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49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5:18
除臭衣架(10)包含:衣架部(20),其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以及除臭装置(26),其设于衣架部(20)内并且用于利用空气生成除臭成分。衣架部(20)包含通气部(70),上述通气部(70)构成为使空气能够自衣架部(20)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一者向另一者通过。通气部(70)包括第1通气部(71)和第2通气部(72),上述第1通气部(71)设于衣架部(20)的比除臭装置(26)靠上侧的部分,上述第2通气部(72)设于衣架部(20)的比除臭装置(26)靠下侧的部分。由此,能够提供能高效地产生除臭成分并对衣服进行除臭的除臭衣架(10)。

Clothes rack for deodo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除臭衣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对衣服进行除臭的功能的除臭衣架。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具备通过放出臭氧等除臭成分从而对衣服进行除臭的功能的除臭衣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除臭衣架包括用于悬挂衣服的衣架部以及设于衣架部的内部的臭氧产生器。将由臭氧产生器生成的臭氧自设于衣架部的底部的狭缝向衣架部的外部放出。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除臭衣架是能够高效地放出除臭成分的结构。但是,关于高效地放出除臭成分的结构等,专利文献1的除臭衣架没有特别提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91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衣架包含:衣架部,其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以及除臭装置,其设于衣架部并且用于利用空气生成除臭成分。衣架部包含通气部,上述通气部构成为使空气能够自衣架部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一者向另一者通过。通气部包括第1通气部和第2通气部,上述第1通气部设于衣架部的比除臭装置靠上侧的部分,上述第2通气部设于衣架部的比除臭装置靠下侧的部分。由此,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放出除臭成分的除臭衣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衣服悬挂于实施方式1的除臭衣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的上部组件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的后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沿着图1的5-5线的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沿着图1的6-6线的截面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除臭衣架的截面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实施方式1的除臭衣架的结构。图1是表示将上衣、衬衫等衣服100悬挂于实施方式1的除臭衣架10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10的上部组件30卸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10的后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10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沿着图1的5-5线的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沿着图1的6-6线的截面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臭衣架10包含钩部11和衣架部20等。在将除臭衣架10吊挂于在衣橱、壁橱设置的管P等时利用钩部11。为了支承衣服100和除臭衣架10,钩部11由具有充分的强度的材料形成。材料的第1例例如为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第2例例如为聚丙烯等树脂。衣架部20包含颈部50和臂部60等。颈部50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100的衣领101。臂部60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100的肩102。颈部50包含上部51和下部52等。颈部50的下部52相当于与衣服100的衣领101靠近的部分。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颈部50的下部52例如设在到距衣架部20的底部22一定长度的部分为止的范围内,该一定长度是从衣架部20的底部22起到衣架部20的上部21为止的长度的20%~50%的长度。颈部50的上部51相当于比颈部50的下部52靠上方的部分,包含上部组件30。因此,在将衣服100悬挂于除臭衣架10的状态下,颈部50的上部51自衣服100暴露。另外,衣架部20在上部组件30的侧面具备端子部25。端子部25构成为能够借助电源电缆C而连接于外部电源(未图示)。端子部25用于将自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向设于衣架部20的内部的电子设备供给。电子设备例如是用于生成除臭成分的除臭装置26(参照图5)以及显示部23(参照图2)等。端子部25设于在将衣服100悬挂于除臭衣架10的状态下不会被衣服100覆盖的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在不移动所悬挂的衣服100的前提下将电源电缆C连接于端子部25。此外,衣架部20包含通气部70。通气部70配置为能够使空气自衣架部20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一者向另一者通过。通气部70进一步包含第1通气部71和第2通气部72等。第1通气部71设于相当于衣架部20的上侧的部分的、颈部50的上部51。第2通气部72设于相当于衣架部20的下侧的部分的、臂部60的下部52和颈部50中的至少一者。第2通气部72配置为能使包含由后述的除臭装置26生成的除臭成分在内的空气自衣架部20的内部向外部流动。如图2所示,衣架部20由上述上部组件30和衣架部主体40等构成。衣架部主体40包含颈部50的上部51的一部分、下部52以及臂部60等。衣架部主体40构成衣架部20的轮廓,其内部为空心。衣架部主体40由适于供衣服100(参照图1)悬挂的材料形成。材料的第1例例如为聚丙烯等树脂。材料的第2例例如为铝等金属。衣架部主体40包含与流通路42相连通的开口部41。流通路42自开口部41朝向衣架部主体40的内部地形成。流通路42构成供空气流动的流路。上部组件30连接于钩部11的基端12,由独立于衣架部主体40的部件形成。