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53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牵引穿过其外套管的牵引器,它具有锥筒,该锥筒的后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该端盖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在所述锥筒内还装有压板和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工作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牵引穿过其外套管的牵引器。上述牵引器是指在将预应力钢绞线穿过其外套管时,尤其是将一些多束、较重的钢绞线穿过长的甚至是弯曲的套管中时,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头部箍扎成一体,便于牵引穿过外套管的器具,现有技术中的牵引器采用细钢丝编织成一筒形网套,并在网套的一端安装牵引环扣构成。这种牵引器在使用时,为了避免钢绞线叉入网套孔中,需要先将网套一段一段慢慢地挪动套上多股钢绞线束外,然后将套入的一端用钢丝线扎紧方可实施牵引穿套作业;在实施牵引穿套作业时,由于网套并没有完全罩住钢绞线束,加上网套本身外表成网状,因此,其在套管中运动阻力较大,容易被卡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穿管容易的牵引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它具有锥筒,该锥筒的后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该端盖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在所述锥筒内还装有压板和箍套。上述箍套最好是其上设有胀缩缝的筒体;所述端盖上设有螺钉孔,该螺孔内装有螺钉。上述锥筒是指其内孔具有锥孔结构的筒体;所述锥筒的后端是指锥筒其锥孔口径较大的一端;所述箍套是指其内孔孔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缩小的筒体,最好是表面交错设置有胀缩缝的筒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方便、效率高。使用时,将钢绞线束插入箍套中,不会发生类似网套套上钢绞线那样的卡住现象,而且箍紧钢绞线只需旋入牵引杆即可,无需用钢线捆扎。因此,操作十分方便快捷、效率高。2、工作可靠。一方面,由于牵引杆与端盖之间采用螺纹联接、锥筒与箍套之间为锥面联接,箍套对钢绞线的夹持力较大,联接牢固;另一方面,在实施牵引作业时,钢绞线完全套在锥筒内,而其前端为杆状、外形为筒状,与前端为环圈状、外形为网状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穿过套管也较为利索,不会卡在套管内。因此,牵引作业十分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牵引器是采用细钢丝编织成筒形网套,并在网套的一端安装牵引环扣构成。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由牵引杆1、端盖2、螺钉3、压板4、锥筒5和箍套6构成。锥筒5是一其内为锥孔的圆筒,锥筒5的后端,即其锥孔口径大的一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2,端盖2上还设有螺钉孔,该螺钉孔内装有止动作用的螺钉3,端盖2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1,通过旋入螺钉3,可将牵引杆1固定在端盖2内;在锥筒5内还依次装有压板4和箍套6,箍套6是表面交错设置有胀缩缝的筒体。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将预应力钢绞线束7插入箍套6中,旋入牵引杆1,并通过牵引杆1、压板4将箍套6压向锥筒5的前端,箍套6在锥孔的作用下缩小,将钢绞线束7箍紧,最后拧紧螺钉3便可实施牵引穿套的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锥筒(5),该锥筒(5)的后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2),该端盖(2)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1);在所述锥筒(5)内装有压板(4)和箍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套(6)是其上设有胀缩缝的筒体;所述端盖(2)上设有螺钉孔,该螺钉孔内装有螺钉(3)。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牵引穿过其外套管的牵引器,它具有锥筒,该锥筒的后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该端盖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在所述锥筒内还装有压板和箍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工作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F16G11/00GK2415206SQ00204218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关永宏, 叶日贵 申请人: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锥筒(5),该锥筒(5)的后端联接有其上设有螺纹孔的端盖(2),该端盖(2)的螺纹孔中装有牵引杆(1);在所述锥筒(5)内装有压板(4)和箍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永宏叶日贵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