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于外部装置的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的摄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45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4:44
将用于外部装置的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的摄像设备。一种摄像设备,其能够将外部装置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而不增加该设备的尺寸。该摄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手柄,其包括从所述设备主体向上延伸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地连接在所述前腿部和所述后腿部之间的握持部;前方部,其在所述手柄的前侧与所述手柄形成为一体;以及显示单元,其以经由第一转动轴部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方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其中,在所述前腿部的侧面配置有供第一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器。

Camera equipment for arranging connectors for external devices in the optimum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用于外部装置的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的摄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诸如数字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诸如数字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为了能够使用比内置麦克风的性能高的外部麦克风,已经提出增加装备有用于将外部麦克风连接到模块的连接器的模块的数量。然而,问题在于被连接的外部麦克风的线缆可能会阻碍用户进行摄影操作。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日本特开2001-189883号公报中,已经提出用于将外部麦克风用连接器配置在设置于摄像设备的支撑部的一个侧面使得支撑部从摄像设备的手柄的前端向前突出的技术。根据该提案,能够在不损害操作性的情况下安装外部麦克风用连接器。附带地,近年来,一些摄像设备在手柄的前端处装备有能够向左右两侧展开的显示单元。如果日本特开2001-189883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应用于这种类型的摄像设备,则会引起下述问题:手柄的前端变得非常厚,这增大了作为制品的摄像设备的总高度,导致摄像设备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设置于手柄的前端处并且能够向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展开的显示单元,该摄像设备能够在不增加设备尺寸的情况下将用于诸如外部麦克风等的外部装置的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手柄,其包括从所述设备主体向上延伸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地连接在所述前腿部和所述后腿部之间的握持部;前方部,其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前侧与所述手柄形成为一体;以及显示单元,其以经由第一转动轴部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方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其中,在所述前腿部的侧面设置有供第一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包括设置于手柄的前端处并且能够向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展开的显示单元的摄像设备中,能够在不增加设备尺寸的情况下将用于诸如外部麦克风等的外部装置的连接器布置在最佳位置。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从右前侧观察时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数字摄像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前侧观察时图1所示的数字摄像机的立体图。图3是手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在手柄把持部的位置处截取的、处于已经组装有手柄电路板的状态的手柄的截面图。图5是上侧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右前侧观察时的前侧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如何固定麦克风输入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用于说明显示单元的构造以及如何固定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铰链盖的立体图。图10是沿着第一转动轴线截取的手柄前方部的截面图。图11是示出显示单元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显示单元向右侧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显示单元向左侧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示出显示单元向左侧展开、然后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麦克风输入连接器的配置的右侧视图。图16是示出麦克风输入连接器的配置的正视图。图17是示出麦克风输入连接器和显示单元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18是示出显示单元的末端处的展开操作部和麦克风输入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19是电子取景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0A是从底侧观察时的电子取景器的视图。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AB-AB截取的截面图。图21是手柄的电子取景器的安装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电子取景器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23A是处于如下状态的手柄的侧视图:作为外部配件的示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已经安装到外部装置安装部的三脚架螺孔。图23B是沿着图23A中的D-D截取的截面图。图24A是示出电子取景器的收纳状态的视图。