差主要由皮碗与管道的接触力决定,在相对清洁的管道内运行时,其前后端压差通常在0.3~0.7bar范围之内。在积液量较少的情况下,后端气体能够轻松的推动清管器和前端积液向前运行。由于管内气体的可压缩性,清管器及其前端液体运行状态复杂多变,会产生速度波动和压差波动。这样,清管器前端液体容易从顶部位置的过流孔回流到清管器后端。另一方面,由于清管器前后端压差相对较小,在前端积液静压作用下,清管器底部位置的过流孔/射流孔难以正常工作,气流主要从清管器顶部位置的过流孔/射流孔流向前端;这样造成泡排作业过程中发泡效果不好,同时对管道底部冲刷效果不好。基于以上背景,设计定向射流型清管器用于管道泡沫排液施工,解决前端液体回流问题,同时对管道底部沉积物进行冲刷,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管道泡沫排液施工中,现有射流型清管器液体回流的问题,同时解决管道底部沉积物冲刷效果不好的问题,特提供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包括皮碗、筒体、壳体、转环、端盖,其特征在于:筒体两端设置皮碗,筒体前端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转环,转环外设置端盖,端盖与壳体连接;壳体为带底座的圆筒形,壳体和筒体之间设置轴向通孔,壳体设置径向通孔;转环整体为圆环形并在下端设置质量块,转环在安装质量的位置设置径向过流通道,所述径向过流通道与壳体的径向通孔连通。所述壳体设置至少4个径向通孔,并在壳体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即便清管器在管道内周向转动,清管器后端气体始终从清管器底部位置的径向通孔喷射而出,对管道底部沉积物进行冲刷。(2)由于气流从清管器底部定向喷射,在泡沫排液施工中,清管器前端积液能够更好的与气体混合产生泡沫,有利于管道排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后挂钩;2.挡板;3.隔板;4.皮碗;5.筒体;6.壳体;7.转环;8.端盖;9.前挂钩;1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实例的限制,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局方向来确定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清管器设置在管道10内,清管器通过皮碗4与管道10接触。筒体5整体为圆筒形,筒体5两端设置皮碗4并用挡板2固定,挡板2和筒体5通过螺栓固定;相邻皮碗4之间设置隔板3。筒体5前端安装壳体6,所述壳体6整体为带底座的圆筒形,壳体6的底座与筒体5通过螺栓固定,壳体6底座和筒体5中间部位设置轴向通孔,壳体6圆柱面设置多个径向通孔,壳体6内安装转环7。所述转环7整体为圆环形,转环7下端设置质量块以改变其重心位置,转环7在安装质量块的位置设置径向过流通道。转环7所述径向过流通道与壳体6的径向通孔连通。壳体6外端安装端盖8,所述端盖8整体为圆盘形,端盖8与壳体6通过螺栓固定。端盖8外侧安装前挂钩9,用以拖拽清管器;筒体5后端设置后挂钩1,所述后挂钩1安装到筒体5后端的挡板2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清管器在天然气管道10内运行,管内积液聚集在清管器前端,后端气体依次通过筒体5、壳体6、转环7径向过流通道,然后从壳体6径向通孔喷射而出。清管器运行状态复杂多变,存在周向转动;转环7由于质量块的作用,始终保持其径向过流通道处于最低位置。这样后端气体只能从壳体6最下端的径向通孔喷射而出,在节流效应的作用下,清管器前端液体难以通过壳体6的径向通孔回流到清管器后端。液体积累较少时,其主要聚集在清管器下半部分;气体从清管器底部位置喷射而出,具有最好的发泡效果。另一方面,管内固相沉积物主要积累在管道10底部,高速喷射而出的气体,对管内固相沉积物起到冲刷作用,有利于清管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包括皮碗、筒体、壳体、转环、端盖,其特征在于:筒体两端设置皮碗,筒体前端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转环,转环外设置端盖,端盖与壳体连接;壳体为带底座的圆筒形,壳体和筒体之间设置轴向通孔,壳体设置径向通孔;转环整体为圆环形并在下端设置质量块,转环在安装质量的位置设置径向过流通道,所述径向过流通道与壳体的径向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射流型清管器,包括皮碗、筒体、壳体、转环、端盖,其特征在于:筒体两端设置皮碗,筒体前端安装壳体,壳体内安装转环,转环外设置端盖,端盖与壳体连接;壳体为带底座的圆筒形,壳体和筒体之间设置轴向通孔,壳体设置径向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庭贺元成何勇李刚洪震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