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62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包括两块大棚侧板、大棚底板、四组循环转动支腿、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大棚后挡板、循环转动T型导槽、转动支杆、循环转动电机等,四组循环转动支腿分别对称安装在大棚底板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导槽相对固定安装在四组循环转动支腿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分别开设有循环转动T型导槽,转动支杆滑动安装在循环转动T型导槽内,循环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动支杆上,转动盘固定安装在循环转动电机电机轴上,转动盘并且与四个循环转动导轨侧面以一定压力相接触,连接杆一端与循环转动电机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种植床连杆固定安装。

An Intellig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大棚
,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生态大棚很好的缓解了环境对蔬菜种植的限制,使得蔬菜的供需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目前的大棚蔬菜种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其中大棚采光问题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棚由于长期密闭,且大棚内相对较为潮湿,导致湿气附着到大棚内壁表面形成露珠,导致大棚采光受阻,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而且由于各种蔬菜所需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不同,因此继续解决大棚的这一采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智慧型生态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包括两块大棚侧板、大棚底板、四组循环转动支腿、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大棚后挡板、循环转动T型导槽、转动支杆、循环转动电机、连接杆、转动盘、种植床侧连接杆、种植床连接块、种植床连杆、弯型角钢、种植床、棚顶导槽、棚顶导轨支柱、八块伸缩电缸底板、八个伸缩电缸、弧形导轨、直线导轨、透光棚顶、磁性杆、第一刮板连接柱、第一刮板、第二刮板支柱、第二刮板、八组推拉板连接柱、八个推拉板。所述的四组循环转动支腿分别对称安装在大棚底板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导槽相对固定安装在四组循环转动支腿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分别开设有循环转动T型导槽,转动支杆滑动安装在循环转动T型导槽内,循环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动支杆上,转动盘固定安装在循环转动电机电机轴上,转动盘并且与四个循环转动导轨侧面以一定压力相接触,连接杆一端与循环转动电机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种植床连杆固定安装,种植床侧连接杆中间下方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上方同样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种植床侧连接杆下方,与种植床侧连接杆上的半圆形通槽形成圆孔,与种植床连杆转动安装;弯型角钢一端与种植床侧连接杆固定安装,弯型角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种植床的角上。八块伸缩电缸底板分别对称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上,八个伸缩电缸分别固定安装在八块伸缩电缸底板上,八个伸缩电缸伸缩杆端部分别与八个推拉板底部固定安装,透光棚顶下端与八个推拉板固定安装,透光棚顶前端与磁性杆固定安装,第一刮板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弧形导轨内侧面,第一刮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刮板连接柱上,透光棚顶穿过第一刮板上设置的孔槽,第二刮板支柱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顶端,第二刮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板支柱上,透光棚顶穿过第二刮板上设置的孔槽,八组推拉板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八个推拉板上,八组推拉板连接柱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的T型槽内,直线导轨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上,两块大棚侧板与弧形导轨光滑过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循环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盘在四个循环转动导轨上转动种植床循环转动,根据不同种植作物习性实现合理适宜采光要求;另外通过多层种植床合理布置,可以更高效率的实现大棚空间利用率;(2)通过伸缩电缸带动透光棚顶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内刮擦可以实现去除透光棚顶上内外两侧露珠或其他遮光物的效果;(3)采用分块透光棚顶可以实现局部遮光物去除,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且通过透光顶棚的打开与闭合可以将大棚内植物产生的过多的二氧化碳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气体排出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种植周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半剖视图。图3、图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1-大棚侧板;2-大棚底板;4-循环转动支腿;5-循环转动导轨;3-大棚后挡板;6-循环转动T型导槽;7-转动支杆;8-循环转动电机;9-连接杆;10-转动盘;11-种植床侧连接杆;12-种植床连接块;13-种植床连杆;14-弯型角钢;15-种植床;20-棚顶导槽;21-棚顶导轨支柱;16-伸缩电缸底板;17-伸缩电缸;18-弧形导轨;19-直线导轨;22-透光棚顶;23-磁性杆;24-第一刮板连接柱;25-第一刮板;26-第二刮板支柱;27-第二刮板;28-推拉板连接柱;29-推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根据种植规模首先确定大棚侧板1、大棚底板2、透光棚顶22的尺寸大小,从而完成农业大棚的外部结构。在大棚底板2上焊接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每一组中的两个循环转动支腿4对称安装,并在其上部安装有一个循环转动导轨5,每个循环转动导轨5上设置T型导槽6,用于滑动安装转动支杆7,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分别对称安装在大棚底板2上,支腿上端倒角,且加工为与转动导轨转弯半径相同的弧面,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分别开设有循环转动T型导槽6,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上的循环转动T型导槽6面面相对固定安装在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上,转动支杆7滑动安装在循环转动T型导槽6内,转动支杆7支杆直径与循环转动T型导槽6槽宽一致配合滑动,循环转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转动支杆7上,转动盘10固定安装在循环转动电机8电机轴上,转动盘10并且与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侧面以一定压力相接触,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盘10在循环转动导轨5上转动实现种植床15沿着循环转动导轨5循环转动,连接杆9一端与循环转动电机8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种植床连杆13固定安装,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中间下方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上方同样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固定安装在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下方,与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上的半圆形通槽形成圆孔,通过分瓣式的结构便于种植床连杆13的安装,圆孔与种植床连杆13转动安装;以实现种植床15始终处于水平向上的转态,不至于在循环转动的时候大棚作物跌落,弯型角钢14一端与种植床侧连接杆11固定安装,弯型角钢14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种植床15的角上;通过四个角受力,使得种植床15更加平稳。