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轮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3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轮壳,包括壳体、支撑套杆和同步带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滑轮,所述支撑套杆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表面,且支撑套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所述支撑套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通道,且散热通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热孔,所述排热孔的外侧开设有通孔,且排热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块。该带轮壳,设置有通过导向齿相互啮合的同步带轮与壳体,配合与同步带轮内表面连接的活动滑轮,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运转时的摩擦力与稳定性,且倾斜状的散热通道,充分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散热效果。

A kind of pulle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轮壳
本技术涉及带轮壳
,具体为一种带轮壳。
技术介绍
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的输出,而带轮的外侧都安装有带轮壳,但是现有的带轮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现有的传动带轮与带轮壳组合后进行工作时,常常会由于传动带轮的转动速度过大,导致其与带轮壳之间的摩擦力过小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带轮壳与传动带轮在进行转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现有的带轮壳无法充分的对热量进行散发,长时间高温的影响下,易对元件造成损坏,增加了使用者的维修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带轮壳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轮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作时带轮壳的摩擦力过小易发生打滑的危险情况,无法充分的对热量进行散发,易对元件造成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轮壳,包括壳体、支撑套杆和同步带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滑轮,所述支撑套杆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表面,且支撑套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所述支撑套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通道,且散热通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热孔,所述排热孔的外侧开设有通孔,且排热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块,且容置块的外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支撑套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齿,且支撑套杆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活动滑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齿。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关于壳体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有7个,且固定块通过转动轴与活动滑轮构成可转动结构,并且活动滑轮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排热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呈倾斜状的散热通道,且排热孔关于容置块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4个,并且4个排热孔与散热通道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容置块的外表面与支撑块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容置块与支撑块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齿和第二导向齿均呈倾斜状结构,且第一导向齿与第二导向齿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同步带轮通过活动滑轮与壳体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同步带轮与支撑套杆为嵌套连接,并且支撑套杆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轮壳,1.设置有通过导向齿相互啮合的同步带轮与壳体,在整体装置工作时,通过导向齿之间的啮合状态,充分的对同步带轮的转动起到了缓速的作用,配合与同步带轮内表面连接的活动滑轮,有效的提高了该同步带轮在运转时的摩擦力与稳定性,避免其轻易的发生打滑的危险现象;2.设置有倾斜状的散热通道,该同步带轮与壳体进行传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将会根据壳体的转动方向通过导热铜片传导入倾斜状的散热通道内,进而排放至排热孔内,配合内部存放有冷却水的容置块快速对热气进行散热,充分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散热效果,提高了该装置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通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后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同步带轮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固定块;3、转动轴;4、活动滑轮;5、支撑套杆;6、导热铜片;7、散热通道;8、排热孔;9、通孔;10、容置块;11、第一导向齿;12、同步带轮;13、滑槽;14、第二导向齿;15、进水口;16、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轮壳,包括壳体1、固定块2、转动轴3、活动滑轮4、支撑套杆5、导热铜片6、散热通道7、排热孔8、通孔9、容置块10、第一导向齿11、同步带轮12、滑槽13、第二导向齿14、进水口15和支撑块16,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表面设置有转动轴3,并且转动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滑轮4,固定块2关于壳体1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有7个,且固定块2通过转动轴3与活动滑轮4构成可转动结构,并且活动滑轮4为橡胶材质,通过活动滑轮4沿着同步带轮12外表面滑动的设置,充分的提高了该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支撑套杆5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表面,且支撑套杆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6,支撑套杆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通道7,且散热通道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热孔8,排热孔8的外表面设置有呈倾斜状的散热通道7,且排热孔8关于容置块10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4个,并且4个排热孔8与散热通道7为一体化结构,4个排热孔8的设置,可充分的对从倾斜状散热通道7内排出的热气进行排放;排热孔8的外侧开设有通孔9,且排热孔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块10,且容置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进水口15,容置块10的外表面与支撑块16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容置块10与支撑块16为转动连接,可通过向容置块10内注入冷却水,加快从散热通道7内排出热气的散发工作;支撑套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齿11,且支撑套杆5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12,第一导向齿11和第二导向齿14均呈倾斜状结构,且第一导向齿11与第二导向齿14为啮合连接,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导向齿11与第二导向齿14,可充分的提高同步带轮12在转动时的摩擦力;同步带轮12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与活动滑轮4相连接,同步带轮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齿14,同步带轮12通过活动滑轮4与壳体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同步带轮12与支撑套杆5为嵌套连接,并且支撑套杆5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中空状的支撑套杆5可有效的通过导热铜片6,将该装置所产生的热气进行引导排放。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轮壳时,根据图1和图4-6,首先,通过固定螺栓将2个壳体1互相拆卸打开,接着使用者手持同步带轮12沿着壳体1内表面的支撑套杆5进行嵌套安装,此时同步带轮12内表面的第二导向齿14将会与支撑套杆5外表面的第一导向齿11进行卡合,接着将同步带轮12外表面的滑槽13与壳体1外侧的活动滑轮4相对应安装,然后使用者通过固定螺栓再将2个壳体1安装组合即可;根据图1-3,将同步带轮12与外界传动机构相连接,此时同步带轮12将会通过支撑套杆5与壳体1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同步带轮12内表面的第二导向齿14与支撑套杆5外表面的第一导向齿11之间的啮合状态,支撑套杆5与同步带轮12之间的摩擦将会增大,这时同步带轮12的转速将会得到有效的缓减,随着同步带轮12的不断转动,壳体1外侧的活动滑轮4将会沿着同步带轮12外侧稳定的限位转动,有效的提高了该同步带轮12在运转时的稳定性,避免其轻易的发生打滑,而同步带轮12与壳体1进行传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将会根据同步带轮12的转动方向通过导热铜片6传导入倾斜状的散热通道7内,接着热气将会沿着散热通道7排放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轮壳,包括壳体(1)、支撑套杆(5)和同步带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表面设置有转动轴(3),并且转动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滑轮(4),所述支撑套杆(5)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表面,且支撑套杆(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6),所述支撑套杆(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通道(7),且散热通道(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热孔(8),所述排热孔(8)的外侧开设有通孔(9),且排热孔(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块(10),且容置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进水口(15),所述支撑套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齿(11),且支撑套杆(5)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12),所述同步带轮(12)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与活动滑轮(4)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壳,包括壳体(1)、支撑套杆(5)和同步带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表面设置有转动轴(3),并且转动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滑轮(4),所述支撑套杆(5)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表面,且支撑套杆(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6),所述支撑套杆(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通道(7),且散热通道(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热孔(8),所述排热孔(8)的外侧开设有通孔(9),且排热孔(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块(10),且容置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进水口(15),所述支撑套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齿(11),且支撑套杆(5)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12),所述同步带轮(12)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与活动滑轮(4)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为标刘玉金张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盛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