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大棚式的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属于光伏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常常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使得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农业大棚式的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可以将光伏发电装置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所占的地域,既能发电又能种植农业,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使光伏效益、农业效益和观光效益的三者综合收益均实现最大化成为可能,也有利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在农业项目上的规模应用。目前农光互补项目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施工周期长,难度高;2、光伏效益不高;3、运营受气候条件影响、农业种植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生态大棚式的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根据地域特性,充分利用地域面积,能够有效平衡光伏发电效益、农业、观光或其它效益,实现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生态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大棚式的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和农业大棚架(2),其特征是:多个农业大棚架(2)互相连接形成多排多列的矩形网状框架结构,每个农业大棚架(2)上端固定一个光伏发电单元(1);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支架(4)和固定横梁(5),光伏组件支架(4)上部、中部和下部设有固定横梁(5),多个光伏组件(3)通过螺栓连接在光伏组件支架(4)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固定横梁(5)上;所述光伏组件支架(4)包括前支撑杆(6)、后支撑杆(7)和V形接头(8),前支撑杆(6)和后支撑杆(7)通过V形接头(8)连接成一体,前支撑杆(6)、后支撑杆(7)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大棚式的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和农业大棚架(2),其特征是:多个农业大棚架(2)互相连接形成多排多列的矩形网状框架结构,每个农业大棚架(2)上端固定一个光伏发电单元(1);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支架(4)和固定横梁(5),光伏组件支架(4)上部、中部和下部设有固定横梁(5),多个光伏组件(3)通过螺栓连接在光伏组件支架(4)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固定横梁(5)上;所述光伏组件支架(4)包括前支撑杆(6)、后支撑杆(7)和V形接头(8),前支撑杆(6)和后支撑杆(7)通过V形接头(8)连接成一体,前支撑杆(6)、后支撑杆(7)和水平面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通过三角形支撑结构对光伏组件(3)形成稳定支撑;农业大棚架(2)包括前立柱(14)、后立柱(15)和弧形连杆(10),前立柱(14)和后立柱(15)上端设有套筒组件,套筒组件包括套筒(11),套筒(11)上端设有上支座(12),上支座(12)用于连接设置在该农业大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之春,王晓功,周振华,朱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禾农光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