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68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雾化容器,包括雾化上座、发热座、雾化芯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上座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储液仓,所述雾化上座具有出气口;所述发热座包括发热座基部和承载部,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发热座基部为弹性体,所述发热座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并密封设置;所述雾化底座至少部分贴合所述雾化上座,设置在所述发热座基部的下方,并抵压所述发热座基部。该雾化容器密封效果好,并且装配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

A Kind of Atomizing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容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烟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烟市场发展迅速,电子烟雾化容器是电子烟的一个主要部件,电子烟雾化容器具有储液仓,储液仓用于盛放烟液。为避免烟液泄漏,电子烟雾化容器的密封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容器普遍面临储液仓密封效果有待改进的问题,特别是雾化底座处,烟液长期浸泡该位置,其密封效果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雾化容器的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雾化容器。<1>一种雾化容器,包括雾化上座、发热座、雾化芯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上座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储液仓,所述雾化上座具有出气口;所述发热座包括发热座基部和承载部,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发热座基部为弹性体,所述发热座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并密封设置;所述雾化底座至少部分贴合所述雾化上座,设置在所述发热座基部的下方,并抵压所述发热座基部。<2>如<1>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雾化容器还包括发热座上盖,发热座上盖设置在发热座上方,发热座上盖包括上盖基座,上盖基座的外侧面与雾化上座的内壁贴合设置。<3>如<2>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雾化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向上延伸有底座侧壁,所述底座侧壁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贴合设置。<4>如<3>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发热座基部的高度H大于发热座上盖的上盖基座的底面至雾化底座的底座侧壁的顶面的距离D,所述H与D的差值为0.1mm至5mm。<5>如<2>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雾化上座的下部的壁厚小于雾化上座的上部的壁厚,在雾化上座的下部的内壁上形成第二倒台阶结构,所述上盖基座抵接在所述第二倒台阶结构上,限制所述发热座上盖向上方移动。<6>如<2>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雾化上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骨,所述限位骨抵压在发热座上盖上,限制发热座上盖向上方移动。<7>如<2>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发热座上盖呈中空结构,所述发热座上盖包括上盖基座,所述发热座上盖的上部限定出上盖烟气管,所述发热座上盖的中部限定出发热座容置部,所述上盖烟气管、发热座容置部和上盖基座依次连接,所述发热座的承载部嵌入所述发热座容置部。<8>如<2>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发热座基部包括基部环形壁,基部环形壁至少部分围合形成凹部;所述上盖基座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基部环形壁围合的凹部内。<9>如<1>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发热座为硅胶发热座;和/或,所述发热座基部的外侧面在周向上设置有凸棱;和/或,所述发热座基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雾化底座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和/或,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雾化上座卡接。<10>如<1>所述的雾化容器,所述雾化容器用于电子烟,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所述电子烟中的烟液。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使弹性体发热座基部在挤压下鼓胀变形,横向扩张,从而与雾化上座壳体内壁贴合更加紧密,提升了密封效果,并且装配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结构爆炸示意图的剖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正视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斜视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侧视示意图。图3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沿图3c中A-A′的组装结构剖面图。图3e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中雾化上座烟气管及上盖烟气管的各部分的尺寸示意图。图3f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雾化容器中发热座基部高度及上盖基座的底面和底座侧壁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发热座上盖斜视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发热座上盖的剖面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发热座的斜视示意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发热座的剖面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雾化底座斜视示意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雾化容器的雾化底座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容器,包括雾化上座10、发热座上盖20、发热座30、雾化芯40和雾化底座50。雾化上座所述雾化上座10为壳体围合而成的中空结构,中空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储液仓11,上部具有出气口12,烟气自出气口12被用户吸入口中,沿出气口12的周缘向内沿雾化容器的纵向延伸形成有中空的雾化上座烟气管13,雾化上座10下部开口。优选的,雾化上座烟气管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131和第二管段132,在第一管段131和第二管段132的相接处形成第一倒台阶结构130,第一管段131相较第二管段132靠近所述出气口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d所示,所述第一管段131的内腔呈倒圆台状,第一管段131的内腔的底部的内径小于第一管段131的内腔的顶部的内径;第二管段132的内腔呈圆台状,第二管段132的内腔的底部的内径大于第二管段132的内腔的顶部的内径;第一管段131的内腔底部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132的内腔顶部的内径,由此,在第一管段131和第二管段132的相接处形成第一倒台阶结构130,限定发热座上盖20的上下运动。所述雾化上座10的壳体下部的壁厚小于上部的壁厚,由此,在雾化上座10的壳体下部的内壁上形成第二倒台阶结构14。优选的,雾化上座10内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长条形限位骨15,优选所述限位骨15至少包括两个限位骨15,且所述两个限位骨15相互间隔。限位骨15抵压在发热座上盖20上,用于限位发热座上盖20,避免发热座上盖20脱离发热座30。优选的,限位骨15自雾化上座10的内壁上部向下延伸形成,呈近似直条形。优选的,雾化上座10的雾化上座烟气管13为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缓冲使用过程的应力。优选的,所述烟气管13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发热基座31的弹性模量。另外,为使雾化上座烟气管13能够产生弹性形变,还可以通过使雾化上座烟气管13的下部的壁厚W小于0.7mm实现。雾化上座10优选呈扁嘴形。雾化上座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部件密封连接构成,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雾化上座10的材质包含塑料,例如硬胶塑料,优选为PP、LDPE、HDPE。发热座上盖发热座上盖20内部中空,呈塔形,设置在雾化上座10的内腔中,所述发热座上盖包括上盖基座23,所述发热座上盖20的上部限定出上盖烟气管21,所述发热座上盖20的中部限定出发热座容置部22,所述上盖烟气管21、发热座容置部22和上盖基座23依次连接,宽度依次增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部”并非意指长度上的中点,而是表明发热座容置部的位于上盖基座和上盖烟气管之间。所述上盖烟气管21的上部的结构与雾化上座10的雾化上座烟气管13的第二管段132的内腔的形状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上座、发热座、雾化芯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上座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储液仓,所述雾化上座具有出气口;所述发热座包括发热座基部和承载部,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发热座基部为弹性体,所述发热座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并密封设置;所述雾化底座至少部分贴合所述雾化上座,设置在所述发热座基部的下方,并抵压所述发热座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上座、发热座、雾化芯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上座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储液仓,所述雾化上座具有出气口;所述发热座包括发热座基部和承载部,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发热座基部为弹性体,所述发热座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并密封设置;所述雾化底座至少部分贴合所述雾化上座,设置在所述发热座基部的下方,并抵压所述发热座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容器还包括发热座上盖,发热座上盖设置在发热座上方,发热座上盖包括上盖基座,上盖基座的外侧面与雾化上座的内壁贴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向上延伸有底座侧壁,所述底座侧壁的外侧面与所述雾化上座的内壁贴合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座基部的高度H大于发热座上盖的上盖基座的底面至雾化底座的底座侧壁的顶面的距离D,所述H与D的差值为0.1mm至5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上座的下部的壁厚小于雾化上座的上部的壁厚,在雾化上座的下部的内壁上形成第二倒台阶结构,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尧冯舒婷阳祖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