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128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包括支架、绑定件、竖直设置的纵向支撑杆、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杆、倾斜设置的左支撑斜杆及右支撑斜杆;支架包括沿着管廊内水平伸入的上支杆、两分别竖直固定于上支杆两端下部的下支杆;纵向支撑杆中部与上支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左支撑斜杆和右支撑斜杆交叉设于上支杆的两侧;左支撑斜杆和右支撑斜杆的中部分别与上支杆两侧面铰接,横向支撑杆的中部与上支杆的后端的上表面铰接;纵向支撑杆的长度能够调节;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左支撑斜杆以及右支撑斜杆的结构均相同;绑定件用于绑定靠拢后的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左支撑斜杆以及右支撑斜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提高,过去靠充足低廉的劳动力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己经不可持续。反映在建筑业上,那种靠人海战术,采用低效率、低成本模板系统的施工方法,也已经难以维持。因此需要采用效率高、模数化、可反复使用次数高的新型模板和支撑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效节约施工现场工时成本的新型施工方法。传统模板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一、以木胶合板和木方背楞为主的简支简撑的传统施工方法,均依赖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临场发挥,许多问题由施工现场随机处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这样粗放的模式下均存在大量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问题亦比比皆是,难以有效控制好;二、传统施工法的墙模、顶模和支撑系统中,即使局部采取了一些较好的产品和工艺,由于缺乏系统整合,总体效率亦难全部发挥出来;三、目前广泛应用于楼顶板的支撑系统,多为钢管扣件和碗扣式脚手架。这些系统与楼顶板模板系统各自独立,缺乏一体化设计,大量存在着施工效率低下、浪费材料和工时的现象。而采用铝模系统进行管廊施工,其系统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绑定件(2)、竖直设置的纵向支撑杆(3)、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杆(4)、倾斜设置的左支撑斜杆(5)以及右支撑斜杆(6);支架(1)包括沿着管廊内水平伸入的上支杆(11)、两分别竖直固定于上支杆(11)两端下部的下支杆(12);纵向支撑杆(3)中部与上支杆(1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左支撑斜杆(5)和右支撑斜杆(6)交叉设于上支杆(11)的两侧;左支撑斜杆(5)和右支撑斜杆(6)的中部分别与上支杆(11)两侧面通过销钉(7)铰接,横向支撑杆(4)的中部与上支杆(11)的后端的上表面铰接;纵向支撑杆(3)的长度能够调节;纵向支撑杆(3)的两端固定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铝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绑定件(2)、竖直设置的纵向支撑杆(3)、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杆(4)、倾斜设置的左支撑斜杆(5)以及右支撑斜杆(6);支架(1)包括沿着管廊内水平伸入的上支杆(11)、两分别竖直固定于上支杆(11)两端下部的下支杆(12);纵向支撑杆(3)中部与上支杆(1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左支撑斜杆(5)和右支撑斜杆(6)交叉设于上支杆(11)的两侧;左支撑斜杆(5)和右支撑斜杆(6)的中部分别与上支杆(11)两侧面通过销钉(7)铰接,横向支撑杆(4)的中部与上支杆(11)的后端的上表面铰接;纵向支撑杆(3)的长度能够调节;纵向支撑杆(3)的两端固定设有抵靠件(9);纵向支撑杆(3)、横向支撑杆(4)、左支撑斜杆(5)以及右支撑斜杆(6)的结构均相同;纵向支撑杆(3)、横向支撑杆(4)、左支撑斜杆(5)以及右支撑斜杆(6)的长度调节后其两端的抵靠件(9)均与管廊内部模板抵靠;绑定件(2)用于绑定靠拢后的纵向支撑杆(3)、横向支撑杆(4)、左支撑斜杆(5)以及右支撑斜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铝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杆(3)包括主管(31)、两分别设于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协和荀名红李洪强蔡宁建胡瞿罗洪郑明军刘逢贵邱启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