上部组件30例如为大致椭圆柱状(包含椭圆柱状)的形状,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形成。将上部组件30以覆盖衣架部主体40的开口部41的方式安装为能够装卸。上部组件30包含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开地设置并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凸缘31。如图1所示,显示部23(参照图2)和操作部24设于衣架部主体40的颈部50的上部51侧。显示部23例如由发光二极管(LED)形成,用于显示除臭衣架10的动作状况。在将上部组件30安装于衣架部主体40的状态下,显示部23被上部组件30覆盖并被内包于上部组件30。此时,使用者能够从形成于上部组件30的多个凸缘31之间视觉确认显示部23的发光。由此,使用者能够掌握除臭衣架10的动作状况。操作部24例如包含按钮24A。利用使用者对按钮24A的操作来输入对除臭衣架10的动作指示。具体而言,在按下了按钮24A的情况下,操作部24生成用于使除臭衣架10的除臭装置26开始进行除臭动作的信号。在按钮24A被再次按下了的情况下,操作部24生成用于使除臭衣架10的除臭装置26停止进行除臭动作的信号。显示部23和操作部24配置于在将衣服100悬挂于除臭衣架10的状态下不会被衣服100覆盖的位置。由此,能够维持显示部23的视觉识别性以及操作部24的操作容易性。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衣架部20的通气部70包含第1通气部71和第2通气部72。通气部70配置为能够将除臭成分向衣架部20的外部放出或者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向内部引进。通气部70的第2通气部72包含顶端侧通气部73和中心侧通气部76等。顶端侧通气部73设于臂部60的顶端部62侧。中心侧通气部76设于比顶端侧通气部73靠臂部60的中心63侧的位置。顶端侧通气部73包含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和下部顶端侧通气部75等。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包含第1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A和第2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B等。中心侧通气部76包含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和下部中心侧通气部78等。此时,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构成为,使经过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的空气的流路面积比经过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的空气的流路面积大。具体而言,空气的流路面积构成为按照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第2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B以及第1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A的顺序依次扩大。此外,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处的空气的流路面积形成为比上部顶端侧通气部74处的空气的流路面积大。因此,自上部中心侧通气部77向外部放出的除臭成分的量较多。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衣架,其中,该除臭衣架包含:衣架部,其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以及除臭装置,其设于所述衣架部内并且用于利用空气生成除臭成分,所述衣架部包含通气部,所述通气部构成为使空气能够自所述衣架部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一者向另一者通过,所述通气部包括第1通气部和第2通气部,所述第1通气部设于所述衣架部的比所述除臭装置靠上侧的部分,所述第2通气部设于所述衣架部的比所述除臭装置靠下侧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8 JP 2017-035756;2017.02.28 JP 2017-035751.一种除臭衣架,其中,该除臭衣架包含:衣架部,其构成为能够支承衣服;以及除臭装置,其设于所述衣架部内并且用于利用空气生成除臭成分,所述衣架部包含通气部,所述通气部构成为使空气能够自所述衣架部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一者向另一者通过,所述通气部包括第1通气部和第2通气部,所述第1通气部设于所述衣架部的比所述除臭装置靠上侧的部分,所述第2通气部设于所述衣架部的比所述除臭装置靠下侧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第2通气部包含设于所述衣架部的底部的所述通气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该除臭衣架还包括电动风扇,所述电动风扇设于所述衣架部并且具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电动风扇配置为将所述衣架部的外部的空气自所述第1通气部向所述衣架部的内部吸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第1通气部设于比所述第2通气部更靠近所述电动风扇的所述吸入口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第2通气部设于比所述第1通气部更靠近所述电动风扇的所述排出口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衣架部包含用于支承所述衣服的肩的臂部以及用于支承所述衣服的衣领的具有上部和下部的颈部,所述通气部的所述第1通气部设于所述颈部的所述上部,所述第2通气部以用于使包含所述除臭成分在内的空气向所述衣架部的外部流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臂部和所述颈部的所述下部中的至少一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第1通气部由多个狭缝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所述衣架部包含衣架部主体和上部组件,所述衣架部主体包含所述颈部的所述下部和所述臂部,所述上部组件包含于所述颈部的所述上部,所述上部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衣架部主体装卸。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该除臭衣架还包括电动风扇,所述电动风扇设于所述衣架部并且具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电动风扇的所述吸入口设于所述颈部的上部内。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衣架,其中,该除臭衣架还包括电动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垣祐一难波康二布施野裕介椋本英治伊藤幸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