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7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采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管以及缠绕在其外表面的电磁线圈、变频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加热器进水口与加热器进水三通的一端相连通,加热器进水三通的第二端与对丝的一端相连通,对丝的另一端与回水三通的一端相连通,回水三通的第二端与第一通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变频器的散热板的进水口相连通,变频器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加热器进水三通的第三端相连通,所述的对丝的内腔设置有圆形挡板。该装置能够将变频器的散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加热管中部绕线线圈的自身发热量,达到安全高效的取暖目的。

A Heating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现阶段严重的环境污染,是我国施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冬天采暖季,雾霾天气尤为严重。节能、绿色采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两年,国家在电采暖方面给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许多省市已经实施了峰谷电价,以及在取暖季享受政府的电价补贴政策。煤改电工程是当前各个行业正在大力发展的重要工程,利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燃煤取暖,为防治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作出贡献。电采暖是将清洁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的采暖方式,具有低碳节能环保的优势,已作为重要供暖途径而被大众广泛认可和使用。电磁感应采暖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加热方式,热利用率更高,加热速度更快,然而,在环境严重污染、资源严重短缺的当今社会,仍然需要不断提高电采暖系统的热能和热利用率,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由于电磁采暖炉的变频器需要耗费很多电能,特别是变频器散热采用风冷形式,风冷风扇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大于50dB),这样的噪声会影响冬季采暖用户的晚上睡眠休息,并且这部分热量没有进行收集和利用。公开号为CN20213535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金属发热体和线圈;所述金属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的壳体由塑料或玻璃钢制成。公开号为CN201916988U的技术专利,其方案为金属容器外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有若干组电磁线圈。由于线圈均匀排列缠绕,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大的加热磁场,绕线线圈之间相互作用会加大线圈热损,尤其会增加加热体中部绕线线圈发热量,使该处温度升高,有烧断该处绕线线圈的隐患,并且降低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致力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来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采暖装置,该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变频器的散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取暖目的;采用一种通过具有合理绕线方式的电磁感应加热管,从而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管以及缠绕在其外表面的电磁线圈、变频器,所述的电磁线圈以多个线圈单元的方式排列在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加热管进水口与加热管进水三通的一端相连通,加热管进水三通的第二端与对丝的一端相连通,对丝的另一端与回水三通的一端相连通,回水三通的第二端与第一通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变频器的散热板的进水口相连通,变频器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加热器进水三通的第三端相连通,所述的对丝的内腔设置有圆形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线圈单元的线圈圈数为10圈。进一步地,所述的相邻线圈单元的间隔长度为10mm~20mm。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三通和回水三通均为内螺纹三通,所述的对丝为外螺纹对丝。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形挡板与对丝的内腔采用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通水软管为金属软管,所述的第二通水软管为金属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应用三通对丝组合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采暖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并且能够将变频器的散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取暖目的;采用本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线圈缠绕方式,使一个整体的大加热磁场变为若干个小的磁场,形成小的涡流,从而可大大减少绕线线圈的自身发热量,尤其是可大大减少加热管中部绕线线圈的自身发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件6的剖面图。图中:1、电磁感应加热管;2、变频器;3、加热管热水出口;4、加热管进水口;5、加热管进水三通;6、对丝;7、回水三通;8、第一通水软管;9、第二通水软管;10、回水进水口;11、圆形挡板;12、电磁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相应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体1以及缠绕在其外表面的电磁线圈12、变频器2,所述的电磁线圈12以多个线圈单元的方式排列在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外表面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加热管进水口4与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一端相连通,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第二端与对丝6的一端相连通,对丝6的另一端与回水三通7的一端相连通,回水三通7的第二端与第一通水软管8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水软管8的另一端与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进水口相连通,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水软管9的另一端与加热器进水三通5的第三端相连通,所述的对丝6的内腔设置有圆形挡板11,回水三通7通过对丝6连通加热器进水三通5的通道被关闭。优选地,所述的每个线圈单元的线圈圈数为10圈。优选地,所述的相邻线圈单元的间隔长度为10mm~20mm。采用本电磁感应加热管的线圈缠绕方式,即在缠绕电磁线圈时,先紧密排列缠绕10圈形成一个线圈单元,间隔10mm~20mm长度,再紧密排列缠绕10圈形成下一个线圈单元,依此规律将电磁线圈缠绕在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外表面上;这样就使一个整体的大加热磁场变为多个线圈单元形成的若干个小的磁场,形成小的涡流,从而可大大减少绕线线圈的自身发热量且有利于其散热,尤其是可大大减少加热管中部绕线线圈的自身发热量及改善其散热,从而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的进水三通5和回水三通7均为内螺纹三通,所述的对丝6为外螺纹对丝。优选地,所述的圆形挡板11与对丝6的内腔采用焊接连接。使得回水三通7通过对丝6连通加热器进水三通5的通道被关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水软管8为金属软管,所述的第二通水软管9为金属软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管1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加热管热水出口3,在重力或者系统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进入散热器进行取暖加热,通过散热器后的水温下降,回水通过回水三通7的回水进水口10,通过回水三通7与第一通水软管8连通,通过第一通水软管8的回水进入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进水口,通过变频器2的散热板吸热后通过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回水穿过与第二通水软管9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第三端相连通,回水经过加热管进水三通5,经过与加热管进水口4相连通的进水三通5的一端,经过加热管进水口4,进入电磁感应加热管1,从而实现了热水的高效循环。采用这种方案,将变频器加热主板的散热由风冷改进为水冷,通过采暖回水为变频器加热主板散热,这样既回收了主板散热的热量,有消除了变频器风冷散热风扇的噪声污染;采暖回水通过变频器加热主板将热量带走后再回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提高了采暖炉的加热效率。通过改进的三通组件来改变水流方向,再将三通组件,金属软管、变频器以及电磁感应加热器等组成一体,构成所需要的加热系统,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管(1)以及缠绕在其外表面的电磁线圈(12)、变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12)以多个线圈单元的方式排列在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外表面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加热管进水口(4)与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一端相连通,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第二端与对丝(6)的一端相连通,对丝(6)的另一端与回水三通(7)的一端相连通,回水三通(7)的第二端与第一通水软管(8)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水软管(8)的另一端与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进水口相连通,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水软管(9)的另一端与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第三端相连通,所述的对丝(6)的内腔设置有圆形挡板(11);所述的每个线圈单元的线圈圈数为10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采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管(1)以及缠绕在其外表面的电磁线圈(12)、变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12)以多个线圈单元的方式排列在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外表面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的加热管进水口(4)与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一端相连通,加热管进水三通(5)的第二端与对丝(6)的一端相连通,对丝(6)的另一端与回水三通(7)的一端相连通,回水三通(7)的第二端与第一通水软管(8)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水软管(8)的另一端与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进水口相连通,变频器(2)的散热板的出水口与第二通水软管(9)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水软管(9)的另一端与加热管进水三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瑞元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工电能源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