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分别对称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上,八个伸缩电缸17分别固定安装在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上,八个伸缩电缸17伸缩杆端部分别与八个推拉板29底部固定安装,通过伸缩电缸17伸缩实现透光棚顶22的张合动作,从而实现换气和清楚遮光物等,透光棚顶22下端与八个推拉板29固定安装,透光棚顶22前端与磁性杆23固定安装,磁性杆23可以使透光棚顶22关闭时更加容易封闭,第一刮板连接柱24固定安装在弧形导轨18内侧面,第一刮板25固定安装在第一刮板连接柱24上,透光棚顶22穿过第一刮板25上设置的孔槽,第二刮板支柱26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顶端,第二刮板27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板支柱26上,透光棚顶22穿过第二刮板27上设置的孔槽,在伸缩电缸17伸缩时通过第一刮板25和第二刮板27将透光棚顶22上的遮光物清除;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固定安装在八个推拉板29上,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19的T型槽内,直线导轨19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上,两块大棚侧板1与弧形导轨18光滑过渡,以便于棚顶导轨支柱21顺利的从弧形导轨18滑动到直线导轨19上,便于透光棚顶22的打开与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包括两块大棚侧板(1)、大棚底板(2)、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大棚后挡板(3)、循环转动T型导槽(6)、转动支杆(7)、循环转动电机8、连接杆9、转动盘(10)、种植床侧连接杆(11)、种植床连接块(12)、种植床连杆(13)、弯型角钢(14)、种植床(15)、棚顶导槽(20)、棚顶导轨支柱(21)、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八个伸缩电缸(17)、弧形导轨(18)、直线导轨(19)、透光棚顶(22)、磁性杆(23)、第一刮板连接柱(24)、第一刮板(25)、第二刮板支柱(26)、第二刮板(27)、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八个推拉板(2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分别对称安装在大棚底板(2)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导槽相对固定安装在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分别开设有循环转动T型导槽(6),转动支杆(7)滑动安装在循环转动T型导槽(6)内,循环转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转动支杆(7)上,转动盘(10)固定安装在循环转动电机(8)电机轴上,转动盘(10)并且与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侧面以一定压力相接触,连接杆(9)一端与循环转动电机(8)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种植床连杆(13)固定安装,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中间下方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上方同样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固定安装在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下方,与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上的半圆形通槽形成圆孔,与种植床连杆(13)转动安装;弯型角钢(14)一端与种植床侧连接杆(11)固定安装,弯型角钢(14)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种植床(15)的角上;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分别对称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上,八个伸缩电缸(17)分别固定安装在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上,八个伸缩电缸(17)伸缩杆端部分别与八个推拉板(29)底部固定安装,透光棚顶(22)下端与八个推拉板(29)固定安装,透光棚顶(22)前端与磁性杆(23)固定安装,第一刮板连接柱(24)固定安装在弧形导轨(18)内侧面,第一刮板(25)固定安装在第一刮板连接柱(24)上,透光棚顶(22)穿过第一刮板(25)上设置的孔槽,第二刮板支柱(26)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顶端,第二刮板(27)固定安装在第二刮板支柱(26)上,透光棚顶(22)穿过第二刮板(27)上设置的孔槽,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固定安装在八个推拉板(29)上,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19)的T型槽内,直线导轨(19)固定安装在两块大棚侧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化生态农业大棚,包括两块大棚侧板(1)、大棚底板(2)、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大棚后挡板(3)、循环转动T型导槽(6)、转动支杆(7)、循环转动电机8、连接杆9、转动盘(10)、种植床侧连接杆(11)、种植床连接块(12)、种植床连杆(13)、弯型角钢(14)、种植床(15)、棚顶导槽(20)、棚顶导轨支柱(21)、八块伸缩电缸底板(16)、八个伸缩电缸(17)、弧形导轨(18)、直线导轨(19)、透光棚顶(22)、磁性杆(23)、第一刮板连接柱(24)、第一刮板(25)、第二刮板支柱(26)、第二刮板(27)、八组推拉板连接柱(28)、八个推拉板(2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分别对称安装在大棚底板(2)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导槽相对固定安装在四组循环转动支腿(4)上,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分别开设有循环转动T型导槽(6),转动支杆(7)滑动安装在循环转动T型导槽(6)内,循环转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转动支杆(7)上,转动盘(10)固定安装在循环转动电机(8)电机轴上,转动盘(10)并且与四个循环转动导轨(5)侧面以一定压力相接触,连接杆(9)一端与循环转动电机(8)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种植床连杆(13)固定安装,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中间下方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上方同样设置有半圆形通槽,种植床连接块(12)固定安装在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下方,与种植床侧连接杆(11)上的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珊珊辛全英
申请(专利权)人:邢珊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