图24B是示出电子取景器的使用状态A的视图。图24C是示出电子取景器的使用状态B的视图。图25A是示出电子取景器的使用状态B的立体图,其中电子取景器处于跳跃位置。图25B是从图25A的相反侧观察时的电子取景器的立体图。图26是沿着图24A中的H-H截取的截面图。图27A是电子取景器的截面图。图27B是包括未设置突出部的下侧盖的电子取景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从右前侧观察时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数字摄像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前侧观察时图1所示的数字摄像机的立体图。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数字摄像机的朝向被摄体的那侧被称为前侧,从数字摄像机的后侧观察时的右侧和左侧被称为右侧和左侧。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由附图标记100表示的数字摄像机(以下称为相机100)包括相机主体101、摄像光学系统102、握持部103、手柄104以及操作环105。作为设备主要单元的示例的相机主体101包括控制相机100的全部操作的主电路板、电源部、记录部、各种操作部等。摄像光学系统102与相机主体101的前侧形成为一体,并且包括诸如由多个透镜形成的透镜组和光圈等的多个光学元件以及用于驱动这些光学元件的致动器。通过摄像光学系统102的被摄体光束在摄像器件上形成图像,并且被光电转换。另外,摄像光学系统102包括改变所拍摄图像的视角的变焦透镜以及聚焦于被摄体的调焦透镜,并且通过驱动用于这些透镜的相应的致动器使这些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驱动光圈用致动器,通过光圈能够调节受光量。握持部103是当进行拍摄时用一只手将相机100把持在拍摄者的视平线处的部分。另外,握持部103设置有各种操作元件,所述各种操作元件包括用于操作摄像光学系统102的致动器(诸如用于变焦透镜和光圈的致动器)的部分、用于指示记录的开始/停止的触发键等,当使用相机100拍摄时,这能够使拍摄者用一只手顺利地操作相机100。当拍摄者用一只手通过把持相机100而使用相机100时,通过使用拍摄者的惯用手把持相机100能够更稳定和更用户友好地使用相机100。一般而言,大多数人使用右手作为惯用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103布置在相机主体101的右侧面。手柄104是与相机主体101的顶面一体地设置的环形部分。当在比拍摄者的视平线低的位置(诸如拍摄者的腹位置或者由于拍摄者弯曲身体而产生的近地位置)处通过把持相机100进行低角度拍摄时或者当拍摄者运送相机100时,拍摄者把持手柄104。当大致将手柄104分为四部分时,手柄104由手柄前腿部1041、手柄后腿部1042、手柄握持部1043和手柄前方部1044组成。手柄前腿部1041是从相机主体101的顶面的比中央部稍稍靠近前方侧的部分向上延伸的柱状部。手柄后腿部1042是从相机主体101的顶面的后端部向上延伸的柱状部。手柄握持部1043是在距离相机主体101的顶面有预定空间的位置处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102的光轴地连接在手柄前腿部1041和手柄后腿部1042之间的部分。因为手柄握持部1043和相机主体101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间,所以能够用手把持手柄握持部1043。另外,手柄握持部1043的下表面形成有能够使拍摄者的手指在把持手柄握持部1043时容易地抓握的波状凹凸部分,使得手柄握持部1043具有非常容易把持的形状。手柄前方部1044是从手柄前腿部1041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102的光轴地向前突出的部分,并且布置在后述的操作环105上方距离操作环105预定空间的位置。操作环105以能够绕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手柄,其包括从所述设备主体向上延伸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地连接在所述前腿部和所述后腿部之间的握持部;前方部,其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前侧与所述手柄形成为一体;以及显示单元,其以经由第一转动轴部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方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腿部的侧面设置有供第一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9 JP 2018-051132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手柄,其包括从所述设备主体向上延伸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以及基本上平行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地连接在所述前腿部和所述后腿部之间的握持部;前方部,其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前侧与所述手柄形成为一体;以及显示单元,其以经由第一转动轴部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方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腿部的侧面设置有供第一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器在所述侧面上布置在比所述显示单元低的位置,随着所述侧面朝向下侧延伸,所述侧面向内倾斜预定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外部装置是外部麦克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以在收纳状态和至少两个使用状态之间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动轴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光轴,在所述至少两个使用状态下能够视觉地识别显示面,并且当所述显示单元在各使用状态下时,所述显示单元以能够绕着基本上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部正交的第二转动轴部转动的方式被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的末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器的后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具有所述第一转动轴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轴部的铰链固定到所述前方部,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覆盖所述铰链的上部和所述显示单元的上部的上侧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上侧单元具有基本上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形贤至照屋优子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