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76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雨伞,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部螺旋连接有主架,且主架的外围套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且移动环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附架,且第一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杆,所述第一承重杆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卡合有灯头,且附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大大延伸伞面的使用面积,将延伸的伞面折叠固定,正常情况下作为单人伞使用,解决了单人伞增大面积的需求,又避免了体积过大和重量过重,在夜晚使用时提供光源,防止夜路摔倒和对过往车辆进行光源警示,调整灯头的角度方向,多功能电器充电。

A New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雨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雨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其它作用包括作为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进步,雨伞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多功能。现有的雨伞大多为单人伞,需要双人使用时极其不方便,双人伞体积巨大,笨重不利于携带,无法将单人伞和双人伞完美融合使用,并且功能单一,夜晚使用缺乏光源时容易摔倒和无法对车辆进行警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雨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雨伞,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部螺旋连接有主架,且主架的外围套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且移动环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附架,且第一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杆,所述第一承重杆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卡合有灯头,且附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杆,所述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伞面,且第二承重杆的底部远离主架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嵌有附杆,且手柄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雨伞,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顶部螺旋连接有主架(2),且主架(2)的外围套有移动环(3),所述移动环(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4),且移动环(3)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附架(6),且第一支架(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杆(7),所述第一承重杆(7)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卡合有灯头(8),且附架(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杆(9),所述第一承重杆(7)和第二承重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伞面(10),且第二承重杆(9)的底部远离主架(2)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的内部嵌有附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雨伞,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顶部螺旋连接有主架(2),且主架(2)的外围套有移动环(3),所述移动环(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4),且移动环(3)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附架(6),且第一支架(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杆(7),所述第一承重杆(7)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卡合有灯头(8),且附架(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杆(9),所述第一承重杆(7)和第二承重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伞面(10),且第二承重杆(9)的底部远离主架(2)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的内部嵌有附杆(12),且手柄(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13)的顶部安装有多功能充电口(14),且多功能充电口(14)的顶部嵌有硅胶盖(15),所述固定环(11)的一侧靠近两端处分别焊接有固定板(16),两个所述固定板(16)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7),所述固定孔(17)的内部嵌有固定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谷希欧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